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浙企转型光伏产业胜算几何

2010-08-31 11:01来源:市场导报关键词:太阳能电池片光伏发电太阳能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公司CEO李仙寿眼里,成功不是偶然。2005年,行业里硅原材料短缺已相当明显,多晶硅国际供货合同价从2003年平均售价仅25美元/公斤一路攀升到2008年的400多美元/公斤。而全球每年丢弃的硅废料和废硅片大约为6000吨到8000吨,这些废品每年可产出5000到6000吨硅晶原料。当时很少有人注意到这里面包含的巨大市场。为占据低成本绝对优势,李仙寿毅然转型从事废硅片废硅料再生产。

  经有效回收、反复实验,废料利用的关键技术获得成功:在当年多晶硅进口价暴涨到七八十美元/公斤的时候,公司收购的废料价仅40美元/公斤,毛利率接近40%,且以此生产的高品质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16.2%,在当时国内外市场属前端。

  随着业务量扩大,该公司整合产业链,分别在省内和四川投资兴建多晶硅生产基地。“投产后可满足浙江工厂50%的多晶料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国内企业原材料依赖进口的现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转型短短几年,这家当初并不起眼的民营企业成为世界第三大硅片生产商。

  被称为“引领晶硅电池进入薄膜时代”的浙江正泰集团也是名副其实的转型“先锋”。

  在不放弃电气传统产业的前提下,2006年转型太阳能。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之下,欧洲纷纷取消订单,正泰却逆势投资20亿进行产品升级,在国内率先研制出薄膜太阳能电池。首条薄膜电池生产线去年5月下旬开通投产后,其生产的电池转换效率高且成本低于第一代产品30%。

  但正泰的胃口不仅如此。据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介绍,集团除了在国内已有的宁夏光伏电站外,甘肃、内蒙等阳光充沛的西北地区都将建电站。此外,他还在多方场合强调国内企业应实行本土国际化战略,“不单单把产品卖出去,而是在海外发展时把贸易、市场、生产、采购、研发、投资等全部迁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能电池片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太阳能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