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综合正文

双反八年 中国光伏的一切问题都能解决

2012-08-29 09:49来源:新浪关键词:双反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 美国“双反”对中国光伏企业有何影响?

许多企业认为,美国“双反”将给中国光伏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实际上,也确实有不少中国企业,在美国宣布“双反”的前后,濒于倒闭破产的边缘。这其中,有昔日的光伏世界老大江西赛维和无锡尚德,有胡福林等进军光伏产业的新军,还有不少中小光伏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的困境,真的是由于美国宣布对中国光伏进行“双反”造成的吗?

我们逐个分析一下,江西赛维是因为“双反”而面临绝境的吗?早在2008年,笔者在博客撰文,已经为赛维的多晶硅扩张战略敲响了警钟。当时笔者在陆家嘴会议中心听了赛维CEO佟兴雪关于赛维多晶硅项目进展的报告后,就为赛维感到了“一丝令人不寒而栗的凉意”(见《史博士的博客》2008年7月14日的博文)。2008年6月6日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光伏产业领袖高峰论坛上,彭小峰在东方电视台的《第一财经》记者崔艳问他对于中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看法时,他满不在乎地说:“我不认为两头在外有什么不好,像我们赛维,拿着外国人的钱(指赛维在美国上市),买外国的设备和原料,请外国人来生产,产品再卖给外国,赚外国人的钱,有什么不好呢?”作为当时世界铸锭切片的老大,作为中国光伏产业的企业领袖,这样的见解已经为赛维今天的窘境埋下了伏笔。

无锡尚德目前施正荣面临的困境,从2009年就开始了。2010年的光伏回升,延缓了这种困境。作为中国第一家海外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作为曾经的中国首富,作为中国光伏产业的领袖和标杆,无锡尚德宁愿花数千万美元从国外大学购买未经产业证实的PLUTO光伏电池技术,却对公司内部的研发投入锱铢必较,不舍得进行投入。这种盲目相信国外技术,不重视自有技术的研发,不仅在无锡尚德,在绝大部分中国的光伏企业都存在。而近期导致尚德进入风口浪尖的涉嫌向亚洲硅业进行的利益输送案件和无锡尚德所卷入的德国GSF的债券诈骗案,与美国“双反”有关系吗?完全没有。恰恰相反,美国的“双反”,给了他们在年报和季报中一个绝佳的亏损理由,实际上,“双反”已经成为了无锡尚德和江西赛维的唯一亏损借口。这个借口,不仅对这两家公司适用,对于许多光伏的海内外上市公司,都十分受用。这也就是我国许多光伏上市公司夸大“双反”危害性的原因。

而胡福林,这个中国眼镜大王,在政府的撺掇下,被动地上了光伏,在政府的支持下,贷了近二十亿元的贷款。到2011年,银行贷款到期,在获得银行承诺先还后贷的情况下,从高利贷手中借了七个亿归还了银行贷款,但银行的食言,使得他面对高利贷的催逼。不得已他只有放弃了经营数十年的产业出走他乡。他出走美国的时候,美国“双反”还没有开始进行调查。

正如许多企业家和专家已经分析的那样,美国的光伏市场在中国的光伏出口中仅占百分之十几的份额,目前,中国光伏企业的困境,实际上与“双反”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大;对企业影响更大的是,全球金融危机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使得大家对于政府对于光伏的补贴能力产生了担心,影响到了对光伏的信心。而信心的缺失,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外部信心的缺失加上内部公司治理缺失,才是让中国光伏企业目光短浅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有关中国光伏企业的问题,见本博主上一篇博文《我国光伏产业的问题与对策》,这里不再赘述。

即便欧盟也宣布对中国光伏进行“双反”,只要中国光伏企业与政府形成良好的互动,注重加强内功,影响也仅仅是暂时的。相反,如果中国光伏企业沉浸在前几年的辉煌,不思创新、不思进取,仅仅想赚快钱、走捷径,那么,即便没有美国“双反”,也依然会出现大批的倒闭和破产企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