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光伏制造的“自产自销”困局

2013-03-11 13:25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关键词:光伏制造业光伏电站双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断臂求生

不过,也有一些企业开始抛弃制造业,以换取资金和空间来支持经营向下游光伏电站市场进军的转型。

据报道,航天机电去年10月起就开始甩制造业“包袱”。2012年10月19日,航天机电及全资子公司上海神舟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其持有的内蒙古神舟硅业有限责任公司25.13%的股权和4.57%的股权。进入2013年,航天机电转让旗下光伏制造业资产的动作并未停止。2月20日,航天机电挂牌转让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20%股权。资料显示,内蒙古中环光伏主要从事多晶硅及下游产品硅棒(锭)和硅片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和研发。

但是,作为资金密集型投资项目,下游光伏电站市场对资金更为渴求。

据苏维利介绍,由于国内光伏电站的诸多不确定性,国内银行等金融机构并不认可光伏电站具有资产融资抵押的能力。因此,“在这样一种信贷模式下,多数投资光伏电站的企业只能以别的资产来向国内银行抵押贷款。无奈投资电站的光伏制造企业,也只好以自身制造业资产去银行抵押为电站项目融资。”在苏维利看来,这个模式根本没法持续。

众所周知,制造业的经营特点是保持快速且持续的现金流,其现金流流动周期越短,则经营越健康。对于现金流普遍较大的光伏制造业来说,更是如此。

苏维利表示,对于已没有选择的光伏制造企业而言,不是不可以投资电站,但一定要把握好尺度,“相对于下游电站市场对资金的庞大需求,上游制造业资产的抵押能力非常有限,控制不好就会危机上游制造端的生存。”超日太阳的例子,似乎佐证了苏维利的警告。

而据媒体近日报道,江苏阳光集团旗下控股公司海润光伏,遭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暴跌,很有可能将江苏阳光集团拖入最高可达10亿元的“利润承诺”黑洞中。

苏维利认为,对于以自身资产担保融资来投资电站的光伏制造企业而言,尽快释放担保改善自身资产负债率,是必然的选择。“释放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卖掉电站。”苏维利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制造业查看更多>光伏电站查看更多>双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