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企业正文

光伏“同质化”没有赢家 “尚德破产”同行应反思

2013-03-29 13:09来源:日经能源环境网关键词:尚德破产尚德太阳能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球化导致同质化步伐加快。这是因为全球企业都成了竞争对手。与只有北美、西欧、日本相互竞争的“田园牧歌”时代不同,多数企业都准备涉足更大的市场,最终会导致先行企业利润减少。

不过,即使只停留在小规模市场,市场份额也会被竞争企业抢走,因此大家都不得不开拓全球市场。结果就是导致过度竞争持续,同质化步伐无法停止。

3年内多家太阳能电池厂商相继破产

太阳能电池龙头企业破产,此次并非首例。实际上是相继发生。

2012年4月,产量曾居全球首位的德国Q-Cells公司破产,同年8月被韩国韩华集团收购。不仅德国企业,美国企业也同样深陷困境。由美国政府提供5.27亿美元贷款担保的Solyndra公司也于2011年8月破产,Spectrawatt公司、Evergreen Solar公司及美国太阳能信托公司等也走到了经营尽头。这些企业都是专门从事太阳能电池业务的厂商,而夏普公司和京瓷公司等日本综合厂商也同样陷于困境。

太阳能电池厂商相继破产是企业深受市场同质化影响的典型事例。在太阳能电池市场,主要竞争企业均认为正确的战略是进军全球市场,结果导致产品飞速实现同质化,从而引发了价格竞争。

容易实现同质化的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很简单,在品质方面,厂商之间难分伯仲。如果在实际日照时间内能够保证预期的发电量,购买者基本就会满足。和电视及个人电脑一样,其销售额不会受设计和品牌的影响。日本的家用太阳能电池板和西班牙沙漠地带百万瓦级太阳能设施铺设的电池板结构几乎相同。当然,厂商考虑的是面向全球市场广泛销售。

从全球太阳能电池板新设置量的变化来看,按发电能力计算,2000年只有0.3吉瓦(GW),而2012年为其212倍,达到63.5吉瓦(根据PHOTON的资料)。自2005年起,这一市场则以年均69.2%的速度快速增长。 在需求增加的同时,新涉足企业纷纷大幅下调太阳能电池的价格。调查公司GTM Research称,美国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从2010年开始,在2年内降价65%。仅2011年一年就降价50%。这样无论需求如何增加,厂商最终都会支持不下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尚德破产查看更多>尚德查看更多>太阳能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