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美欧夹击 光伏企业如何“夹缝”求生?

2012-11-14 08:55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光伏企业双反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应自救自强

根据USITC终裁结果,采用第三国制造的电池、在中国境内完成封装的组件将不会被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可通过从第三方地区进口电池、在国内组装成光伏组件的方式,来规避美国“双反”。据本报了解,上述所谓第三方地区主要为中国台湾地区。

然而,一家国内光伏企业负责人对此并不看好。“这并非正常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况且进口台湾地区的光伏电池也将增加我们组件产品的成本。”这位负责人坦陈。

此外,令业界更为忧心的是,如果光伏主要市场欧盟也效尤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双反”税率,那将成为中国光伏产业的灭顶之灾。而就目前欧盟连续发起“双反”的形势来看,这种可能性并非小概率。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危机当前,光伏企业既要寄望于国内市场的大规模启动,又要通过推动产业整合升级等手段实现自救自强。

令业内欣慰的是,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等部门审时度势,及时出台了《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通知》、《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启动国内市场的利好政策,这些政策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光伏产业面临的生死危局。

在获得外部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国内光伏行业不应盲目乐观,而应理性认识自身存在的产能过剩、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如此才可将潜在的产业危机化解于无形。

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27.4GW,而当年的产能却已高达60GW,其中超过七成在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预测,2012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增速将大幅减缓,装机量将为30—35GW。“如果我国光伏产能仍保持原有的高速增长态势,由此导致的产能严重过剩局面将不堪设想。”王斯成对本报记者表示。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主任委员李俊峰认为,当前我国光伏行业陷入困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行业自身缺乏规范管理,企业盲目扩张、无序竞争。“要走出困境,必须依靠行业整合升级。”李俊峰说。

广发证券分析师李竞华则认为,中国企业应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技术研发等途径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核心竞争力,才能从“卖苦力”向“卖脑力”转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