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光伏“8厘钱”的困境

2013-01-04 15:47来源:财新《新世纪》关键词:光伏发电可再生能源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产业链财务恶化

仅2010年10月-2011年4月的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部分,就有多个风电场电价补贴超过5000万元,把时间轴拉到现在更是每家数亿元的电价补贴拖欠。

截至2012年6月底,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916.HK)、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01798.HK,下称大唐新能源)、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00958.HK)、华电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00816.HK)的应收账款和票据分别为63.95亿、34.78亿、26.17亿和23.78亿元。其中绝大部分都为应收电费收入,累计逾140亿元。

多家开发商均曾在公告中表示,这部分应收账款并非坏账,且电价加价部分由中国政府资助,故此类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将可全数收回。但这种拖欠,对于企业的现金流和还本付息情况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现在卖电只有一半钱回来,标杆电价电网给我们结算,剩下的已经两年多没给我们结算了,这么高的成本还有财务费用,现在我们又重新借钱在还本,负担在逐渐加重。”大唐新能源副总经理胡国栋在2012年11月的北京风能大会上表示,为了解决发展的问题,他还表示在探索开发商和生产商、银行共同进行项目开发的模式。

风电整机、光伏组件市场由于供应宽松,供应商在账期方面的议价能力本就不强,项目开发商的现金流情况受到影响也会恶化供应商的现金流情况。以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202.SZ/02208.HK,下称金风科技)为例,2009年,其应收账款周转期为92天,2010年增至147天,2011年恶化至290天。

金风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武钢在2012年稍早时候曾向媒体表示,投资商的电费不能及时得到支付,就会引起三角债,现在风电企业包括龙头企业的风机制造业务都在亏损经营,而且都有巨大的应收账款,长此以往,企业就没钱去做研发和质量改进,零部件的质量也会下滑,最后必然导致整个行业设备质量下滑。

“现在上游零部件商的问题就是现金付得更多,收钱收得更慢,赚钱赚得更少,亏得特别多。”中国复合材料集团董事长张定金如此描述风电零部件商现在的日子。

与风电生产商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不同,光伏厂商主要面向海外市场,国内光伏装机存量不算大,目前还是一个被寄予厚望的新兴市场,但由于全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的现金流情况也已不容乐观。国内光伏组件的销售回款账期常在半年以上,项目设备投标保证金等费用也在增加,三角债情况亦不罕见。

“现在好多欠款用组件存货抵债,价格比市场上的价格还要高,能到每瓦5.5元,要债的各家恨不得还要抢。”一家江苏光伏企业的市场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存货也要啊,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