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中欧光伏“暗战”:谁是罪魁祸首?

2012-08-09 14:19来源:时代周报关键词:SolarworldAG双反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除了解决近忧之外,目前阿特斯等企业要转型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改变单一产品提供商的被动局面。“做好跑马拉松的准备,不要让现状给吓着,同时也不要希望两三个季度就好转。”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如是说。

瞿晓铧认为,美国在2008年通过应对金融危机的法案,对光伏企业大肆补贴,“而阿特斯并没有获得政府补贴,欧美这是在贸易战中滥用规则。”

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沈宏文认为企业结成联盟,共同上书欧盟,详细解释我国光伏产品不存在倾销行为,劝其打消“双反”念头;同时,企业应当大力开拓亚洲、非洲、中东市场,分散风险,降低对欧洲市场的依赖程度;最后,企业应趁机加强内部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寻求新的赢利增长点,走出不利局面。

原先,SolarworldAG在美国只对中国产电池进行“双反”。此后,中国出口往美国的光伏组件所用电池,大多从我国台湾地区购进。据阿特斯介绍,他们所用的电池组件多数来自台湾茂迪,台湾地区企业因此借机涨价,电池价格平均上涨10%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大陆部分企业将自己生产的电池运到台湾,从台湾贴个牌再运回内地,但这样也增加了电池成本。

SolarworldAG在了解到中国光伏企业的上述变化后,在诉讼中,要求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全方面的“双反”,这将使中国非常被动,几乎没有回旋的余地。

就上述问题,记者咨询中国光伏业联合应诉美国“双反”调查的代理律师李磊。李磊告诉记者,他正在积极应对美国10月份的“双反”终裁。此外,他也正在准备材料,看欧盟是否立案,以做相关安排。

中国望欧盟谨慎

在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展开“双反”调查以来,中国光伏业曾要求对美国出口中国的上游光伏制造设备、多晶硅展开“双反”调查。目前,中国商务部已确认在多晶硅领域对美国发起“双反”立案,对韩国发起反倾销调查。

四家中国光伏企业同样也反对中国对美、韩光伏产品进行报复式制裁。他们认为,一切贸易保护主义都不利经济发展。英利集团宣传部部长王志新告诉记者:“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希望能通过双方对话的形式解决问题,而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措施,这样下去必然双输。”

目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已介入该事件。该机构认为,如果欧盟最终立案,将是中欧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摩擦,“中国产品近年的价格下降,主要是国际原材料价格的大幅降低,中国的竞争优势在于技术进步和集约化生产,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绝非倾销和补贴行为。”

“考虑到该案的重大影响性,我产业呼吁欧委会严格遵循WTO及欧盟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光伏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秉持严格、审慎的态度审查表面证据,作出公正的决定。”机电商会发布的声明中如是表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