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多晶硅市场缺口巨大 投资应时不我待

2010-11-10 11:47来源:中国能源信息网关键词:多晶硅光伏产业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关键生产设备有待国产化

我国已可生产部分光伏产业的生产设备,且一部分设备的性价比明显超过了国外设备而被广泛的使用。如我国自行生产拉制太阳能级单晶硅的6英寸单晶炉,与国外同类设备相比质量有差距,但可以满足制备太阳能级单晶硅的需求,价格仅为国外产品的1/3—1/2,性价比有优势。国内太阳能单晶厂普遍采用国产单晶炉,总用量估计约200台。且国内主要太阳能电池厂商均已采用国产的等离子刻蚀机。国产激光机和层压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均满足光伏行业的需求,已被普遍采用。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测试设备也已国产化,尽管与国外设备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由于价格优势,国产测试设备被广泛采用。

不过,我国光伏产业相关设备的生产仍存在明显的问题。首先,部分关键设备仍然无法国产化,完全依赖进口。多晶硅浇铸炉、线切割机、PECVD等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这些设备的单价都在人民币千万元以上,购买者负担沉重。其次,设备与工艺研究脱节。国外设备生产商与工艺技术研究机构有紧密的合作,工艺被固化在设备之中,购买设备的同时就获得了完整的产品制造技术。而我国二者明显脱节,例如太阳能电池设备生产商不研究也不提供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工艺,这造成部分国内客户(特别是技术储备不足的客户)被迫去购买国外成套设备,同时,设备生产商也无法针对工艺要求及时改进设备。第三,产品自动化程度不高,不重视各个设备之间的衔接。国内设备基本上是手动或半自动,设备之间的衔接依靠人工来完成。这固然适合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低的基本状况,而且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但在未来会遇到很大的问题。现在硅片尺寸正在向175甚至200mm以上发展,厚度正在向200微米以下发展,手工操作很可能无法适应未来超大、超薄硅片的要求。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需要引起重视。

标准化测试实验室建设迫在眉睫

我国目前有3个国内承认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检测实验室: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航天部811所);信息产业部化学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天津18所);中国科学院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质量检测中心。然而,这3个检测机构并未得到国际认可。国内的光伏组件出口到欧洲或美国,必须取得欧洲TUV和美国UL、国际CE认证,而取得这些认证需要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和资金。这给国内产品的出口造成很大的障碍。

因此,完善国内光伏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得到国际承认的检测机构,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产业发展呈现区域特色

国内光伏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区位优势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下,已经初步形成了几个产业集中发展的区域,形成了河北省为中心的硅片生产和加工基地、长江三角洲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和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包括福建、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的太阳能应用产品生产基地。建议投资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者应根据现有产业分布,结合各地的资源优势。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电力紧张的区域不宜安排多晶硅原料提纯、拉晶或铸锭等高耗能产业;内地不宜安排太阳能电池、应用产品等主要依赖出口的企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晶硅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