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综合正文

北极星专题:光伏这七年(上篇)

2012-12-05 10:00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升高的市场门槛

谁也没想到,德国政府的换届可能成为影响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2006年最让德国总理默克尔头痛的事情莫过于失业率。虽然在2005年底就任德国总理之初,她就明确声明要降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并以此作为衡量本届政府政绩的标准,但效果并不清楚显。根据德国相关规定,2007年是修订可再生产能源法的机会,默克尔希望对能源政策进行调整,扶持本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减轻德国的就业压力。

与绿党结盟的前德国总理施罗德,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积极支持者。在他的推动下,德国政府2004年制定了分摊电价法,以每度0.55欧元收购居民的太阳能电力并汇入电网,而居民使用太阳能电力时仅支付普通电价(约0.21欧元),同时给予居民提供3%的贴息贷款,鼓励居民购买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

由于购买光伏产品有钱可赚,德国光伏市场迅速启动。2004年德国占据全球39%的份额,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2005年德国光伏市场达到600~700兆瓦,约占全球市场的48%,吸收了全球近一半的产量。

在许多德国人看来,德国的能源补贴最终受益的是国外光伏企业,实际上扶持了中国和日本光伏产业的发展。日本提供了全球一半的产量,高达70%的产品出口,而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的产能更是迅猛扩张,2006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德国成为全球第3大光伏生产国,当时,还大胆的预计2007年产量已超过德国。 这种疯狂的想法也为以后的光伏产业命运做了铺垫。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施罗德政府的下台,默克尔组阁新政府,德国朝野要求扶持本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减轻对外国能源供应商的依赖的呼声非常高。于是,中国光伏企业的销售人员发现,德国市场越来越不好做了。

以前,光伏产业中的销售人员只要在家接电话就行了,因只要说有电池片卖,立刻就会呼啦啦围上一大堆买家,几乎全部都是先付款后交货。现在形势逆转,光伏组件的价格在连续3年攀升之后,从2006年第3季度开始首次出现下降,第4季度的降幅甚至超过了10%,与此同时,在德国汉堡等港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光伏产品压港现象,数百兆瓦的产品静静囤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