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山东: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9000万千瓦以上

2023-01-03 13:54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关键词:海上光伏基地可再生能源装机山东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深化区域交流合作

79.加强沿黄地区交流合作。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建立完善沿黄城市群战略合作机制,加强与中原、关中等城市群协作发展,探索“共建园区”等跨区域产业合作新模式,建设沿黄达海大通道、现代产业大走廊。发挥黄河流域“出海口”和开放门户作用,深化沿海港口与沿黄内陆港合作,完善黄河流域海关关际一体协同机制,创新“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物流监管模式。发挥日照港和瓦日、新菏兖日“一港双通道”比较优势,打造黄河流域大宗商品进出海骨干通道、陆海联动转换枢纽。依托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行政审批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物流运输服务一体化建设。

80.深化全方位多层次区域合作。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吸引集聚央企、院校总部及分支机构,服务和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主动对接长三角产业和创新梯次转移布局,借力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扩大与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完善鲁港、鲁澳、鲁台合作机制,办好鲁台经贸洽谈会,推进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建设,深化在“一带一路”建设、金融、贸易、文旅、会展、物流、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交流。

(四)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81.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以绿色化、智慧化、均衡化、双向化为引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围绕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培育等设施提质增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支持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市)建设,确定10个县(市)同步开展省级试点,培育一批制造、农业、商贸、文旅等特色强县。高质量建设国家和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以微型产业集聚区为空间单元,实施清单管理,规范发展特色小镇。

82.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16个国家、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和14个试点片区建设,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城市体检制度。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争基本完成2005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推动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60%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支持青岛、枣庄、临沂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加大城市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加快建设海绵城市。全面推进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202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更新改造任务。

83.实施城市风貌提升行动。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合理布局蓝绿空间,建设街头绿地、口袋公园、城市绿道,推进城市增绿和绿化品质提升,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5%以上。加强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彰显城市品牌、城市精神,提升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与管理水平,保留历史肌理、空间尺度和景观环境,制定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历史建筑全部测绘建档。开发建设高品质住宅,建设活力街区,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84.实施新型智慧城市提升行动。推动设区的市全部建成“城市大脑”,60%的县(市、区)建成四星级以上新型智慧城市,加快推进城镇通信网络、基础算力、智能终端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升级传统市政设施,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实施智慧社区突破行动,2025年年底前智慧社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推广全领域全周期数字化场景应用,加快智慧校园、智慧医院、智慧景区、智慧商圈、智慧停车场等建设,完善数字化惠民服务体系。

七、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坚定扛牢农业大省责任,编制实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扎实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到2025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3万亿元,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县(市、区)达到80%以上。

(一)构建更高质量农业稳产保供体系

85.强化耕地保护与建设。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开展耕地红线守护情况季度监测,完善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监管系统,加强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建设管护,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开展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支持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国家盐碱地生物农业试验示范区。加快高标准农田扩面提质,开展整区域建设试点,到2025年全省累计建成7791万亩高标准农田。

86.持续稳定粮食产能。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打造沿黄齐鲁粮仓。高质量建设黄淮海平原粮食安全产业带,推进以小麦、玉米“两主”为重点的核心保障区,以大豆、薯类“两辅”为重点的优势提升区,以水稻、杂粮等“多极”为重点的特色发展区建设。广泛开展吨粮县、吨粮市整体创建,深入实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持续推进节粮减损,建设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到2025年,建成一批稳产高产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性保障基地,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87.夯实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贯彻落实大食物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实施蔬菜水果和畜产品稳产保供工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农业产业带、泰沂山区特色农业产业带等建设,持续发展海洋牧场和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高水平建设“海上粮仓”,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到2025年,全省肉蛋奶总产量稳定在1500万吨,蔬菜稳定在8000万吨,水产品稳定在800万吨。

88.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快完善种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国家东部地区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国家林木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山东分库、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库山东分库和国内一流的山东南繁基地,打造济南中国北方种业之都、青岛国际种都、烟台中国北方种谷、潍坊种业“硅谷”。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提升农作物、畜禽、水产、林草种业发展水平,全面增强种业核心竞争力。到2025年,全省育种创新能力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培育突破性优良品种100个,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50强的种业企业达到10家。

(二)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全链条发展

89.积极培育农业全产业链。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着力点,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协调发展。培育预制菜“十大品牌”、“百强企业”、“千优产品”,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农业全产业链提升计划,培育打造10个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5个百亿级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支持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园。到2025年,打造省级农产品加工强县50个,加工示范企业600家。

90.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加大品种节水、工程节水和农艺节水力度,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微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建设一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打造沿黄绿色高效农业示范带。

91.全面叫响“好品山东”农产品质量品牌。健全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建好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全面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推动“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管理。开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行动,扩大“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齐鲁粮油”影响力,培育100个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92.搭建产业发展载体平台。实施现代农业强县激励政策,培育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强县。深入开展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乡土产业名品村扩面增量、提档升级,“一村一品”发展特色经济。高水平建设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积极争创海洋领域国家高新区、国家农高区。优化完善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挥技术集成平台作用。高水平建设枣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威海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

93.加快发展农业新型业态。规范提升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推动淘宝镇、淘宝村向电商产业集聚区发展。鼓励发展垂直农业、认养农业、生物农业、康养农业、AI农业、会展农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农机、灌溉设施、渔船等装备智能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建设一批带动作用显著的智慧农业园区和基地。

(三)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94.提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网。统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等片区化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完善农村路网、供水、电网、物流、清洁取暖等设施,开展数字乡村试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2025年,全省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万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5%,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达到99%以上。

95.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巩固扩大农村“厕所革命”成果,建立常态化服务管护机制。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施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分区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推广“鲁派”民居设计应用,打造齐鲁乡村特色风貌。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和“美丽庭院”建设,每年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2000个。

(四)促进农民农村全面发展

96.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及时消除返贫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支持脱贫地区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强化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实现向乡村全面振兴过渡转换。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强化重点区域帮扶发展,支持滩区、湖区、库区等重点区域走出特色发展路子,做好黄河滩区迁建后续扶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97.鼓励农民创业创新。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实用人才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发展带动能力。发展壮大家庭农场,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运营,开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支持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做大做强。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全面扩展至政府投资重点工程项目,深入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帮助群众就近务工实现就业增收。

98.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支持5个国家级、28个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释放政策叠加协同效应。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打造农村产权综合性交易服务平台。依法推动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领域改革,稳妥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资产运营,多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99.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丰富拓展“莱西会议”经验,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头雁领航”工程和农村基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持续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面实行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职责任务清单管理。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有效方式,纵深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上光伏基地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装机查看更多>山东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