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力产业链”相关结果1975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2-18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产业绿色发展研究部主任白卫国建议:“要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国际化为导向,在能源开采、储运、加工和利用等环节,专注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建设

      共话产业高质量发展!华为智能光伏亮相2023年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

      来源:华为智能光伏2023-12-17

      消除电力鸿沟,普及清洁能源在秘鲁的原始村落,位于亚马逊雨林深处,无电无网是长久以来的社会问题,一天只有5-6个小时有电。...未来,华为还将与产业链联合,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在电站场景真正加速光伏成为主力能源。分布式场景:光伏系统成本逐步降低,从过去的追求投资回报率到现在追求投资回报额,开发逻辑发生了改变。

      COP28|聚焦全球气候议题  阳光电源展现中国光伏力量

      来源:阳光电源2023-12-12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利优势,中国也在通过像阳光电源一样的行业优质企业不断深化光伏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努力让其成为中国与中东地区国家新能源合作中发展最有力的抓手。...近年来,中东各国政府立足自身广阔的地域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光照资源禀赋,积极倡导能源多样化发展,有意推动电力能源结构从传统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型,重视未来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在政策端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也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光伏行业企业在此扎根布局提供了宝贵机遇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12-11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能源局、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国网蒙东电力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实施充电基础设施消纳新能源试点,提高新兴用电市场消纳新能源能力。...存量高载能企业可在市场化消纳新能源、跨地区合作等政策框架下,满足系统接入、电力流向等要求,与电网公司协商一致,以“远近结合、因地制宜、自我消纳”为原则,规划布局一定规模新能源。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12-11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能源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开展新能源与战略性高精尖装备制造项目合作,促进新能源产业链集群消纳新能源。...深入实施延链补链行动,制定区内新能源发电企业与高精尖装备制造企业深度合作工作方案,对于填补自治区产业链空白的高端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通过各类市场交易满足项目绿电需求。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3-12-11

      12月8日,江苏索普发布公告称,为丰富公司产品种类,扩展醋酸下游产业链,增强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推进公司产业向高端新材料领域的转型升级,江苏索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审议通过拟以全资子公司江苏索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硫酸及下游系列产品装置、20万吨/年离子膜装置、17万吨/年高纯盐酸装置、1.3万吨/年多元醇装置、3万吨/年二氯苯装置、5.5万吨/年空分装置、5万吨/年氯乙酸装置,目前产品应用领域包括轻工、纺织、化工、农业、建材、电力

      来源:长治市人民政府2023-12-05

      加快电力、钢铁、有色、焦化、化工、建材等行业实施绿色化升级改造,协同推动碳减排。鼓励煤电企业积极布局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开展煤电与新能源一体化发展。...围绕长治十大产业链,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质量卓越产业。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8

      在能源方面,双方一致同意共同探索石化领域的投资机遇,开发石油转石化技术领域富有前景的项目,加强在电力、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源及相关项目开发、碳氢化合物的创新利用、能效、能源产品及相关产业链本土化等领域和项目上的合作

      闯入光伏组件Top10的神秘龙头,来了!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3-11-16

      另一方面,站在整个产业链考虑,包括硅片厂商、电池组件厂商以及各种辅材厂商,大家都希望做到尺寸统一,以优化生产成本,使太阳能电力相比其它传统能源更加具备竞争力。

      来源:嘉兴市发展改革委2023-11-15

      2022年,全市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70万千瓦,累计可再生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67万千瓦,包括光伏364万千瓦、风电72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1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5.2%,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强化项目融资保障,印发《关于深化绿色清洁能源全产业链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将支持清洁能源产业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重点领域,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光伏、风电等产业链上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充分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11-14

      11月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省财政重点支持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纺织印染、造纸等领域节能降碳改造项目,单个项目最高支持额度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的

      N型引领 华山论道 | 一道新能CTO宋登元:TOPCon提效速度和潜力超出预期

      来源:一道新能2023-11-13

      “百人会”邀请了我国百余位光伏企业技术带头人及高校和研究所知名专家,共同探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关键技术发展。...论坛对话嘉宾合影宋登元博士最后强调,光伏核心是为客户提供电力,当前topcon电池出货量迅速增加,促进了上下游及辅材供应链良好的光伏生态的形成,最低lcoe和最高性价比为客户能创造更多价值,进而会进一步推动出货量的快速增加

      来源:晶澳科技2023-11-12

      2012年,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光伏列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和电价机制改革,完善太阳能发电的政策体系和发展机制,推进太阳能发电产业规模化发展。...到2017年,光伏产业在生产设备和制造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突破,基本实现了整个产业链的国产化。在政策红利驱动下,大量企业涌入光伏行业,产能产量持续加码,我国也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链主要供应来源。

      隆基绿能李振国:“绿电”+“绿氢”推动能源电子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隆基绿能2023-11-10

      李振国认为,要实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绿电”+“绿氢”不仅是碳中和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能源电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能源电子行业高质量发展话题,李振国建议深入推动能源电子全产业链协同和融合发展,用“无形”和“有形”相结合的方式,给更多兼顾技术、成本的“领先”产能让路,不断提升我国光伏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第二,提升新型太阳能光伏和储能电池供给能力

      来源:广东省发展改革委2023-11-07

      到2025年,氢能产业规模实现跃升,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1万辆,年供氢能力超10万吨,建成加氢站超200座,示范城市群产业链更加完善,产业技术水平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支持发电企业利用低谷时段富余发电能力在厂区建设可中断电力电解水制氢项目和富余蒸汽热解制氢项目。(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能源局,广东电网公司,各地级以上市政府负责)(八)有效利用工业副产氢。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3-11-01

      要大力推动电力技术创新,加快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打造自立自强电力产业链,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体系。...要积极构建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体系,严格执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提升电力系统认知、控制和故障防御能力,加强电源涉网性能管理,提升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水平,强化电力运行安全管理。

      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2023-10-30

      将光伏行业企业纳入天然气、煤炭、电力、热力、运输等大用户要素保障范围,市、县和产业园区对行业企业使用天然气、煤炭、电力、热力、水给予优先保障。...鼓励建立京津冀产业链合作激励机制,支持省内第三代半导体企业积极对接京津,开展产业链合作,打造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于一体的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0-27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此前,印度曾制定了“到2022年实现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00吉瓦”的目标。在此目标的激励下,印度对光伏产品需求较大。...难以撼动中国市场地位印度不断彰显打造本土制造光伏产业链的雄心,但印度政府也深知“排外”行为实属搬石砸脚,这也导致印度政府内部政策制定摇摆不断。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3-10-27

      推动系统友好型电站建设,有序推动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逐步实现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可靠替代;协同推进大型新能源基地、调节支撑资源和外送通道开发建设,推动基地按相关标准要求配置储能,保障外送电力的连续性...实际上,这也是上游产业链价格持续向下的必然结果。根据 infolink consulting数据,截至目前,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价格较年初下降了至少36%以上。其中硅料跌幅最大,达到六成。

      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弱化,老兵通威如何穿越行业周期?

      来源:通威股份2023-10-27

      全球光伏产业已由政策驱动发展阶段正式转入平价上网阶段,叠加全球碳中和共识及能源安全要求,光伏发电已逐渐成为具有成本竞争力、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的电力来源,市场空间依旧广阔。...2022底起,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开始逐步释放,带动产业链价格下降。尤其进入2023年后,主产业链大量新增产能落地,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价格均快速下降,可以预计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后续将明显弱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