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企业正文

汉能光伏帝国

2014-06-24 08:54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作者:刘俊卿关键词:汉能李河君CIGS薄膜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未涉足光伏的汉能,用5年时间缔造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光伏帝国,是“反周期投资”的勇敢抄底,还是又一场光伏投资的激情冒进?

6月的山东省禹城一片丰收的景象,这里的土地平整而肥沃,是国家重要的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在禹城市西北方向的房寺镇红星村,有一块超过200公顷的撂荒土地,杂草丛生。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这是为光伏电站项目预留的土地。

正在旁边地里干活的村民说,这块地涉及10多个村,过去此处密布麦田和鱼池,现在已经空了3年多时间,年年都听说电站要开工,却没见动静。虽然政府每亩地给村民600斤麦子的补贴,但是如果种上庄稼,一年收两季,一亩地年收入也能有两三千元。

这座光伏电站由全国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汉能控股集团投资。该电站在2012年年底获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装机容量为40MW。而此前的2010年11月,禹城与汉能签订协议时,对外宣称该项目装机容量为500MW,因装机规模巨大而名噪一时。

禹城项目

记者多次联系汉能询问光伏电站改变装机容量的原因以及何时开工建设,但截至记者发稿时汉能仍没有回复。

今年年初,山东省内数家媒体报道称,该项目6月完成场内建设,9月底完成调试,年底可实现并网发电。

但记者6月11日在项目现场没发现开工迹象,当地村民介绍,近期附近只新装了一台小型变压器,还是供电部门安装的。不过,汉能近期发布了项目总承包工程监理招标公告,这或许意味着荒芜的土地将迎来新机。

房寺镇光伏发电项目向东20公里,是汉能计划投资120亿元的禹城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该项目规划分三期建设年产1GW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其中一期投资32亿元,年产250MW。2011年2月10日制造基地开工建设,10个月后第一批电池下线,被标榜为“禹城速度”。产品下线当天,禹城市负责人在冒着热气的第一块薄膜电池板上签名留念。在禹城市方面的努力下,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被列为德州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山东省引进的最大规模单体科技项目。

汉能与禹城结缘于2010年11月底的一个周末,德州及禹城政府领导亲赴汉能总部北京,签订期待已久的协议——汉能将在禹城投资220亿元建设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和500MW光伏发电站两个项目。这距离双方第一次接洽仅仅73天。

地处山东省西北部的禹城虽然距离济南1小时车程,距离北京也仅4小时车程,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但在经济发展上尚属于欠发达地区。这两个大项目的到来,毫无疑问让禹城十分期待。

在双方接洽初期,禹城方面成立专门的工作组,从项目的洽谈、签约,到落地、开工、建设,再到为企业环评、土地审批、申请国家扶持提供保姆式服务,并在项目初期提供无偿办公场所。薄膜电池一期工程项目建成后,禹城还帮助项目进行废水处理厂、变电站、天然气接收站等配套设施建设,投入15亿元高标准建设振兴大道、创业街等13条总长20公里的道路。

2012年4月28日,禹城汉能公司4条非晶硅锗三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宣布正式量产,禹城高新区和汉能为此举行了隆重的投产仪式。而后续的发展却让当地政府有些困惑。一期规划产能250MW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量产当年营业收入却不足2000万元。

“2012年实际上没怎么生产,一直这检修,那检修的。”禹城市经信局副局长赵军说。据禹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该项目2013年产能已经扩大到300MW,但全年营收仍然不足3亿元,而当初该项目规划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到25亿元。记者尝试向汉能核实上述销售数据,但没有收到答复。

禹城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汉能项目之所以营收比较少,是因为光伏全行业性的产能过剩和欧美“双反”影响。可事实上,光伏“双反”并不涉及薄膜太阳能电池,汉能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也公开称薄膜太阳能行业是技术导向型的,市场并不过剩。

原标题:汉能光伏帝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汉能查看更多>李河君查看更多>CIGS薄膜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