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光伏“幸存者”晶科能源的生存之道

2012-10-23 09:11来源:中国企业家关键词:晶科陈康平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多晶硅向硅片延伸较容易,而从硅片延伸向多晶硅就难得多。”吕锦标认为保利协鑫产能扩张的节奏恰恰踩在了国内市场需求增加的脚步上。而赛维在马洪的多晶硅生产进度则相对缓慢,到2011年9月第三条5000吨生产线才建成,延误了多晶硅盈利的多个时机。

在风险控制上,Solarbuzz中国分析师廉锐认为,保利协鑫多晶硅产能虽然扩张迅速,但循序渐进,通过一期一期扩张,相对稳健,而赛维在马洪的基地一下子就计划做3个5000吨,当战略路径出现失误迟迟无法达产时,则陷入被动。

“保利协鑫掌门人朱共山应该是个格局很大的人,做什么都冲着第一去,但在扩张的同时又始终保持专注。”廉锐说朱共山的专注包括坚决不介入电池、组件领域,不和客户产生竞争关系。而赛维在硅片、电池、多晶硅每个环节都没有做到最好之前就把量拉上去了,使得风险倍增。

“供不应求时期,干得越多越赚钱,但是在竞争激烈时期,只有做到最好的才能够生存。”廉锐说。

严控成本

光伏行业如日中天时,尚德组件毛利率高达20%以上,那时光伏行业带着高科技的光环,人们认为它应该像微软、英特尔、苹果这样的高科技公司,毛利率会达到50%、60%。然而今年一季度尚德毛利率掉到0.6%,二季度受到过往投资的影响更跌落至-10%。

光伏产业回归到传统制造业的盈利水平,严控成本成为必需。

陈康平向本刊介绍,晶科成本控制主要在非硅成本,通过调整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进行成本优化。今年上半年晶科将硅片、电池、组件事业部打通,要求部门之间加强协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损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