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汉能筹谋万亿市值公司:一年投建8个光伏基地

2012-08-29 09:10来源:英才关键词:汉能李河君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李河君的举重若轻相比,行业分析师的判断就显得沉重了许多。国泰君安证券(微博)研究所能源行业分析师侯文涛向《英才》记者表示,目前全球新增的光伏发电装机30GW左右,但产能却已经达到60GW,即便考虑到产能淘汰等因素,恢复也得几年时间,因此很难乐观。

汉能是一个发电企业”,李河君说汉能控股与国内其他光伏企业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卖太阳能电池板、卖组件,而我是自个儿用掉了,因为发电是我的老本行。”

实际上,近几年来,太阳能发电已经成为欧美光伏企业一个重要的扩张领域,光伏电站的投建规模也越来越大。不过,一位业内人士也向《英才》记者表示,国内太阳能电站装机量少是因为补贴政策的改变造成的,但太阳能平价发电已是必然的趋势。

高门槛路线

李河君的做法,从一开始就被旁人视作是“剑走偏锋”。

在传统晶硅太阳能的生产成本构成中,能耗成本甚至一度高达四成左右。因此,不少人曾“指点”李河君,利用自己水电发电成本低的优势,杀进光伏产业。

“(晶硅)门槛太低,几个卖鞋的小商贩联合起来,筹点钱就能搞出个多晶硅项目,太混乱了。”观察研究了三年之后,李河君选择了技术和资本门槛更高的薄膜电池为切入口,“没有几百个亿,这个行业起不来”。

关于光伏技术发展趋势,技术派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多晶硅电池是第一代技术,薄膜电池和聚光太阳能属于第二代和第三代技术。

薄膜电池虽然已经进入了商业化量产的阶段,而且其发电成本要比晶硅电池低,但其投资规模却是晶硅电池的数倍。2011年全球光伏发电67.4GW的装机总量中,薄膜电池累计装机量仅有4GW左右。

实际上,国内尚德、新奥、赛维、正泰等大企业早先就已经进入了薄膜电池领域,但自2008年以来多晶硅价格的暴跌,市场因素和技术风险的叠加,这些企业暂停或干脆退出了薄膜电池项目。

这还不仅仅是技术和资本的问题,社会公众对光伏技术的认知也是其发展的一种限制。甚至在民间,也因环境污染等问题,出现了反对光伏项目投建的呼号声。

前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长久以来,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是,很多人会把多晶硅等同于整个光伏产业。虽然晶硅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但在晶硅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却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这成了外界诟病整个光伏产业的一个焦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