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光伏业遭双重挤压 央企“虎视” 政府“坐视”

2012-05-25 09:23来源:网易关键词:尚德英利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本政府的此项考虑是出于对地震中受损的福岛核电站损坏导致出现环境污染的担心,从而修改了其清洁能源计划,从发展核能转向太阳能。

最近日本政府可再生能源采购价格估算委员会提出以20年为期限,以每千瓦42日元(折合3.3442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光伏发电量。华尔街投行Jefferies分析称,此价格下商业系统的IRR或达20%。乐观者预期,这将使日本得以在未来三年催生出10GW的市场。

出于该项预期,日本市场立即成为中国光伏业注意力的集聚焦点。包括英利绿色能源、韩华新能源、阿特斯阳光电力、昱辉阳光、晶澳太阳能、天合光能等多家光伏企业,均对外宣称其早已、或者正在布局日本市场。

只是,日本光伏业独特的产品认证体系,将几乎所有中国一线大型光伏企业阻挡在外,除非中国仍只做低端环节:为日本厂商制造成品,之后贴上日本品牌,以此赚取薄利。

上述正泰太阳能市场处技术主管对网易财经称,“日本有不同于欧洲或者其他地区的光伏产品质量认证体系,这种体系分为两种,即J-PEC和JET认证,由日本IEC负责检测。前者认证时间约为半年,主要针对住宅屋顶电池板的销售商;后者认证约要一年时间,检测对象主要是地面电站。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几家中国光伏企业获得了这两种认证,如果缺乏产品质量认证,则无法在日本市场销售光伏产品。”

太阳能产业研究机构 NPD Solorbuzz的高级分析师Ray Lian(Ph.D.)对网易财经透露,“中国大陆的索日太阳能取得了JET认证,台湾旺能最近也刚刚获得该项认证。”

从已经进军日本的国内一线光伏业务去年的业绩看,情况不容乐观。

号称早已进驻日本市场、并于近期在东京成立总部的英利绿色能源,其品牌部总监对网易财经关于“去年英利在日本市场的组件出货量和光伏电站规模几何”的问题,闪烁其词,称“不方便透露”;阿特斯阳光电力CEO瞿晓铧于5月18日对网易财经称,“去年我们在日本市场上建设的电站规模为数十兆瓦(网易财经经过多方了解,得知阿特斯此项数据是30MW)。”

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诸多企业将东南亚、南非、南美和印度也纳入新兴市场范围。晶澳太阳能一位供应商关系管理经理承认,“新兴市场目前无法消化欧洲市场萎缩产生的市场供给量。欧洲市场已经萎缩50%,但新兴市场,包括中国在内,目前无法消化这另外的50%产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