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多晶硅市场缺口巨大 投资应时不我待

2010-11-10 11:47来源:中国能源信息网关键词:多晶硅光伏产业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后5-10年我国应重点发展4个主要的光伏产业发展区:

第一,河北。硅片生产和加工基地。主要优势为电力资源丰富,可以从京津获得技术、人才。预期到2010年,这一区域可以形成年产太阳能单晶硅锭和多晶硅铸锭4000吨的规模,占全国总产量的50%。

第二,长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主要优势是进出口方便,同时上海、苏州是我国主要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产基地,配套完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明显。预期到2010年,这一区域可以形成年产太阳能电池800MW的规模(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MW),占全国总产量的50%。

第三,珠江三角洲。太阳能应用产品生产基地。主要优势是进出口方便、信息通畅、配套完善。预期到2010年,这一区域年产太阳能应用产品产值可达30亿元,太阳电池用量达到30MW。产业规模占全国总产量的30%。

第四,西部地区。太阳能多晶硅原料生产基地。包括现有的峨嵋、乐山、洛阳等厂,也包括今后可能在四川、甘肃、宁夏、内蒙等电力丰富地区新建的大型多晶硅生产厂。通过现有厂的扩产及新建厂,预期到2010年多晶硅原料年产量将达到5000吨,基本满足国内的需要。

    结论我国太阳电池产业的发展总的来说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国内产业链中有两个瓶颈:1.硅材料提纯;2.设备制造。

第二:国内太阳电池产业链呈现前小后大的情况,产业链前端的硅材料提纯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环节产能很小,随着产业链的延伸,技术含量在降低,资本密度在降低,产能越来越大。

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结果是一种市场竞争的结果,对于像封装这样的劳动密集型的短平快的产业环节,尽管已经很大了,但是由于国内有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因此未来整个世界的封装中心将会持续向中国转移,这样来看封装环节仍有扩展空间。

而像硅材料提纯,其现有规模尽管很小,因为它属于高技术、大资本、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因此中国的产业布局一定要慎重。但是必须加大投资力度,打破垄断,多方融资,迅速扩大多晶硅生产能力,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外市场需求。特别是国内多晶硅在2010年利润会异常丰厚。

据业内人士分析,尽管目前多晶硅市场供给短缺,但如果各地纷纷挺进,产能过剩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由于多晶硅的投产周期大都是逐步释放,在从短缺到过剩的过程中,比拼的就是时间,先下手为强,先上者先得。各地投资多晶硅的资本谁先上马,缩短从生产到销售的时间,谁就是最大的赢家。预测到2008年,多晶硅市场依然供不应求,并将延续到2009年,甚至是2010年,供需的拐点将出现在2009年下半年或者2010年上半年,多晶硅供需将达到平衡,随后由于产能的释放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不过针对过剩观点,我们认为多晶硅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是太阳能电池。从长远看,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势在必行,太阳能电池的需求不会在短期内就饱和,即使太阳能电池市场饱和,还可以生产技术含量更高的电路级多晶硅,电路产品这个市场是稳定而巨大的。

工业硅/吨的投资大约是多晶硅/吨的1/100,但是耗电是多晶硅的1/30,还要耗大量煤23.7万吨,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国外环保压力远高于国内,部分从事多晶硅生产的企业将是化工企业。应该估计到多晶硅价格下降,会导致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将导致像中国、印度新能源的大量需求出现,此时多晶硅应是规模和生产效率的竞争,而中国能源和劳动力丰富,替代国外太阳能多晶硅生产是必然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晶硅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