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零部件光伏支架政策正文

河南安阳:积极发展太阳跟踪装置及控制系统、逆变器等光伏系统及相关配套产品

2022-12-27 15:09来源:安阳市人民政府关键词:太阳跟踪装置光伏逆变器河南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以“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为重点,围绕“优中培精、有中育新、无中生有”三大路径,积极开辟大数据融合创新、人工智能、氢能和储能、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未来网络等产业发展“新赛道”,加快构建具有安阳特色、持续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优中培精引领型产业

立足安阳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产业、氢能和储能产业和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不断推进引领型产业进入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抢占河南省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人工智能产业。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与集成应用,发展高端智能产品,夯实核心基础,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积极培育人工智能控制产品、智能理解产品、智能硬件产品。加快研发并应用高精度、低成本的智能传感器,突破面向云端训练、终端应用的神经网络芯片及配套工具。积极布局面向人工智能应用设计的智能软件,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软硬件基础。

氢能和储能产业。加快安阳氢制备产业布局,建设示(示范区)殷(殷都区)龙(龙安区)氢能与储能技术研发和应用试验区,打造低成本氢能源生产基地;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加快氢能装备、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等产品化设计和工程化制造,实现本地规模化生产;推动氢燃料电池客车技术应用,加快氢燃料商用车研发,布局建设氢燃料电池整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产业链。

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完善5G产业生态体系,培育“5G+物联网”智能终端、“5G+车联网”、光通讯、信息安全等产业;以企业上云、智能制造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河南联通5G空域技术联合实验室、河南移动5G+智慧工厂联合创新实验室、河南移动方快锅炉5G联合实验室等5G应用联合实验室建设,突破一批“5G+集成应用”关键技术。

(二)有中育新先导型产业

持续关注科技发展前沿,重点瞄准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和核心技术,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重要环节,加快培育增材制造材料与装备和未来网络产业,形成一批突出安阳特色的未来先导型产业。

增材制造材料与装备。开发高品质增材制造专用材料,推动增材制造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及装备研发,鼓励本地优势新材料生产企业从事增材制造专用材料研发及成果转化,形成一批基本满足增材制造产业需要的专用材料牌号。研发高效高质量增材制造装备,引进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内龙头企业,加强现金主流高效高质量增材制造技术的攻关,提高集成创新水平,重点突破增材制造装备、核心器件及专用软件的质量、性能和稳定性问题,加快推进增材制造装备用光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等核心电子器件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供给水平和能力。

未来网络产业。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开展基于6G的网络基础设施、智能终端、电子元器件等探索和储备;加快数据中心内部网络和出口设备、内容分发网络、云服务平台、域名系统等IPv6改造,支持IPv6业务接入和承载;加快区块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聚焦6G、卫星互联网、区块链等重点领域,构建林(林州市)示(示范区)北(北关区)未来网络前沿技术群。

(三)无中生有潜力型产业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超前部署发展生命健康科学、前沿新材料,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一批潜力型产业,领跑新转型。

生命健康科学产业。重点围绕恶性肿瘤、重大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慢性病等领域防治需求,推动细胞技术临床应用、细胞工厂建设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工业应用,加快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细胞治疗产品、体外诊断产品、高端医用耗材和先进医疗设备等开发和应用;开展食管癌全外显子的DNA测序和RNA测序,积极参与河南省食管癌基因数据库建设;以精准医疗、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为重点,探索可穿戴远程诊疗、影像诊断、智慧识别、手术导航等智慧医疗技术和系统,加强远程健康管理、远程门诊、移动医疗和网订店送等健康管理服务培育。加快建设汤(汤阴县)内(内黄县)滑(滑县)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前沿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积极引进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石墨烯基新材料、先进储能材料等深加工产品;加快提高高性能聚酯、聚酯多元醇、聚酯型聚氨酯等深加工产品技术成熟度,扩大产业体量,发挥规模效应;着力发展智能仿生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超导复合材料等高性能材料制品,推动形成新一代技术装备;大力培育林(林州市)高(高新区)示(示范区)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

专栏7:未来产业集群的重点项目

年产10万吨甲醇单细胞蛋白项目、年产7万吨新型炭材料(针状焦)项目、10000m3/h燃料电池用氢PSA项目、养老及产后康复医疗设备生产建设项目、年产7万吨超高功率电极项目、新型炭材料(针状焦)项目、顺成氢能开发基地项目、顺成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及余电电解水制氢项目、安阳市氢气加注站项目、利用CO2制绿色低碳甲醇联产LNG项目中国能建磷酸铁锂电池和光伏组件生产项目、安阳环保可降解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年产10万吨甲醇单细胞蛋白项目、十万吨级生物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光电子柔性薄膜项目、十代高端显示盖板玻璃项目、年产1000万张高频高速与IC载板用覆铜板生产线项目、安阳猎鹰消防科技猎鹰无人机灭火应急救援综合装备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规划引导

强化政策导向和激励,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体制,推动实现政策创新突破。制订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大项目投融资、重点产品应用推广和产业人才培育。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监测机制、评价制度和考核体系,完善新兴产业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监管机制。

健全战新产业链长工作机制。以新兴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为目标,全面推行战新产业链“链长+盟长+链主”的“双长一主制”,由市级领导担任“链长”,市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联盟、协会或商会担任“盟长”,核心企业担纲“链主”,推进11个新兴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按照“一个产业链、一个方案、四个清单、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原则,着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产业链长板,积极补好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传感器、网络安全、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5G、通用航空等领域的短板,加快实现新兴产业规模化、跨越式发展。

强化规划引导,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明确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路径等,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导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稳健发展。重点以“规划意见引导—产业基地聚集—骨干企业示范—关键技术联盟—重大项目政银企对接”五位一体作为抓手,加大重点基地、产业、技术、项目的投入,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形成布局合理、产业集聚、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战略性产业发展体系。

(二)实施集群战略,强化载体支撑

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重点方向和关键领域,加快完善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开展具有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集群创建,谋划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进产业间链式发展、区域间相互合作,促进产业集群间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效益共创。大力引进一批集群生态主导型企业,吸引配套企业和相关机构集聚。推动集群内部协同创新,探索“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模式。支持集群企业与信息服务、数字创意、智慧物流、现代供应链、会展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升集群产业价值链。

抓住国家和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汇报衔接,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到国家、省重点项目。每年谋划实施30个左右总投资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立推进台账,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省创业投资基金对我市重点企业及项目的投资,拉动民间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缓解企业资金链紧张和融资难题。对重点项目,明确责任目标,建设进度和完成时限,强化联审联批联办工作机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突出抓好产业园区建设,结合提升城市功能和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开发的“三高”标准,新建或改造整合提升几大新兴产业园区,按“产业新园、工业新城、城园互动”的发展定位,新建“宜家、宜居、宜创业”的新兴产业园区,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增强园区承载功能。

不断完善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京津科创飞地(科创研究院北京分院),鼓励本地企业在飞地设立研发中心,通过与省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构建工程化基地、数据共用库、检测评价中心等基础设施,建成较具影响力的创新基础设施集群。

(三)推进平台建设,形成发展合力

依托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研发中心,推动企业建立高层次研发平台。积极引导企业做好国家、省、市级研发中心的培育、申报和认定工作。充分发挥传统产业和新兴龙头企业的科技力量,以安阳本地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完善、相对稳定的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技术合作和联合攻关。结合产业化进程的实际需求,面向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招标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市政府要持续加大对研发平台和重点创新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四)加强人才建设,强化政策扶持

培养引进高端人才。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目标,聚焦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前沿产业领域,实施引进高端科技创新人才专项行动,依托产业化项目、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大研发平台,按照分层分类、科学精准的原则,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批在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具有较强影响力,能引领支撑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创业。

健全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优化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支持高校和职业学校根据我市产业特色和人才需求方向,优化专业设置,适当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招生比例。促进高校和企业深度融合,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跟踪装置查看更多>光伏逆变器查看更多>河南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