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为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加大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支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力度,进一步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在调结构、转方式、推动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财〔2021〕159号)和工信部、人民银行等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节〔2024〕26号)以及《2023年贵州省信贷政策指引》(贵银办发〔2023〕38号)要求,现就进一步做好绿色金融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工业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坚持系统思维,积极改革创新,加强风险防范,建立完善多元化绿色金融、转型金融产品供给体系,引导和激励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增强绿色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为工业绿色发展提供精准支撑,助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二、重点支持方向
各金融机构参考《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贵州省化工、建材、有色行业转型金融支持技术目录(2024年版)》(见附件)《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等目录、政策措施,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加大对相应领域企业、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制定与企业、项目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效果挂钩的转型金融支持方案。
(一)能效提升改造项目。支持传统制造业企业对标能效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改造,重点支持煤电、钢铁、化工、建材、有色、冶金、纺织印染、造纸等高耗能行业,实施工艺技术及生产装置绿色升级、燃煤锅炉煤改气、能量系统优化、淘汰落后机电设备、用能设备系统能效提升、余热余压高效回收利用、能源管理“智改数转”升级改造,挖掘节能潜力,全流程系统化提升能效水平。
(二)能源利用低碳化改造。引导企业大力提升工业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支持制造业企业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终端用能电气化改造。完善工业节能管理制度,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园区推进工业绿色微电网、储能、氢能等应用,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
(三)节水改造项目。结合我省产业实际,围绕白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钢铁,纺织印染,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特别是围绕全国重要白酒生产基地,实施工艺节水、废水循环利用、中水回用等节水改造。
(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项目。围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支持磷石膏、锰渣、赤泥、煤矸石等大宗固体废物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支持循环生产方式,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能力,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退役及报废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兴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
(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支持先进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化,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打造一批大型绿色环保领军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发展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促进节能节水服务向咨询、管理、投融资等多领域、全周期的综合服务延伸拓展。
(六)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绿色制造行动,鼓励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支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支持企业开发生产绿色产品;支持现有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能效和水效“领跑者”等绿色低碳先进企业,持续推进资源利用节约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不断提高绿色制造水平。
(七)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支持开展绿色核心技术攻关,打造绿色制造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低碳、节能、节水、环保、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共性技术研发,开展减碳、零碳和负碳技术综合性示范,加快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三、重点任务
鼓励金融机构制定与企业、项目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效果挂钩的转型金融支持方案,对于以节能降碳改造为目的的升级改造,可对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标准先进值或《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标杆水平,根据企业、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与能效水平挂钩的金融产品、制定差异化金融支持方案,对于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标准的,可参考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结合企业、项目的改进情况制定设计与能效水平挂钩的金融产品、制定差异化金融支持方案。对于以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为目的的升级改造,可根据企业、项目是否明确了改造目标以及改造效果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金融支持方案;对于目录中符合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支持标准的项目,应积极给予绿色金融支持。
(一)摸排推介节能技改项目。工信部门要深入实施《贵州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贵州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和《贵州省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总体实施方案》,组织企业对照《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一企一策”制定能效对标达标节能技改方案及实施计划,摸排梳理能效水平现状和能效提升技改项目两张清单,定期向当地人民银行及各金融机构推介本地区节能技改重点项目,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实施能效提升改造项目,深挖节能潜力。
(二)加大绿色融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在黔分支机构要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积极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转型金融等加大支持力度,合理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鼓励在黔银行通过合理分配经济资本、信贷资源等有效方式优先支持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前提下,支持银行机构开辟绿色信贷研发、审批、推广专项通道,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推动“两高”项目绿色化改造,对工业绿色发展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三)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要加大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创新并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收益权等抵质押贷款产品,开发针对煤电、钢铁、磷化工、煤化工、有色、建材、轻工、机械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绿色产品推广等方面的金融产品,支持产能有序转移、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等。积极开展“绿色+创新”和“绿色+高端制造”等绿色金融创新试点,探索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助推金融供给侧改革、绿色低碳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碳达峰碳中和的新路径、新模式。
(四)有效开展银企对接服务。持续推进构建绿色制造产业生态。组织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节能诊断,为企业提出节能降本增效建议方案。建立绿色制造名单培育库,指导企业(园区)对照评价标准找差挖潜改造,全面提升绿色化水平。健全完善金融机构和企业沟通交流平台,举办绿色低碳项目融资推介会,开展银企“点对点”对接,鼓励银行机构为企业设计、提供专属金融产品,为节能减排、绿色化转型等项目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协调联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人行贵州省分行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协调推动绿色金融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摸排储备绿色低碳项目,向当地人民银行推荐符合绿色发展方向,有融资需求企业和项目。人行贵州省分行及各市州分行负责整体协调、有序推进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工作,引导和督促各金融机构加强绿色金融、转型金融能力建设,推动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企业和项目提供更多金融资源和更好的金融服务。
(二)建立融资需求库。建立金融支持绿色企业(项目)名录库。工信部门向当地人民银行及金融机构定期提供绿色化技术改造项目和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能效和水效“领跑者”等绿色企业名单,及时通报国家最新产业政策、全省工业绿色发展情况。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通过“贷动黔行”银企对接平台,将省工信厅提供的绿色制造名单和节能低碳项目推送给金融机构,加强融资对接督导,强化部门协同,推动解决问题诉求。
(三)强化政策引领。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制定转型金融发展规划,结合自身经营情况明确转型金融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并从治理架构、绩效考核、能力提升、文化建设等方面促进和保障转型金融业务的落地实施。金融机构应重视企业转型过程中涉及的公正转型问题,鼓励在转型金融产品设计中加入公正转型绩效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转型活动对就业、供应链等的潜在影响,促进企业平稳转型。
(四)加强宣传推广。积极组织开展工信系统与金融系统相关政策的宣贯培训,打通工业与金融业之间的认知壁垒,推动金融助力工业绿色发展。各级工信部门、各市州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应及时总结提炼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的特色做法和先进经验,大力推广可复制、可借鉴、可操作的创新机制、模式和产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对绿色金融、转型金融亮点工作和突出成效的宣传,提高社会关注度、认知度,营造良好氛围。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
2024年3月15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10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申报2025年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项资金的通知(云工信规划【2025】63号)。其中提到,重点支持高(超)纯铟、铟化物、铟基合金、铟靶材,锗单晶材料、锗晶片材料、光伏/光纤级锗材料、红外级锗材料,贵金属化工材料、光伏用贵金属材料、贵金属催化材料、贵金属功能
三年,用三份提案,构建起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闭环”。翻看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环境健康和安全部专家张利文的履职档案,三份提案串联起中国新能源产业绿色发展的关键进程。这位深耕环保领域30余年的“老兵”,用精准的切口推动光伏回收政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和2025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将于2025年4月10日至4月1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举办。展会将汇聚国内外1000余家环保企业、院士团队、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力量,重点展示节能减排、减污降碳、污染防治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展会期间召开2025
2月27日,云南省发改委公布关于《关于促进云南光伏发电与光伏制造融合发展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采纳情况的公示。意见稿中表示,为支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光伏发电与光伏制造融合发展,推动企业“抱团取暖”、“组团出海”,扩大市场应用范围,支撑产业强省战略,特制定以下政
新型电力系统中提升电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陈智)(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出重要指示,相关重要论述为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提升电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指明了方向。
2月11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重点内容摘取如下:到2025年底,“五个功能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初具规模。新能源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65%左右、发电量占比达到35%左右;煤电
2月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公开一份关于光伏回收的提案,详情如下:关于加快培育光伏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的提案光伏发电作为绿色清洁能源,近年来进入跃升发展期,新增装机容量巨大,成为绿色清洁能源主力军,是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截至2023年11月末,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
各有关单位: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自1986年创办,38年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生态环境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关心指导和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已成功举办二十二届,累计2200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月25日,2025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报告明确了2025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要加快新型工业化。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以标准提升、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展“绿电—电解铝—铝精深加工”产业链,构建以汽车铝合金轮毂、高端铝箔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等部门制定《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实施期为2025年至2027年。以下为解读:一、总体目标《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省新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1月12日,宁夏银川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银川市人民政府市长陶少华发布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报告明确2025年工作安排,其中提出,制定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牵引产业绿色化转型实施方案,推进国能灵绍光伏大基地、中广核离网制氢等20个项目,打造马家滩
4月11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7日-4月11日)。政策篇国家能源局:重点监管2024以来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沙戈荒”基地建设等情况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监管2024年以来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
3月28日,安徽省淮北市农业农村局发文指出,2024年全市光储产业营业收入128.9亿元,其中先进光伏制造业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277.3%,新型储能制造业营业收入104.5亿元,同比增长-7.9%。创新“光伏+”多元发展模式,建筑领域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2024年应用面积62.72万平方米,年减排
3月10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申报2025年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项资金的通知(云工信规划【2025】63号)。其中提到,重点支持高(超)纯铟、铟化物、铟基合金、铟靶材,锗单晶材料、锗晶片材料、光伏/光纤级锗材料、红外级锗材料,贵金属化工材料、光伏用贵金属材料、贵金属催化材料、贵金属功能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要下硬功夫——从两会“热词”看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路径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直击新能源等领域发展痛点,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关键词。“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已实现全球领先。但技术同质化、低价格竞争等“内卷”现象
三年,用三份提案,构建起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闭环”。翻看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环境健康和安全部专家张利文的履职档案,三份提案串联起中国新能源产业绿色发展的关键进程。这位深耕环保领域30余年的“老兵”,用精准的切口推动光伏回收政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和2025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将于2025年4月10日至4月1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举办。展会将汇聚国内外1000余家环保企业、院士团队、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力量,重点展示节能减排、减污降碳、污染防治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展会期间召开2025
3月3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根据文件,此次开发建设的新能源项目共计175个,合计规模约14.49GW。其中,光伏项目共计143个,合计规模12.03GW,风电项目32个,合计规模2.455GW。经梳理,此次公布的清单中项目分布于1
3月3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根据文件,此次开发建设的新能源项目共计175个,合计规模约14.49GW。其中,光伏项目共计143个,合计规模12.03GW,风电项目32个,合计规模2.455GW。经梳理,此次公布的清单中项目分布于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根据文件,此次开发建设的新能源项目共计175个,合计规模约14.49GW。其中,光伏项目共计143个,合计规模12.03GW,风电项目32个,合计规模2.455GW。原文如下:云南省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擘画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宏伟蓝图。“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
2月27日,云南省发改委公布关于《关于促进云南光伏发电与光伏制造融合发展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采纳情况的公示。意见稿中表示,为支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光伏发电与光伏制造融合发展,推动企业“抱团取暖”、“组团出海”,扩大市场应用范围,支撑产业强省战略,特制定以下政
日前,贵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布清镇市屋顶光伏经营权出让示范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清镇城市发展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汇坤仕代商贸有限公司、贵州创能停车场管理有限公司为第一、二、三中标候选人,本项目经营权出让期为15年(建设期1年),自中标经营者与实施机构签订的《经营权出让协议
4月9日,罗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罗甸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发展,全力将我县打造成为黔南州首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因地制宜开发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科学布局建设新型储能。加快电网工程项
3月27日,贵州省能源局关于下达贵州省2025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计划的通知,项目总规摸412.5万千瓦,共45个项目;其中风电项目37个,规模为327.5万千瓦,光伏项目8个,规模85万千瓦。光伏项目见下:业主方面,华电所获规模最多,为116.5万千瓦,其中光伏项目规模为70万千瓦;浙江运达排名第二
2月4日,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聚焦绿色生产力,积极有序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推动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结合贵阳市各园区屋顶结构和用能需求,充分利用屋顶资源开发
3月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拟下达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公示。公示显示,本次拨付金额3264万元。原文如下:关于拟下达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公示根据《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通知》(黔财建〔2024〕174号)文件要求,
2025年开年,光伏行业迎来两大重磅政策,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对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建设、并网、运行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则正式拉开了光伏发电全面入市的大幕。上述新政将推动分布式光伏进
业内消息称,多个经销商表示各大光伏组件厂商在准备涨价,涨幅2分/W~3分/W。对此,北极星调研了部分组件企业,个别头部企业证实情况属实,也有企业明确表示,目前并没有调价计划,企业整体持观望态度。而新一轮组件涨价的驱动力,主要来自2月9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
2月10日,贵州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贵州省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文件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贵州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根据规划目标实施情况,对规划目标进行分年度管理,制定省级风电、光伏发电年度建设规模,明确申报要求和申报程序,及时下达年度建设规模计划项目。风电、光伏
近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方案》提出要加快建设水城电厂、大湾低热值煤电厂、织金平远电厂等,持续推进贵阳、黔南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加强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清洁电力入黔和省间电力互济,电力装机容量达9700万千瓦,发电量达2700亿
从乌蒙新报官微获悉,1月17日,贵州水城区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陡箐镇梅子关村举行。今年一季度,水城区集中开工项目41个,总投资5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亿元。其中,新型工业化项目26个,总投资52亿元;新型城镇化项目12个,总投资5.5亿元;农业现代化项目1个,总投资0.27亿元;基础设
1月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钟山区)260MW分布式光伏发电EPC项目比选公告发布。根据公告,此项目预计投建总容量为260MW(以实际装机容量为准),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利用工商业厂房进行分批建设。本次比选项目合同估算金额91000万元,总工期365日历天,缺陷责任期24个月,其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