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天津加快新星264MW海上光伏项目建设 推动南港300MW海上光伏等项目落地实施

2023-08-22 09:43来源: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键词:海上光伏项目新能源+储能天津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栏十二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近零碳示范园区

园区概况: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已形成以致导科技、联汇智造、威努特等为代表的智能科技产业,以一瑞生物、海河生物、生命汇等为代表的生命大健康产业,以和能人居、蓝星清洗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天津(滨海)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为代表的科技服务产业。2022年,园区企业突破4000家,当年新增企业849家,科技动能持续增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8家,天津市雏鹰企业120家,瞪羚企业3家,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服务业营收达到63.81亿元。协同创新示范基地获评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威努特获评中国新基建创新力量TOP100强。科芯生态农业项目入选农业部优秀案例。中科蓝海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全国奖项。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控制碳源:从能源、生产、交通、建筑、生活等方面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生产模式、使用绿色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负碳技术、倡导低碳交通和低碳生活。

(1)建筑节能降碳:对于既有建筑,通过建筑节能提升降低建筑碳排放10%;对于新建建筑,100%实现绿色建筑目标,并结合项目定位、基础条件及经济性合理打造高星级绿色建筑;政府投资类项目建设成为超低能耗建筑,有条件项目,可在科学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上,通过负碳、低碳技术实现降碳、碳中和。

(2)建筑供热降碳:新建建筑的供暖可继续利用北塘热电厂的余热,也可以探索利用光电储能、光热储能、深层地热能或河(海)水源热泵技术为新建建筑供暖。

(3)绿色电力与氢能利用:充分利用园区内的公园、绿地、建筑屋面等场地资源,敷设太阳能光伏、架设风力发电、布设氢能源场站。其中,氢能利用可以开展先行示范。经过初步测算,园区场地整体可敷设太阳能光伏板面积达17万m2,太阳能光伏装机量力争达到35MW。

(4)电动车充电设施减碳:鼓励既有居住小区安装电动汽车及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促进园区内居民绿色出行,新建居住小区100%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降低交通碳排放。新建公共建筑,要求不少于10%比例的停车位安装充电装置。宜结合光伏车棚等形式,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

2.打造零碳或近零碳项目:选取园区内M0地块,打造近零碳工厂示范项目,实现全部用能设备电气化,通过光伏发电加小型风力发电等形式,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废弃物排放;推行循环利用生产方式,优先利用可再生材料,注重工业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分类处理;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工作,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的减排工作,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生产绿色低碳产品。选取园区内商业地块,打造超低能耗商业建筑。

3.加大碳吸收:发展生态碳汇,增加园区内及园区周边绿色植被、公园、海水等生态碳汇能力。

4.建立零碳园区智慧管理平台:打造零碳园区智慧管理平台,采集园区内水电、光伏、储能、充电桩等各类能源数据,进行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等分析计算,实现园区碳排放数据智慧管控。智慧管理平台的打造应用成熟的物联网、大数据、4G/5G等通信技术,在低成本、高效能的前提下进行智慧管理平台的建设,并注重智慧管理平台的后期维护与功能拓展提升。

5.在园区范围内发挥碳交易作用推动企业降碳:与排放权交易所、绿电交易机构等开展创新合作,在园区范围内探索多种形式的碳交易,通过碳交易实现企业主体的碳排放权优化配置,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升级。

推进模式:

1.管理层面:确立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近零碳园区实施领导小组,由管委会选派人员,应包含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生活五大领域相关决策管理人员,统筹园区零碳建设工作的开展。

2.技术层面:组建园区近零碳园区的技术工作组,工作组由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近零碳园区实施领导小组牵头主持工作,由专业的碳中和咨询团队负责全过程全覆盖的顾问与咨询工作。下设各领域实施团队,包括能源领域实施团队、工业领域实施团队、建筑领域实施团队、交通领域实施团队以及碳普惠领域实施团队,与领导小组共同商议、确定各项技术方案。

3.实施层面:建立绿色产业项目库。制定近零碳园区实施阶段相关产品供应企业、服务供应企业等筛选和评价标准,完善流程管理,建立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绿色产业项目库,由相应企业开展近零碳园区实施工作。

(二)西部片区碳达峰目标与行动

在西区规划建设以天然气热电联产为基础,生物质、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为补充的新型能源系统。以打造长城、大众、爱达、立中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产业,壮大大火箭、航天民品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高附加值三星电机、鸿富锦、七一二为代表的电子通信产业,做强维斯塔斯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培育康希诺、凯莱英、金耀生物为代表的医药健康产业五方面为重点。以生态绿廊建设契机,提高区域碳汇资源。在微电子工业区围绕三星高新电机、三星视界和罗姆半导体为主导,着力培育高附加值的优势产业。在逸仙科学工业园大力发展新能源绿色产业,建设以天津三星SDI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共同打造绿色制造示范区。(发改局、工信局、建交局、各招商部门、西部片区管理局、泰达产发集团)

(三)北部片区碳达峰目标与行动

1.现代产业区碳达峰目标与行动。以卡博特余热梯级利用为基础,提升园区能源系统综合利用效率。重点壮大东方电气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大力发展利安隆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加大泰鼎“四机一脑”和废弃电子垃圾回收利用率,打造绿色循环经济示范区。结合生态环境基础,重点发展汽车相关零部件产业,建设集先进制造和研发转化于一体的智能汽车小镇,吸引高端专用车项目入驻,打造绿色生态的新型智能制造示范园。(发改局、工信局、建交局、各招商部门、北部片区管理局、泰达产发集团)

2.一汽大众华北生产基地碳达峰目标与行动。推动发展光伏、风电和地热等新能源,优化现有能源系统。重点发展高端乘用车及配套零部件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测试、汽车文旅产业,以及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技术。以汽车产业集聚区绿色产业链为重点,谋划碳达峰行动和措施,打造汽车产业绿色供应链示范区。(发改局、工信局、建交局、各招商部门、北部片区管理局)

(四)南港工业区碳达峰目标与行动

1.打造天津市绿色石化产业链。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提高能源、港口、交通等各项配套设施绿色化水平,加快推动120万吨乙烯项目落地建设,渤化集团南港基地(二期)、北燃LNG等项目建成投产,不断完善下游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新能源电池、清洁能源等产业链,发展新消费、新材料、新物流、新服务四大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推进南港工业区北部组团功能和产业布局优化,承接部分生物医药产业,重点以氢能源核心技术突破为主,推进企业厂区内风电、光伏等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注重发挥依托天津港和南港的港口优势,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研发转化及现代服务业,谋划工业和交通碳达峰行动和措施。(南港产促办、工信局、南港规建办、泰达南港集团)

2.加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严格按照南港工业区准入要求招商引资,把好项目入园关,从源头减少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以《南港工业区绿色低碳能源方案》为指导,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天然气多渠道供给,进一步深化与上游供气企业合作,巩固多元化多渠道供气格局,加快光伏、冷能、氢能、余热余压、地热等各类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推进燃动用能清洁低碳替代,蒸汽梯级利用及低品位余热利用,风电、光伏发电等工程项目落地。以垃圾焚烧发电、LNG冷能梯级利用、海上光伏发电、风电等绿色能源,规划建设南港综合能源利用系统。推动南港工业区低碳能源管理平台建设,提升园区能源、资源、环境智慧化管理水平。围绕华电南港项目探索CCUS商业化模式。鼓励和支持重点企业可按照市场化交易规则通过绿电交易实现新能源电力供应。(南港规建办、发改局、规资局、政务服务办、泰达南港集团)

专栏十三 南港绿色能源项目

海上风电项目:三峡集团拟建设28台风机,装机量200MW,预计年发电量约7亿kW·h,年平均上网电量约5.9亿kW·h,拟全额上网。配套建设1座220kV海上升压站敷设海缆和陆上集控中心等。

海上光伏项目:加快新星264MW海上光伏项目建设,推动国家能源集团南港300MW海上光伏、天津龙源南港300MW海上光伏等项目落地实施。

南港LNG冷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利用南港工业区内LNG接收站冷能资源,中圣(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生产空分产品如液氧、液氮、液氩及氮气;燃料气主要来自LNG接收站BOG(蒸发气),通过燃气锅炉及燃机轮机配套余热锅炉和发电机组,发电供空分装置及本项目其他装置使用,余热向区内其他客户提供热源。烟气中的CO2经过捕集、液化、提纯后,制成食品级液体CO2外售。

北部组团垃圾发电项目:大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总日处理生活垃圾2000t,一期工程设计2条日处理能力为500t的焚烧线,2台7.5MW汽轮机,配套2台9MW的发电机,负责处理海河以南及大港油田、原大港区等区域内的市政生活垃圾,年发电量1.16亿kW·h。

3.推动工业制程节能低碳。鼓励采用绿色工艺,加大余热余压回收、梯级利用能源等节能改造措施,打造绿色石化产业生态。促进建材、石化化工行业执行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加快淘汰现有装置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大力推广新建、改扩建装置使用低碳高效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构建管理、服务、监察“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发改局、工信局、南港产促办)

4.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南港工业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工作,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余热余压回收及废气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完善废旧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实施海水淡化水统筹配置,推动海水淡化水的规模化应用。建设催化裂化、制氢及EO/EG(环氧乙烷、乙二醇)等装置高浓度二氧化碳尾气回收,探索碳捕捉后二氧化碳在碳酸乙烯酯、高盐废水等场景应用。(发改局、南港规建办、生态环境局、泰达南港集团)

专栏十四南港循环经济项目

南港工业区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先达(天津)海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拟投资48.83亿元,一期海水淡化产水规模15万m3/d,二期增加产水15万m3/d,三期建设综合利用工程。预计年产淡化水4927.5万t,为南港工业区企业提供工业用水。

南港工业区资源再生项目:东邦铅资源再生有限公司设年处理16万吨(分两期,8万t/期,合计16万t)废铅酸蓄电池及含铅废料生产线,年产再生铅及铅合金产品约10.8万t,其中铅锑合金产品约4.2万t、铅钙合金产品约2.9万t、精铅产品约3.7万t。

南港工业区绿色供应链管理项目: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01.83亿元,建设26万t/a聚碳酸酯项目,该项目是国内首套采用SABIC公司非光气熔融缩聚法生产工艺,经过西班牙工厂多年运行证明,该技术国际领先,运行安全可靠,排放绿色环保。企业已获得工信部认可的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荣誉。

5.探索清洁生产审核创新模式。以获得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为契机,在南港工业区开展集约型清洁生产审核模式创新,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分级审核,探索园区清洁生产方法和工具,探索石化园区资源能源互供的优化方案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发展路径,实现降低资源能源消化,节约企业成本,助推南港工业区打造绿色化工园区。(生态环境局、发改局、南港规建办、南港综合办、南港产促办)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委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经开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对碳达峰相关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统筹研究重要事项、制定重大政策。提升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机制,全面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高位推进、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定期开展工作调度、检查、督办、考核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工作进展,确保各阶段任务有序推进。(双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强化目标考核

落实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指标实行协同管理、协同分解、协同考核。经开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制定年度碳达峰工作要点和重点项目清单,并据此对实施情况开展年度调度,对实施进度缓慢或指标未达到既定目标的进行督办。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任务分工开展本部门实施情况年度调度,重点调度评估负责的指标、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及重点任务、工程项目等实施情况。加强监督评估结果应用,评估考核结果向管委会报告。(双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夯实能力建设

建立低碳发展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积极培养和引进低碳发展专业人才队伍及后备队伍。开展碳人才紧缺性调研,实施精准化培育,依托滨城人力资源产业园、滨海新区环境创新研究院、泰达低碳中心等专业平台优势,开发碳人才新职业标准,实施规范化培训+评价,加强碳人才校企合作,创新碳人才多元化培养,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政策专家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类机构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创建开发区低碳智库,为全区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优质咨询服务。(人社局、科创局)

(四)落实资金支持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完善配套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市级专项资金支持,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落实资金保障。继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推动和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灵活多样的产品和服务。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利益共享、风险分担、长期合作关系。(双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局、金融局、生态环境局)

附件:1.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主要指标分工表

2.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无人装备产业园近零碳工业园区规划方案(公开版)

3.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近零碳园区规划方案(公开版)

附件1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主要指标分工表

1.png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上光伏项目查看更多>新能源+储能查看更多>天津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