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欧洲“双反”调查 或致光伏企业灭顶之灾

2012-08-10 08:42来源:生意社关键词:双反光伏产品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双反”将导致“双输”

8月2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布《关于欧洲企业可能申请对华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声明》。声明中指出,光伏产业链涉及多晶硅提纯、电池生产、组件封装、系统集成等四个环节。中国光伏产业主要集中在电池、组件制造环节。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有力带动了欧盟相关原材料和设备的生产及对华出口。

以2011年为例,我国从德国进口多晶硅7.64亿美元,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口额的20%。此外,中国累计从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采购约180亿元的生产设备。这极大推动了欧洲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目前相关领域的欧洲就业人数高达30万人。

声明指出:“欧盟是华重要贸易伙伴。中欧光伏产业互补性强。中国光伏产业将一如既往地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加强与欧洲同行及上下游产业的协作,共享中国绿色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重大机遇。”

实际上,按现在国际平均太阳能发电装置安装成本每瓦大概在2.5~3美元来算,中国仅占整个光伏价值链的8%~10%,其制造增值约每瓦0.2~0.3美元。“而以技术研发、原材料、设备制造等为优势的欧盟,对华出口光伏设备及原材料总值达75亿美元,在近年的光伏贸易方面,欧盟也基本处于顺差状态。”王亦逾表示。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光伏电池的原材料价格下降和中国产业技术进步是中国光伏电池具有价格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并非欧盟某些企业声称的倾销行为。我们希望双方业界能够通过磋商解决分歧,通过合作寻求互利共赢的路径,共同维护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立案可能性大

税率或参照美国

一些行业专家则认为,欧盟立案的可能性很大。李俊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美国、欧洲在对待中国产品的“双反”调查中往往会跟风、效仿。如果一方立案并通过了“双反”调查,另一方一般也会如法炮制。孙广彬也持同样的观点:“虽然欧洲不像美国面临大选年,但进行‘双反’调查,也能达到一些政治目的,如经济疲软,光伏企业完全不具备对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欧盟立案可能性非常大。”

而对于立案后可能出台的税率,李俊峰则对记者表示,如果欧盟一旦立案,其双反税率也很可能参照美国标准。“欧盟甚至不需要再做繁琐的‘调查’,完全按照美国调查的结果执行就可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