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其他政策正文

安徽:力争到2023年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突破80GW

2022-12-02 16:01来源: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键词:碳达峰光伏组件产能安徽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重点行业实施路径

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深入推进碳达峰工作,严格落实产能等量和减量置换政策,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优化提升产品结构和质量,全面提升行业用能效率,推进低碳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构建产业资源能源循环耦合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实现工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一)钢铁行业

1.png

(二)建材行业

1.png

(三)石化化工行业

1.png

(四)有色金属行业

1.png

(五)装备制造行业

1.png

(六)电子信息行业

1.png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有利于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工业领域碳达峰促进机制。落实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发挥税收对市场主体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建立完善工业领域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推进碳排放数据与各类统计数据的共采共享,加强碳排放数据统计分析,提升工业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工作精准化水平。

(二)强化资金支持

统筹安排省、市级专项资金,支持工业领域碳达峰重点节能降碳项目、关键技术攻关及重大课题研究。加强对工业领域碳达峰的金融支持,用足用好碳减排等金融政策工具,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建立工业节能减碳重点项目库,利用绿色信贷加快重点行业节能提效改造,引导支持一批改造提升项目。

(三)完善服务机制

推进绿色低碳认证及评价,以低碳消费带动低碳生产。强化低碳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本地绿色低碳服务机构,面向企业、园区提供咨询、评价、诊断、培训、托管等“一站式”服务。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碳达峰碳中和解决方案、碳资产管理、碳排放核算、碳足迹认证等专业化绿色低碳服务模式。

(四)加强能力建设

开展工业领域碳达峰相关培训,打造企业绿色低碳人才队伍,强化碳排放管理水平,提升降碳基础能力。鼓励开展碳排放信息报告与核查,提倡企业进行自愿性碳排放评价,鼓励引导企业公开或依法披露碳排放信息,提升工业企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整体能力。

五、组织实施

(一)统筹协调

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对碳达峰相关工作的整体部署,建立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有力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体系。省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对各市的引导协同,定期开展跟踪调度评估,确保工业领域碳达峰相关工作部署有效落实。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及相关研究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助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加快低碳转型。

(二)压实责任

将工业领域碳达峰相关指标纳入全省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考核评估体系。各市结合自身工业发展实际,编制本地相关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大对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力度,切实做好本地工业碳达峰工作。引导企业提高低碳发展意识,落实主体责任,推进节能降碳工作落实。指导重点用能及排放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制定并实施企业碳达峰行动计划,明确任务举措,推进节能降碳项目实施,发挥头部企业示范引领作用。

(三)深化交流

加强区域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交流,鼓励重点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探索共建碳达峰碳中和创新合作平台,聚焦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绿色制造系统集成等重点方向,促进创新资源有效聚集。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低碳发展,比学先进地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典型经验和模式,探索企业间或园区间开展绿色低碳合作,实现节能降碳增效。

(四)加强宣传

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中国水周、六五环境日等,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推进节能降碳服务进园区进企业,统筹实施技术交流推介、能源管理培训、节能降碳诊断服务等工作,开展政策标准宣贯和供需对接。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鼓励企业组织碳减排相关公众开放日活动,引导建立绿色生产消费模式,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营造良好环境。

2.jpg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达峰查看更多>光伏组件产能查看更多>安徽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