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原材料及辅料多晶硅评论正文

中国会叫停对进口多晶硅“双反”么?

2013-01-31 10:37来源:solarF阳光网关键词:多晶硅双反光伏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可以对进口多晶硅说不

来自Maxim Group的报告很有“规劝”中国的意味。报告称,如果中国对进口多晶硅课税将会增加下游企业的制造成本,进一步压缩组件厂商的利润空间。由于组件制造商对中国经济与就业市场的重要性要远高于多晶硅企业,中国可能投鼠忌器而叫停对欧美“双反”。

报告的逻辑是这样的:假设中国对进口多晶硅课征50%的惩罚性关税,则进口多晶硅价格会升至30美元/公斤以上,将让中国光伏组件的最低制造成本升至约0.65美元/瓦,这将高出或持平组件的平均售价。报告还煞有急事地警告,这不但会冲击中国组件厂商的竞争力,进而影响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光伏装机目标乃至全球太阳能需求。

这份报告中的假设若要成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因素:中国市场对进口多晶硅的依赖无法替代、中国多晶硅价格整体大幅上扬。事实真会如此么?

有支持论者搬出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十大多晶硅厂商中仅有6家还在开工,其中仅有美国的REC生产开工率还维持100%,而包括德国瓦克、中国保利协鑫、韩国OCI等也只有50%-80%的开工率,国内其他如赛维等厂商都处于半停产阶段。中国光伏业的复苏离不开进口多晶硅。

可是不要忘了,这个现状是国内多晶硅行业饱受海外低价倾销之苦造成的。依照中国多晶硅企业的成本,如果对美欧“双反”出台,当多晶硅市价回到20美元/公斤时,中国四家全球前十大的多晶硅企业将有足够的动力满负荷开工,全年供应9-10万吨;如果恢复到25美元时,部分中小企业及上下游配套的多晶硅企业,如青海亚洲硅业、四川瑞能、天威硅业、宜昌南玻等10家企业开足产能也可提供约3-4万吨供应量。而目前中国下游企业年消耗多晶硅不会超过15万吨。也就是说,即便中国对海外多晶硅完全关上大门,国内现有产能也足以在合理价格下保证原料供应。

何况,作为同气连枝的整体,国内多晶硅企业也深谙“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道理。在目前国内下游企业比较艰难的情况下,即便中国对欧美多晶硅“双反”出炉,上游企业也将自觉控制涨幅、继续保持低价策略。有相关企业的管理层人士就明言,并不希望国内多晶硅市价涨得太快,维持在成本略高的水平即可;反之,如果多晶硅涨得太快,刺激企业短期出货量大增,反而会再度拖累行业的利润水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晶硅查看更多>双反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