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美国重新调查光伏产品”相关结果174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11-30

      而作为对美国双反调查的反击,我国商务部已经决定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事实上,此类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只是近年频发的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一件。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11-29

      而作为对美国双反调查的反击,我国商务部已经决定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事实上,此类的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只是近年频发的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一件。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11-29

      而作为对美国双反调查的反击,我国商务部已经决定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事实上,此类的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只是近年频发的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一件。

      来源:太阳能光伏网2011-11-21

      2011年上半年以来,国内光伏行业进入低迷期。光伏产品市场需求锐减,价格全线大幅下跌,光伏产业寒意渐浓。连日来,记者在河北一些光伏企业了解到,各个企业正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光伏行业严冬。

      来源:路透社2011-11-21

      而以出口为主的中国光伏业更是不堪重负.需求不振令产品库存升至历史高位、价格一挫再挫已让国内厂家资金链极度紧绷,加之不久前最有潜力的光伏市场--美国对华掀起光伏产品"双反"(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业内更是哀鸿遍野

      来源:solarF2011-11-14

      根据solarworld公司在申请书中列举的金额,2011年1~8月,中国企业光伏产品出口美国金额为16.9亿美元。中国光伏企业的迅速崛起,给美国相关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这是此次双反案的直接原因。

      来源:solarF2011-11-11

      目前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特点突出。所谓两头,一头是产业链上游的硅料和硅锭生产,另一头就是产业链下游的光伏产品应用。...两头在外一头是产业链上游的硅料和硅锭生产,很长时间内主要依靠国外技术另一头是产业链下游的光伏产品应用,我国光伏产能90%用于出口供大于求全球对我国光伏组件需求量为11.7gw,相对于我国30gw左右的产能来说

      来源:solarF2011-11-10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光伏企业联合美国企业展开反击,有助于该国商务部重新审视双反调查带来的影响,给案情带来了一定转机。...而中国光伏企业联合美国企业展开反击增强了这一观点的说服力,有助于美国商务部重新审视双反调查带来的影响,给案情带来了一定的转机。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11-07

      针对眼下正在进行中的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的双反调查事件,11月4日下午,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协会光电分会在衢州召开会长扩大会议。...预计2011年美国进口中国光伏产品将达200亿美元。而近一年来,中国企业在美国销售的光伏产品价格,却下降了40%。在其申请书之后,还附上了包括浙江11家企业在内的75家中国企业名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09-07

      光伏产品最早是在美国贝尔实验室诞生的,而目前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也基本都是美国公司生产,可以说,美国的太阳能产业基础扎实。

      来源:《江苏经济报》2011-07-29

      除了市场空间的拓展,南京海关人士还分析称,经过上半年光伏产品全线的下跌,海外光伏电站投资回报率又重新回到较高水平。据预测,目前光伏的安装项目依然能够保持正常8%左右的内部收益率。

      来源:百方网2011-06-21

      不过要求匿名人士也指出,欧美国家发电成本更高,是因为还包括了环境资源的使用成本,而国内尚未计入环境资源成本。现在多晶硅审批重新放开,而去年一律不能审批。...近一年内浙江光伏企业数量大增,与去年光伏出口形势大好有直接关系。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光伏产品出口321亿美元,浙江占了10.6%,约33亿美元,同比涨了40%以上。

      来源: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处2011-06-15

      例如2009年就曾传出德国光伏产业协会游说欧盟对来自我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信息,2010年作为潜力巨大的光伏市场的美国更是直接发起了针对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我国新能源领域的“301”调查等。

      来源:中国电子报2010-11-02

      若美获胜两败俱伤 有关专家分析,“301调查”假设最后判定美方获胜,那么有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首先,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税率将提升。...虽然美国光伏产品一半来自中国,但是整个产业链上的高利润环节如材料、设备等却被美国公司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