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7-08-01 10:52来源:能源评论作者:万军关键词:SolarWorld光伏企业光伏企业破产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2017年5月,光伏业界最活跃的“搅局者”——德国光伏制造巨头SolarworldAG(下文简称SolarWorld)终因资不抵债和官司缠身轰然倒地。在这家前任欧洲光伏领军者宣布破产的当天,其股票价格仅为0.79欧元,与10多年前的90欧元相比,股价跌幅无异于飞流直泄。
SolarWorld还有一个更为人所知的名号——全球光伏“双反”的推手。根据公开资料,在2012年、2013年和2014年,SolarWorld曾三次发起针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双反”指控。
事实上,喜欢高举反补贴大旗的SolarWorld本身就是一家典型的受惠于补贴的企业。回顾其发迹、辉煌、危机和衰落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曲线,而这条线,恰好与德国政府实施的补贴政策有着相吻合的弧度。其之所以动辄挑起“双反”,正因为已经无法依靠德国政府不断降低的补贴来维持辉煌业绩,而不得不迁怒于国外竞争者。
SolarWorld一贯指责国外光伏企业,认为它们得到了政府补贴,实施低价倾销的不正当竞争,因而导致SolarWorld陷入财务困境。其实深入挖掘就不难发现,导致SolarWorld最终走向破产不归路的原因,更多地应当归咎于它长期过度依赖政策保护而形成的固步自封。
官方说:深陷下滑难自拔
在官网公布的新闻稿中,SolarWorld不得不黯然承认,破产原因是公司业绩下滑、负债累累。
SolarWorld创建于1988年,最初主要从事可再生能源产品贸易,从90年代开始,它从贸易商逐渐转型为光伏产品制造商。1999年,当它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挂牌时,其业务领域已经涉及太阳硅材料供应、组件产品、太阳面板贸易和太阳能电站施工等光伏全产业链。尽管给外界留下“一体化”公司的印象,但其最主要的业务仍然集中在上游的硅片领域。
2004年,SolarWorld的业绩突飞猛进——随着新生产基地的建成,公司的硅片生产能力从120兆瓦增加到220兆瓦。产能的增加,业绩的提升,自然会在资本市场上展现出来,公司股价扶摇直上,从2004年初的11欧元飙升到年底的90欧元以上。
2006年开始,有了一定资本积累的SolarWorld开启“全球买”模式——在欧洲,它接手了荷兰壳牌公司的晶体硅太阳能业务,在美国,它从日本小松公司手中收购了当时北美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希尔斯伯勒工厂。随后,它还进入中东地区,与卡塔尔基金会和卡塔尔开发银行共同建立了卡塔尔太阳能科技公司。
从其收购的对象中不难看出,硅片业务不再一块独大,为了持续做大产业链,太阳能组件等中游产品的比重开始逐渐上升。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等国的光伏太阳能组件生产能力迅速扩张,缺乏成本控制能力的SolarWorld,在竞争中的劣势暴露无遗。
2013年,SolarWorld曾一度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当时它说服了合作伙伴卡塔尔太阳能公司出资收购SolarWorld30%的股权,以债转股的形式度过了迫在眉睫的破产难关。但业绩下滑的趋势并没有因此而得到阻止,在全球光伏面板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SolarWorld采取的减员增效、使用高效组件等措施显得姗姗来迟。到2016年,SolarWorld的亏损额已经高达9200万欧元。而其旗下DeutscheSolar与美国多晶硅制造商Hemlock公司的合同纠纷导致的7.2亿欧元赔偿金,更压得SolarWorld奄奄一息,最终不得不宣告破产。
老板说:都是补贴惹的祸
SolarWorld破产后,其创始人兼CEO弗朗克˙阿斯贝克(FrankAsbeck)在第一时间表示:“‘非法低价倾销’是导致公司垮台的原因。”
作为技术派企业家、曾经的行业龙头老大,阿斯贝克却并不受德国媒体的欢迎,他有两大特点屡遭诟病:一是生活奢侈,拥有两座古堡和相当于500个足球场大小的私人狩猎场;二是擅长吐槽,他不仅经常抨击中国政府的补贴政策,也对德国政府的补贴削减颇有微词。但事实上,SolarWorld自己却是德国光伏补贴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德国的光伏补贴政策开始于本世纪初。按照2000年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EEG法案)的要求,公用电力公司必须按照固定电价优先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2004年EEG修正法案又根据实际情况,对上网电价进行了调整,为SolarWorld等一批光伏企业的业绩提升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但是,普惠性的产业补贴政策却让市场竞争这种天然筛选机制的作用日渐式微。在舒适的政策环境中,企业的自生能力逐渐削弱,并滋生出对补贴政策的依赖意识。
德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补贴政策的问题,在2009年,德国环境部长NorbertRoettgen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德国政府明显过度补贴太阳能厂商,未来将通过协商降低补贴幅度。此后,《可再生能源法》又经历多次修订,建立并完善了基于新增容量的固定上网电价调减机制,并尝试了针对光伏电站的招标制度试点。从2017年1月开始,德国光伏补贴政策再次进行重大调整,基于固定上网电价的政府定价机制被可再生能源发电招标制度所取代,政府扶持逐渐让位于市场调节。
在这种背景下,SolarWorld的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企业战略调整和经营能力提升明显跟不上政策调整的节奏,这从企业成本上就能管中窥豹——目前全球光伏电池平均生产成本已经降到0.34欧元/瓦,而Solarworld的成本仍然在0.46欧元/瓦的水平上居高不下。SolarWorld并没有深入挖潜以适应市场变化,而是一以贯之的予以抱怨。2012年,阿斯贝克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德国政府削减补贴的政策使数千份工作岗位危在旦夕,是想毁掉这个刚刚起步的行业。
政府为了迅速提高产业竞争力而实施的补贴政策,固然有助于新兴产业的成长,但也存在着损害竞争性市场结构的隐患。对于Solarworld这种因补贴而做大的企业而言,其昔日的辉煌是以国内消费者的福利损失为代价的。如果企业的规模扩张主要得益于贸易保护和补贴政策,而不是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前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将很难具有竞争力。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这些人为扶持的巨无霸企业的脆弱性就会暴露无疑。
现实说:“空心”老大做不长
表面看,2017年的补贴政策调整好像是给了SolarWorld致命一刀,但事实上,它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通常认为,政府如果能够遵循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以有效的补贴政策引导创新要素向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领域集聚,就有助于推动新兴产业的成长。德国的光伏补贴政策曾经被视为有效率的补贴政策,它既有利于促进光伏应用,推动能源转型,也有助于推动形成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光伏企业。今天,德国的光伏发电已经占到总发电量的6.5%,这意味着光伏产品的市场应用已成气候,但大型光伏企业的纷纷破产则表明,推动本国光伏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付诸东流。
这说明,无论认知能力有多强,政府的行业规划替代不了市场机制的自然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导致的利益结构调整才是企业创新和产业成长的动力来源。企业家对新获利机会的敏感和创造性的革新,往往会改变企业间的竞争优势,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会引导资源的流动,进而推动了产业成长。尽管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市场条件下,补贴政策确实可以推动重点企业和重点产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的代价是:在“扶优扶强”的同时也鼓励和创造了国内市场的垄断,窒息了市场自发的择优机制,扭曲了资源的配置,使补贴政策扶持下实现的企业成长具有很大的脆弱性。
如果把经历了两轮行业寒冬之后,最终还能存活下来的光伏企业分类,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三类:
第一类企业重视成本控制,技术能力可能并非是它们的最大优势,但这类企业能够最大程度压低各类支出,实现大规模生产和低成本控制。或许这类公司的产品并不高精尖,但在普通的产品市场上,可以做到真正价廉物美;
第二类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它们通过努力提高光伏产品的光电转化率而成为行业的技术领跑者,或者探索独特的技术路线,结合最新的能源前沿科技,形成其他企业短期内难以复制的独门绝招。总之,这类企业并不走量,但拥有很多的专利和在研技术,因此会被投资人看好;
第三类企业重视商业模式。这类企业善于整合产业链,尤其是借助金融领域的力量,创造新的投融资模式。企业并不仅仅定位在制造领域,而是将生产与服务有机整合,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从传统的制造转型成为服务型制造。
在德国实施补贴政策的近20年时间里,SolarWorld通过收购兼并和扩大产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最终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在某一个领域做到实力最强、份额最大,它更像一家外强中干的“巨无霸”,在政策的荫庇之下可以拳打脚踢,而一旦直面严酷的市场竞争,却又显得弱不禁风。
6月中旬,正在进行破产重组的SolarWorld再出新闻——其美国分公司宣布加入由Suniva公司发起的要求启动“201条款”的阵营之中,要求美国政府对进口光伏电池是否损害了美国产业开展调查,并采取相应的贸易救济措施。看来,SolarWorld似乎仍要在搅乱全球光伏贸易的路上再走一程。但其扭曲的成长历程却在昭示同业,对于一家雄心勃勃的的光伏企业来说,发掘自己的实力,形成别人难以复制的优势,或许比抱怨政府和其他企业更为靠谱。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美国太阳能电池制造商Suniva宣布,其位于美国佐治亚州太阳能电池工厂已经开始生产电池,并已经为其客户开始供货。据当地媒体报道,Suniva是美国本土第一家恢复硅基组件商业生产的太阳能公司。据悉,去年10月,Suniva宣布计划重启位于佐治亚州诺克罗斯的太阳能电池工厂,重启的第一阶段将从2024年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7月24日,正信光电发布公告称,为发挥各方资源优势,降低贸易政策影响,扩大公司在印度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公司拟与印度当地公司SOLARWORLDENERGYSOLUTIONSPRIVATELIMITED(以下简称“SES公司”)合作,共同向ZNSHINESOLARWORLDPRIVATELIMITED(以下简称“ZS公司”)增资9900万
日前,南非约翰内斯堡太阳能光伏及储能展览会圆满落幕,中国光伏企业组团赴非,以先进产品重绘低碳发展蓝图,共谱“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新篇章。东方日升南非之旅收获满满,与有着四十年产业经验的SOLARWORLDAfrica签署120MW组件分销协议,开启双方携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未来。这一合作标志着东
近日,美国太阳能公司Suniva宣布计划重启位于佐治亚州诺克罗斯的太阳能电池工厂,重启的第一阶段将从2024年春季开始,工厂的年产能将提高至1GW。Suniva表示,第二阶段可将工厂进一步扩大至2.5GW。目前,Suniva已经从纽约投资基金OrionInfrastructureCapital(OIC)获得了1.1亿美元的融资承诺,用于扩大
近年来,美国贸易保护倾向日益严重,在光伏领域更是频频借关税等手段打击海外光伏企业。然而,制造贸易壁垒不仅没有成为美国光伏产业的保护伞,反而拖累该国自身的能源转型。
德国公司Rinovasol今年将在西班牙纳瓦拉地区开设一家维修和制造太阳能组件的工厂。
近日,梅耶博格开始在其位于德国萨克森州弗赖贝格的400MW面板工厂进行生产。
近日,梅耶博格宣布有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完成其从光伏生产设备供应商到组件与电池制造商的转型。
美国光伏组件制造商SunpowerCorp.决定关闭其位于俄勒冈州希尔斯伯勒的组件工厂。这家工厂是公司于2018年10月从破产的德国面板制造商SolarWorld的美国分公司SolarworldAmericas处收购的。Sunpower从2019年2月开始在该工厂生产其P系列组件,但在当年年底决定从光伏制造商转型为屋顶光伏阵列和储能系统的
太阳能制造商SunPower周四表示,作为业务重组的一部分,它将关闭其在俄勒冈州希尔斯伯勒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设施,并表示可能最终出售该工厂。据悉,此举将裁员170人。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TomWerner解释说,由于SunPower业务重心的转移以及MaxeonSolarTechnologies的分拆,这是必要的。为了改善其业务的
中国光伏制造业正以无可匹敌的优势席卷全球光伏市场,无论是产能规模还是生产成本。但在疫情之下“逆势而上”的光伏市场终端需求正令更多的国家考虑鼓励本国制造。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光伏发电已经成了最便宜的清洁能源,这在实现“零碳”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疫情后经济复苏计划的推出,光
近期,华润电力云浮、中节能太阳能华东、浙江省新能源、长峡电能、通威太阳能最新招聘岗位,北极星整理如下: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润电力”)成立于2001年8月,是世界500强华润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是中国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综合能源公司之一,业务涉及风电、火电、水电、光伏发电、分布
“赞比亚有300多家,尼日利亚更多有400多家,肯尼亚都200多家。”非洲一家储能电池仓库前,一个中国小哥指着背后的小型储能产品说着。他口中的900多家不是别的,正是中国人开在非洲的新能源工厂。公司遍地开花,但市场依旧火热非常。新能源出海非洲的造福故事,我们在德业的最新财报里就得以窥见:2025
光伏行业深陷泥沼,多数企业严重亏损之下,依然有企业高歌猛进,业绩甚至成倍增长。近日,光伏企业陆续公布2024年业绩年报、快报。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有10家企业在2024年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在凛冽寒冬中划出一道强势增长曲线。营收榜单中,捷佳伟创一马当先,以116.26%同比增幅领跑;拉普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有报道称,4月28日,松下在致其北美安装合作伙伴的一封信中表示,将停止其光伏和电池储能业务。该信由松下生态系统北美公司总裁NaokiKamo签署,一名安装人员在Reddit上分享了信件全文,并在该公司的网站上发布了部分内容。松下在这封信件中表示,松下承诺履行所有保修义
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在多方位统筹布局,其中碳市场作为控排减碳的重要政策工具,其对于电力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中国于2021年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虽然全国碳市场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流动性偏低,但已经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总量控制-配额分配-排放交易-核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市场信息简报。文件显示,截至2025年03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3家,其中发电企业575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0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独立储能10家,六类市场化项
4月28日晚间,和邦生物披露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分拆所属子公司四川武骏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骏光能”)至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告指出,和邦生物自筹划本次分拆上市事项以来,积极推进相关事宜,积极组织中介机构开展尽职调查等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了决策
4月26日,由中国电建北京院总承包的内蒙古最大光伏草业项目——商都县150万千瓦光伏草业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为调整内蒙古地区能源结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培育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的动力。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十八顷镇,光伏区总占地面积约4141公顷,项目规划交流侧装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做大做优做强。在国家政策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中国光伏行业正加速构建政策-技术-市场三维联动发展新格局,以突破性技术革新引领全
4月29日,绿康生化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4月29日(星期二)开市起停牌一天,并于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开市起复牌。2、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绿康生化”变更为“*ST绿康”,证券代码仍为“002868”。3、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他风险
光伏IPO“回暖”迹象明显,2025年继首航新能成功上市后,光伏企业的上市钟声又将敲响,这次是江苏泽润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润新能)。4月28日,泽润新能正式启动网上申购,标志着这家企业即将踏上资本市场新征程。光伏组件必备辅材招股说明书显示,泽润新能的前身即江苏泽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4月2日,昆山天洋新材料有限公司向江苏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法院申请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一光伏”)破产一事被公开,案号为(2025)苏0413破16号。资料显示,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本为38,800万,该公司专注于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据悉,
1月9日,英威腾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决定书》【(2024)粤03破631号】,主要内容如下: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4年12月27日随机指定北京市金杜(深圳)律师事务所担任管理人,负责人为吴嘉。根据此前公告,英威腾控股子公司深圳市英威腾交通技术有限公司(以下
圣诞节前不久,传来了Wegatech最终破产的坏消息。目前,WegatechGreenergyGmbH拥有100多名员工,这些员工中的大多数将于1月1日被解雇。今年10月,当时拥有约200名员工的Wegatech向科隆地区法院申请破产。2010年以来,这家总部位于科隆的公司一直在安装热泵,随后还安装了包括光伏系统在内的完整能源系
近日,Manz公司宣布决定提交破产程序,通过重组解决困难的市场条件。这一过程旨在重组公司的财务和组织结构,为曼兹提供一条通往稳定和增长的道路。目前的业务将继续进行,正在与投资者进行谈判,并计划出售电池电池生产设备业务。欧洲电池市场在2024年面临重大挑战,影响了曼兹的收入预期。投资被主要制造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SolarclarityGroup发布消息称,由于市场状况持续低迷,公司已申请破产。SolarclarityGroup在新闻稿中表示,公司运营的五个国家中,有四个市场出现异常下滑,以及随之而来的价格下跌。此外,政策的不稳定性以及媒体的负面报道也使得Solarclarity的财务状况持续波动。因此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总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住宅太阳能和能效解决方案提供商ZeoEnergy宣布,公司已经完成对另一家光伏企业LumioHoldings的所有资产的收购。据悉,Lumio是一家私营住宅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商,于2020年12月份由四家太阳能供应商——AtlanticKeyEnergy、LiftEnergySolar、Smart
10月29日,爱康5披露称,公司董事长办公室于2024年10月28日收到重整投资意向人拟参与爱康科技重整的意向函,为保证爱康科技的整体稳定发展,维护公司权益和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该投资人有意向作为重整投资人之一,参与爱康科技的重整。重整投资意向人主要在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及亚
近日,江苏省高邮市人民法院公开了一则民事裁定书。根据公告,2024年9月21日,扬州市双盛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管理人向江苏省高邮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称扬州市双盛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财产不足以清偿破产费用,请求江苏省高邮市人民法院终结扬州市双盛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破产程序。江苏省高邮市人民法院裁定
10月8日,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二级子公司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州棒杰”)于2024年9月30日收到了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法院”)出具的(2024)苏1091破申12号《民事裁定书》,法院准许申请人江苏普惠健康体检有限公司撤回对扬州棒杰的破产重整申请,扬州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7月17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民法院发布公告,宣布江苏腾飞光伏设备有限公司(简称“腾飞光伏”)因无力偿还债务,已正式破产并终结其破产程序。公告显示,江苏腾飞光伏设备有限公司早已停业;管理人未接收到该公司财产及财务账册等资料,亦未发现该公司有可供清偿的财产;
近期,德国太阳能和储能系统供应商Bosswerk宣布已进入破产程序。Bosswerk自2010年起经营一家名为GreenAkku的在线商店,供应光伏系统,据统计已售出约50万套太阳能系统。该公司称:“申请破产的原因是销售额下降,而这可以归因于太阳能技术价格的大幅下降。提高效率的措施无法迅速实施,而且最初缺乏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