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光伏业遭双重挤压 央企“虎视” 政府“坐视”

2012-05-25 09:23来源:网易关键词:尚德英利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对于中国的光伏业,欧洲市场的重要性无与伦比。正是在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市场对光伏产品的巨量需求,才撑起了整个中国的光伏太阳。在2007-2008年的极盛时期,中国光伏企业几乎有99%的光伏产品销给了欧洲市场。现在,这个全球第一大市场正在迅速萎缩。

网易财经注意到,国内各类光伏公司目前提及频率最高的词组是新兴市场,在本届上海光伏展上,每个人都在交流各自公司对于新兴市场的希望与渴望。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处一位负责技术的主管对网易财经表示,“现在发展速度最快、市场规模最大的非欧国家是中美日三国,这是实质上的新兴市场,其中占销售市场份额最大的是美国。”

大美研究中心光伏业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美国占中国光伏组件出口目的国全部市场份额的15.1%,环比增长0.8%,仅次于排名第一的荷兰与排名第二的德国,为新兴市场中装机量规模最大的国家。

国内一线光伏企业原本寄望美国市场,但“双反”事件后,税率提高,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利润空间消失了。正泰太阳能市场部一位负责人对网易财经表示,“这么高的税率,根本没法继续做。”

美国IHS iSuppli调研机构光伏业高级分析师顾理旻向网易财经承认,国内一线光伏公司在美国的销售几乎已经停滞。

中国光伏企业对美国的“双反”,缺乏有力的应对措施。阿特斯阳光电力CEO瞿晓铧对网易财经表示,“我们希望有一个自由的贸易市场,贸易战是两败俱伤。中国企业有很多种反制措施,但我们不希望这样做。当然,如果真的(贸易战)打到了家门口,我们也会拿起武器反击。”

5月24日,无锡尚德CEO施正荣表示,“我们对美国商务部的决定非常失望,我们现在仍然希望美国商务部在最后裁决前,尽可能看到我们所具有的成本优势,以求其在终裁时能对中国做出比较有利的决定。”

难获日本光伏认证

对于中国光伏行业的不全是坏消息,邻国日本将于今年7月,启动全量固定价格收购制度(Feed-In Tariff,FIT),规定公司必须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量,这对急欲寻找替代市场的中国光伏厂商来说,是真正的甘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