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现代农业装备
开展机器人、物联网、信息化、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研究,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丘陵山地小型农业机械”“果园作业机械”“设施农业智能机械”和“农产品加工机械”等方面攻关,创制新型智能化装备。积极推广设施自动通风机、运输车、水肥一体化、卷帘机等轻简化设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2.农产品深加工
重点围绕果业、特色畜禽、小杂粮等区域优势农产品,开展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及技术集成,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研究开发果饮、果酒、脆片等果品精深加工产品。
3.畜牧业
引进推广畜禽优良品种,改良当地大家畜和禽类品种,提高生产性能,增加畜牧生产饲养总量,推广畜禽人工授精技术。
4.循环农业
重点围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病死禽无害化处理技术、饲草种植技术等领域,开展延安生态循环农业领域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科学攻关。
助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构建全国红色文化传播高地、共产党人精神高地为目标,依托延安红色文化至高性、唯一性和地域文化丰富性、厚重性特征,聚集创新创业资源,加快培育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文化科技交互融合的产业业态,构建“点-线-面”文化科技融合的产业集群式布局。
——推动文旅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延安文投集团等14家省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延安革命纪念地景区、金延安文化旅游产业园、延安5·23文化创意产业园、延安红街等园区的引领聚集功能,积极融合数字化技术,构筑红色圣地延安数字博物馆群、数字文旅产业基地等。鼓励具有文化旅游和科技交叉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进入产业园区和产业示范基地工作,推动文化旅游科技创新成果产生。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整合红色文化和黄河文化的研究力量,建设跨学科、交叉性、多元化的创新研究平台,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
——利用现代科技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助推非遗数字化保存工作,实现延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数字化数据采集和展示,积极推动延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成式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对红色文化和黄河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延安红色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价值,增强黄河流域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到2025年,利用VR、AR、MR等技术应用,构筑数字博物馆群。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品。加大推进陕北民歌、安塞腰鼓、剪纸、农民画等特色文化产品的科技创新力度,加大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表现力。通过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结合,推动以红色旅游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移动互联网及数字内容原创为主的企业聚集发展,开发有创意、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使科技促进文化旅游快速发展。
——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示范基地的聚集作用。支持并鼓励现有条件成熟的文化基地、文化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申报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引导文化科技类企业集群化发展。以南泥湾科技文化示范基地为载体,开展文化资源数字化技术研发,推进文化旅游服务平台、文化传播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示范,加快民间艺术品O2O交易平台和民间艺术产权交易中心等项目建成,推动民间艺术品产业化发展。
第九章科技民生创新工程
医疗卫生。推广医疗卫生创新技术应用,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加快建立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为中心的医学产学研体系,利用大数据和远程诊疗等技术手段,推动延安市人民医院、延安市中医医院等医院提升优势专业诊疗水平和科技医疗服务水平,逐步实现智慧医疗。
文化教育。聚焦云计算技术、智能科技等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抢抓国家推动“互联网+教育”战略机遇,推进教育云平台的研发应用,创建具有情景感知、无缝连接、全向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可视化等特征的学习时空环境。推进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教研和智慧服务建设。
交通运输。充分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立综合管控、低碳绿色的智慧交通运行体系。加大公共交通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提高公共交通智能化程度,实现智能监控、分析和调度。构建公众出行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路况信息、停车引导服务、出行线路、交通气象等多层次的交通信息。
公共安全。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与推广,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在我市公共安全预警系统中的应用。建设大数据平台,开展数据采集、整合、分析工作,接入公安内外部数据不低于50亿条,实现数据共享,使更多警种的应用系统和数据融入大数据池。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应用,为我市公共安全情报预警提供科技支撑。到2025年,全市大数据模型不少于10个,警务通APP不少于5个。创新发展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完善“雪亮工程”建设,整合现有各类视频监控资源,新建治安监控点位800个、视频监控2000路、报警柱120套,改造城区高清视频监控点位200路。加强安全生产和消防科技提升工作,支持科研机构及有关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科学技术研究,配合相关部门在高危行业领域推动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助力粮食安全工作,推进粮食本土品种保护、新品种生产及贮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社会服务。搭建便民的城市信息服务平台,持续优化完善服
务事项,完成“i延安”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和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建设,实现公共服务“一码通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围绕社区民生,探索居民意见反馈与在线交流、养老助残服务、社区医养一体化服务、智慧门禁等智慧社区建设模式,提高社区智能感知能力和运行保障水平,率先建设5个智慧社区,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加强市级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运行管理,在全市养老机构中应用推广。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指导各县(市、区)科技部门在应用基础研究、科技项目、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给予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优先支持。利用全国科技活动周、119全国消防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等时间节点,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
生态保护。推动农业碳肥、二氧化碳保鲜贮藏等领域应用,打造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工业化生产试点,探索二氧化碳在小分子化合物、高分子材料与环氧化物的共聚反应等方面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前瞻性布局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项目。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大力实施林草保护,支持延安大学等高校围绕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沙调控、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等方面领域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攻关。打造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完善黄河流域分区监测网站。建立市区县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完善智慧环保、智慧林业、智慧水务、数字乡村全覆盖监测感知网。
第四篇企业创新体系建设
建好用好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全面提升各类科技创新园区的创新服务能力,使其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积极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有效发挥企业作为研发投入、科研团队和成果应用的主体作用,培育壮大产业链中创新型企业集群,持续优化企业创新生态,不断提升企业创新活力。
第十章创新园区升建工程
推进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建设。建设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制定出台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管理办法,按照“一中心多功能”原则运行。指导宝塔、黄陵、洛川、宜川、南泥湾等具备条件的县(市、区)、管委会建设特色分中心。搭建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建设高水平科技经纪人、“科学家+工程师”“新双创”三支队伍,与高校企业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合作机制,与各县区及园区共建协同创新机制,推进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校成果转化项目落地。
加快创新园区建设。制定促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持续推进延安高新区“以升促建”工作,加大培育力度,推动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投资总额比重稳步增长,打造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区4个。建成延安大学“大学科技园”,并初步具备省级大学科技园申请认定条件。加快完善工业、农业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园区。加快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创建国家和省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农业产业强镇、特色小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0日,湖南发展发布关于与控股股东签订《代为培育协议》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公告表示,为充分发挥公司控股股东湖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品牌、资源、政策、财务等既有优势,同时更好把握新能源业务投资机会,合理控制公司投资风险,并有效避免同业竞争,最大限度保护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根据《关
5月16日,金昌市人民政府印发金昌市贯彻落实“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202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构建碳达峰碳中和“九大体系”。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1、1300MW!中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启动近日,中国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第一阶段前期技术咨询及专题报告编制招标。公告显示,本项目为中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项目位于南方某海域,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300MW,包含89台14MW及以上风机,海上升压站、陆上集控中心等工程。2、华电1400MW风机采购开标!这几家整机
在“双碳”目标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已然成为能源转型进程中的核心攻坚任务。六大发电集团作为能源行业的先锋力量,近年加大了新能源大基地项目的开发建设。据初步统计,目前六大发电集团牵头的新能源基地,总规模约400GW,北极星整理如下:华能集团华能集团牵头的新能源基地,总规
5月14日,巴州地区新能源装机达到1011.5万千瓦,成为继哈密、昌吉、乌鲁木齐之后,全疆第四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据了解,2025年新疆预计新增新能源装机超5000万千瓦,将陆续建成喀什、吐鲁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为保障新能源项目安全高效并网,国网新疆电力积极做好新能源项目的并网服务工作,
5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大唐赤峰浑善达克沙地100万千瓦风光储沙漠治理新能源基地示范项目送出工程核准的批复。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一)紫城500千伏变电站扩建1个500千伏出线间隔至大唐玉龙500千伏升压站。(二)新建大唐玉龙-紫城单回500千伏线路,新建线路长度15.5千米,按单回路架设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6日,甘肃省金昌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金昌市贯彻落实“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202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到,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构建碳达峰碳中和“九大体系”。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16日,中国华电所属华电新能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即将在上交所主板发行并挂牌上市。招股书显示,首发募集资金将用于1516.55万千瓦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募投项目类型包括风光大基地项目、就地消纳负荷中心项目、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项目、绿色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大唐赤峰浑善达克沙地100万千瓦风光储沙漠治理新能源基地示范项目送出工程核准的批复。原文如下: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大唐赤峰浑善达克沙地100万千瓦风光储沙漠治理新能源基地示范项目送出工程核准的批复内能源电力字〔2025〕252号国网内蒙古
5月6日,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中卫二期南区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完成全部光伏组件安装,正式进入调试与验收阶段,为项目按期并网发电奠定坚实基础。该基地是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双批复”的首个“沙戈荒”能源大基地,也是国家第一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大基地、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
5月12日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新疆电源装机规模突破2亿千瓦,达到2.01亿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占比55.72%。在新能源发电装机中,风电装机4952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6286万千瓦。近年来,新疆紧扣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定位,加快推动新能源发展。截至2024年年底
在“双碳”目标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已然成为能源转型进程中的核心攻坚任务。六大发电集团作为能源行业的先锋力量,近年加大了新能源大基地项目的开发建设。据初步统计,目前六大发电集团牵头的新能源基地,总规模约400GW,北极星整理如下:华能集团华能集团牵头的新能源基地,总规
5月10日,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在浙江德清揭晓。中船科技首次参评便以品牌强度847分、品牌价值25.28亿元的成绩跻身“自主创新品牌”榜单第11位,彰显了强劲的品牌发展势能。“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主办,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品牌》杂志社等
2025年5月7-9日,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IntersolarEurope在德国慕尼黑盛大启幕。作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风向标,这里汇聚顶尖科技与创新力量,探索零碳未来的无限可能。中车株洲所位于展位号B2.540,以零碳解决方案创领者之姿,携全场景能源生态矩阵重磅亮相,与全球伙伴共绘绿色能源新图景
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投产并开展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共建行动5月11日,中车青海造首台套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高原风电机组在刚刚投产的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产业最全的“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清洁能源装备青海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6日,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基于废矿坑绿色修复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氢氨醇化工工程部分)一期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原则同意该项目节能报告。详情如下: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北极星氢能网讯: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4月共发布33项氢能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有6个,地方层面28个。截至目前,2025年度共计发布氢能相关政策96条,4月份为峰值。注:以上统计截止时间为4月30日从国家层面来看,4月21日,财政部下达2025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超135亿元。4月28日,国家发展改
2025年4月23日,明阳智能控股子公司无锡明阳氢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明阳氢燃)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荣膺2025“北极星杯”氢能技术创新奖。这次获奖不仅是对明阳氢燃纯氢燃气轮机研发与创新的高度肯定,更为公司开展纯氢燃气轮机示范应用提供了产业协同合作的宝贵平台。图1明阳30MW
日前,明阳智能公布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度报告。据披露,明阳智能2024年总营收271.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亿元;研发费用56258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为2.07%;毛利率为8.10%,净利率为1.37%;新增风机订单27.11GW,风机对外销售规模10.82GW,同比增长11.66%。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
2025年是分布式光储行业极具标志性的一年。年初,“分布式管理新政”与“136号文”出台,从行业的顶层设计上,正式为“固定电价”时代画上了句号,引领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开发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周期,行业格局迎来深度重构。为了深入探讨并推动分布式光储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与
2025年4月22日,由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联合主办的2025年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在江苏南京正式召开。会上,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研究院院长董晓青就园区级“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建设要素分析,打造绿色、高效、智慧、可循环的能源系统进行了深入剖析。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
5月20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明确“531”前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2025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要求“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
5月15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印发《西安市支持光伏产业链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打造世界一流的先进光伏制造基地,形成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系统集成、光伏储能、光伏制氢装备制造及相关配套等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条。到2027年,全市光伏新增装机量2GW
近日,陕西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正式公布,合计616个,总投资287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7亿元。从项目分类来看,产业类项目总投资1232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43%,基础设施类项目总投资7766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27%,民生保障类项目总投资866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30%。光伏、储能相关
2月24日,陕西延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陕武直流一期外送新能源项目拟废止项目的公示,拟对国华吴起庙沟100兆瓦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中电工程陕西延安田庄镇2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进行废止。据统计,此前陕西咸阳市、渭南、安康市、榆林市、汉中市陆续对1.24GW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
近日,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发改委印发《关于统筹推进耕地布局优化调整和项目建设的通知》,对光伏等新能源占地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文件指出,光伏方阵不得占用耕地,鼓励占用25°以上的园林草地,原则上禁止占用25°以下的园地,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确需占用15—25°园地,应由市级人民政府组织相
日前,陕西咸阳市、渭南、安康市、榆林市、汉中市共计1.24GW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详情如下:根据项目业主清单,涉及企业有三峡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华电集团等,其中,三峡集团项目指标最多,达450MW。详情如下:1月24日,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部分2021—2023年新能源
2月14日,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渭南市2021-2023年度保障性项目拟废止公示,共计5个项目拟废止,光伏项目2个,规模达到86MW,风电项目3个,规模达到250MW。原文如下:关于对渭南市2021-2023年度保障性项目拟废止公示为推动全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后续项目开发腾出
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全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2月11日,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发改局组织召开屋顶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工作推进会。各镇(办)、县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金融合作服务中心、城投公司、国网白水供电公司等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参会。
日前,陕西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光伏行业统一大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重点整治光伏行业行政权力不当干预相关行为,促进光伏行业大规模、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文件指出,聚焦各市(县、区)组织实施的光伏开发建设项目,核查项目在签订开发协议、项目申报、项目建设等环节存在的行政权力不当干预行
今年,陕西咸阳市、安康市、榆林市、汉中市共计900MW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详情如下:1月24日,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部分2021—2023年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的公示,拟将西电新能源泾阳县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华能彬州10万千万风电项目废止,将彬州市太峪镇2
1月24日,陕西省咸阳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对部分2021—2023年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的公示》。公示显示,为推动全市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根据省发改委《关于梳理陕西省2021—2023年保障性项目及基地项目废止清单的通知》要求,拟将咸阳市西电新能源泾阳县5万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