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浙企转型光伏产业胜算几何

2010-08-31 11:01来源:市场导报关键词:太阳能电池片光伏发电太阳能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浙江太阳谷能源应用科技有限公司因资金链断裂,无奈间成为“先烈”。

  原先从事的经编产业年产值2亿多元,董事长章宝阳赶上了光伏潮流,2006年6月组建“太阳谷”,短短2年,销售额已是原产业2倍。当地不少企业在其带动下也蠢蠢欲动。

  然而那场著名的金融危机让这些企业猝不及防。“因国内光伏产品95%出口欧美,而金融危机中欧美市场需求迅速萎缩,国内市场又尚未兴起,订单似乎一夜之间就没了”。企业主们急得团团转。在海宁,一些光伏企业原本每月有50吨左右的外销,但在前年10月,一张订单都没有。

  但这个时候的章宝阳还是信心满满,“太阳谷”离纳斯达克上市已不远了!美国一投行已签下合同愿意投资,上市流程也已走到审计这步。只要能上市,挺过危机不成问题。因此,尽管眼前形势不容乐观,章宝阳依然加大投入,“太阳谷”第二条生产线就在危机下进入设备调试。

  不幸的是,沉重打击袭来:去年5月,为他们上市搭梯的美国投行突然倒闭了。没了梯子,上市突然变得遥遥无期。

  这还不是致命的。进入这个行业后才发现,该产业技术更新速度让人史料未及。“2006年电池转换率达16%就很不错了,2年后,18%的已遍地都是了。”章宝阳说,一条生产线动辄就要砸下五六千万元。除非暴利,否则完全没办法靠自己翻身。而此时的太阳能行业暴利时期已过去,产业链的天平失衡了。

  更糟的还在后头。前年9月,多晶硅原料价格大概320万元/吨,电池片利润也很诱人。当时看着生意好,囤了不少高价多晶硅,谁料去年原料跌到40万元/吨左右。在多重重压下,成立仅3年的“太阳谷”在经济环境即将好转、黎明即将到来的时候,倒在了黑暗里。

  让章宝阳唯一感到庆幸的是,因一直为上市做准备,设备、标准、认证都很齐全,“阳光谷”最终出售给了江西一家企业。比他更惨的是,当时还有几家转型光伏的本地企业无法撤出,血本无归。据悉,前年9月海宁注册的光伏企业有10家左右,第二年只剩下3家。

  在金融危机中倒下一片的还有开化集聚区。“这个小小的半山区县居然有几十家硅材料及其配套企业”,广东一家创投企业副总监刘富宏曾为此惊讶不已。

  据了解,这与当时的开化601厂不无关系,这家专业生产硅材料的军工企业几度辉煌,从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开始,我国通讯卫星、气象卫星、军用卫星、神舟一、二、三、四号无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六号载人飞船及我国首个绕月卫星“嫦娥一号”卫星上,所用的太阳能电池硅片主要由它提供。2002年,万向集团成功收购成立万向硅峰电子股份公司。谁都没想到它的繁荣带动了当地一些水泥、家具制造企业转型新产业,最终在开化形成一个光伏产业带。

  本来这些突然转型的民企就是冲着短期效益而蜂拥组建,开化60多家硅提炼厂产量加起来一共才60兆瓦,产业的无序扩张,导致了激烈的同业竞争。此外,隔行如隔山,原来做水泥等的转型企业专业技术更新完全跟不上,又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金融危机中,开化光伏产业集聚区突然一片死寂,就算一半在开工的企业也是处于半停产状态,抗风险能力极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能电池片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太阳能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