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中国多晶硅”相关结果667

      来源:i美股2011-07-20

      问:有资料表明到明年中国多晶硅需求的40%还需进口,您认为从去年开始的国内大规模多晶硅扩产是否能实现100%自给率?对比海外厂家,我们的优势/劣势在哪里?...现在发改委正在审批新的多晶硅生产线,他的申报表里面对环评和产能有很高的要求。现在光伏最大的问题,我觉得是能耗。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07-19

      众多券商纷纷解读,认为《多晶硅行业准入申请报告》的发布,意味着中国多晶硅行业的紧缩政策正式落定,唯有占光伏组件成本比重最高的多晶硅价格回归低位,中国才有意愿较大程度支持成本较高的光伏市场。

      来源:生意社2011-07-11

      上周四报道,化工通讯社icis援引一名消息人士称,中国多晶硅生产商--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china silicon corp.)计划将其多晶硅产量增加一倍至1万吨。

      来源:英才2011-07-07

      陈亮说,中国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将于7月起进入实质操作阶段。目前工信部激活准入条件申请,意味着政府部门对于多晶硅项目的态度发生转化。...实际上,光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瓶颈,并非只有终端电站未进入实质发展阶段,而之前多晶硅产业因过剩而多少有些矫枉过正。多晶硅自2009年被定位为十大产能过剩行业之一,项目审批就长期被冻结。

      来源:solarF2011-07-06

      实际上,除了太阳能逆变器厂商下调了季度业绩预期,中国多晶硅生产商大全新能源同样调低了业绩预期。此前,多晶硅是太阳能产业链中唯一免遭价格快速下滑影响的版块。...其中太阳能光伏逆变器厂商satcon和advanced energy industries以及多晶硅生产商大全新能源都表示无法达到此前制定的盈利预期。

      来源:OFweek2011-07-05

      海关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5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5273吨,1-5月份累计进口25697吨,同比增长65.28%。其中,美国、韩国、德国依然是中国多晶硅三大进口地。

      来源:中铝网2011-07-05

      我国的多晶硅产业是否过剩?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近日透露,从产业的实际需求以及进口数据来看,中国多晶硅产业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目前实际产能仅7万吨左右。

      来源:路透香港2011-02-21

      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保利协鑫宣布高于预期的产能扩张计划,拟今明两年投资约177亿港元于中国多晶硅及硅片设施,此举料将满足其长期供应合约,并进一步巩固其龙头地位.保利协鑫称,预期完成技术提升及扩大产能後

      来源:中国IC网2011-06-24

      国际厂商抢走中国市场“中国多晶硅企业和投资者望着大好的市场,守着空置的厂房和未开箱的设备欲哭无泪,而国外多晶硅列强则赚得盆满钵满。”张扬说。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1-06-23

      基于目前多晶硅行业仍有较高的利润空间,且目前中国多晶硅自给率仍偏低,加上中国可能调高光伏装置目标等条件,我们认为这将再次激起一轮多晶硅投资风潮。

      来源:搜狐IT2011-06-16

      以全球化视野定位企业发展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文武随着国内多晶硅产量、质量、价格等方面优势的凸显,中国多晶硅企业进军世界的步伐将加快,且越走越好。...作为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多晶硅材料行业未来如何健康、有序、规范发展?在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成立一周年之际,我们特邀请联盟成员及业内专家、企业家,就多晶硅材料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发表见解。

      来源:中财网2011-06-16

      江苏中能等已达标企业将以有利位置启动未来5年的加速扩张6月7日,本报独家刊登《业内人士质疑"产能过剩说"中国多晶硅企业痛失千亿市场》一文,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同一天,国家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多晶硅行业准入申请报告》的通知(下称《通知》)",再次明确规定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对一些多晶硅项目打开了"重启审批大门"。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2011-06-16

      2005年中国多晶硅总产量为80吨,占当年世界总产量的0.3%,微不足道。2010年中国多晶硅总产量为450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5%,仅次于美国,列世界第二位,满足了国内需求的50%。

      来源:PVinsights2011-06-16

      对于多晶硅潜在产能过剩的担忧促进了《报告》的出台,中国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将于下月起进入实质操作阶段。行业发展的规范程度将逐渐提高,已经形成规模化成产的多晶硅龙头企业将明显受益。

      来源:i美股2011-06-14

      中国多晶硅产能的积聚使多晶硅光伏组件的价格下滑,由此给第一太阳能的薄膜电池造成了价格压力。...同时瑞信也将第一太阳能2011年的eps预期由9.51美元调低至9美元(市场普遍预期的是9.41美元),并认为2012年时天合光能的自产光伏组件成本有望降低至每瓦88美分,较之第一太阳能每瓦69美分的成本,由于多晶硅电池有更高的转换效率

      来源:新能源行业周报2011-06-13

      对于多晶硅潜在产能过剩的担忧促进了《报告》的出台,中国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将于下月起进入实质操作阶段。行业发展的规范程度将逐渐提高,已经形成规模化成产的多晶硅龙头企业将明显受益。

      来源:路透中文网2011-06-08

      中国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将于下月起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向各省市发布《多晶硅行业准入申请报告》,要求对首批准入申请企业的材料进行核实,并于7月15日前将审核结果及材料报送工信部.工信部在其网站上发布的通知并称

      来源:中国证券网2011-06-07

      国际厂商抢走中国市场“中国多晶硅企业和投资者望着大好的市场,守着空置的厂房和未开箱的设备欲哭无泪,而国外多晶硅列强则赚得盆满钵满。”张扬说。

      来源:互联网2011-05-27

      记者从中国多晶硅重要生产基地四川乐山了解到,当地光伏产业厂商近期都比较紧张,“大家都在互相打探消息,找寻对策,甚至商量着抱团应对。”乐山高新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记者从中国硅业分会了解到,近期以来,备受市场关注的多晶硅价格,已经从4月底最高的近60万元/吨,最低已跌至50万元/吨,短短几周时间跌幅超过10%;而下游的组件及太阳能电池价格,更是从3月初以来持续下跌

      来源:国际新能源网2011-05-10

      美国gtsolar公司在多晶硅设备行业耕耘多年。2003年,第一台gtsolar生产的多晶硅铸锭炉进入中国。...“那时,中国还没有多晶硅铸锭炉制造企业,从2003年到2006年我们占领了中国多晶硅铸锭炉100%的市场份额。” gtsolar北京办事处经理陆文泉回忆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