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多晶硅市场缺口巨大 投资应时不我待

2010-11-10 11:47来源:中国能源信息网关键词:多晶硅光伏产业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外巨头控制原材料生产

2004年,由于太阳能电池产业需求增加,世界多晶硅原料生产量与需求之间出现了约1000吨的差额,这导致世界范围内多晶硅原料紧张。目前,国际上多晶硅原料的生产被日本的德山曹达、三菱高纯硅、住友,美国的Hemlock、先进硅材料、三菱多晶硅、MEMC,德国的Wacker等主要厂商所垄断。2004年全世界的需求量为28000吨,光伏产业所用的硅材料超过50%。

多晶硅生产技术主要有改良西门子法和新硅烷法。通过提纯,使纯度为3N-4N的冶金级硅成为最高至11N的电子级硅。对于光伏产业来讲,6N纯度的多晶硅就可以满足光伏产业的需要,但是目前世界上并没有专门为光伏产业特别生产的太阳能级多晶硅,长期以来光伏产业只能使用微电子产业的头尾料和残次料,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些头尾料和残次品已经不能满足光伏产业的需求。如果按照光伏产业的需求,专门研制提纯6N多晶硅的方法,就可以大大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成本。我国多晶硅原料生产技术落后,能耗为世界先进水平的2-3倍;且规模小,没有市场竞争力。目前仅有四川峨嵋和洛阳中硅两家多晶硅生产厂,2004年多晶硅的年产量仅60吨,远远无法满足需要。由于多晶硅生产技术的特殊垄断性和保密性,世界上7家主要的多晶硅生产商联合禁止多晶硅技术转移到中国。这要求我国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实现多晶硅生产技术的国产化。

硅锭生产“两头在外”

我国晶体硅材料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年平均增长率超过70%;但是由于国内无法提供多晶硅原材料,因此企业原料基本依赖进口;同时,生产的硅锭/片也大都返销国外,在国内销售较少。由于原料依赖进口,国际市场多晶硅原料的紧缺和涨价影响了国内企业的发展,部分企业已经“无米下锅”,面临停产。国产晶体硅片技术成熟,产品质量不逊于国外。但是国内以生产单晶硅片占主导。

电池生产快马加鞭

2004年,由于日本和德国两个主要市场持续、旺盛的需求,世界太阳能电池的总产量达到1256MW,年增长率超过60%。世界太阳能电池的生产需求旺盛,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而由于原材料瓶颈日益明显,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不降反升,同时晶体硅电池的地位不断加强,非晶硅、CdTe等薄膜电池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太阳电池的渐进性技术进步一直在进行。

在国际上光伏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呈爆发式增长。我国2004年太阳能电池的年产量超过50兆瓦,是2003年的5倍;2005年预期年产量将增加1倍,约100兆瓦,如果不是受到材料的制约,发展速度还将更快。随着2005年底之前几个大的电池厂的建成,生产能力将超过300兆瓦。2005年新建生产能力超过以往历年的总和;国内企业的主要设备、技术来自国外,基本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厂的产品质量接近国外产品;但由于原材料瓶颈严重制约了电池生产厂的发展,市场混乱,一部分劣质原料进入市场;此外,东南沿海的电力紧张也影响了部分企业的生产;同时企业技术力量不足、人才缺乏、缺少技术更新和创新能力也日渐凸现出来。

电池专用材料多赖进口

太阳能电池的专用材料主要包括生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所需的低铁绒面玻璃、EVA、TPT、银浆、铝浆。这些材料的成本大约占太阳能电池组件成本的5%左右。我国在低铁绒面玻璃、TPT领域尚属空白,需要进口。我国已开始生产EVA(浙江化工科技集团),价格低于国外产品,但其质量尚有待验证。在银浆方面,国外主要生产商为Dupond和Ferro。国内有公司(北京中联阳光、宁波太阳能电力等)已开始研制,尚未达到可广泛应用的水平。铝浆已基本可以国产化,与国外产品相比价格有优势。

总之,在我国大多数太阳能电池的专用材料还没有完成国产化,需要进口。不过,由于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已经有很多企业注意到这一空白,开始通过引进技术或自主研发进入这一领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晶硅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