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光伏业遭双重挤压 央企“虎视” 政府“坐视”

2012-05-25 09:23来源:网易关键词:尚德英利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集成电站看上去很美

面对内外高压,中国光伏业界认为只有拓展下游,建设光伏集成电站,推进组件销售和赚取较高利润率,可能是目前可行的出路。

就网易财经在本届上海光伏展会现场接触到的做全产业链和光伏组件的企业以及结合公开的新闻报道来看,几乎全部这样的公司都号称、或者已经实际在从事光伏集成电站的建设,这一点,与2010年下半年一窝蜂宣称要打造垂直一体化模式的现象,如出一辙。

天华阳光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维利,有7年电站建设的实践经验,是国内唯一一家从事光伏电站建设的公司。他对网易财经表示,“现在说要做电站的企业并不真心想这么做,其最终目的是销售组件,并希望赚取比组件和多晶硅销售更高的毛利率。”

苏维利表示,“光伏集成电站的投资回报率全球各地不同。就欧洲而言,建设光伏集成电站的综合毛利率为8%-10%,”而瞿晓铧甚至表示阿特斯在加拿大的电站毛利率高达25%。

据网易财经了解,光伏组件在一座电站中整体占比为40%,也就是一座100MW的电站,能够消费40MW的组件。电站规模目前最大的不过就50MW,只能消耗20MW的组件,量很小。

据苏维利介绍,一座100MW的电站,需要投资3亿美元。中国国内现在电站的普遍规模为20MW-30MW,仅能吸收8MW-12MW的光伏组件,但投资高达6000万-1.3亿美元,即使企业能勉强承受这个投资成本,也无法等上十年来收回投资成本。苏维利说电站投资回收期是十年。

央企“虎视” 政府“坐视”

外患不断,而内忧也在加深。让中国光伏业倍感无力的是,国内政府并未准备为其夯造一个坚实的后盾,这让中国光伏公司在面对外患高压时总显得缺乏底气。

国内光伏企业正全力施展浑身解数,力求摆脱因价格下滑、但产能快速膨胀带来的毛利率和净利润下滑的窘境。

IHS公司光伏业高级分析师Stephen D""Haene表示,2011年整个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电池组件下降了45%,接近0.8美元/瓦特。太阳能光伏电池价格下降了约58%,晶圆和多晶硅降价幅度更大,分别为63%和65%。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