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注:[ ]表示五年累计值。
第二篇技术研发体系建设
聚焦延安重点产业的科学技术问题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实施前沿引领技术计划。瞄准全市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布局重点产业项目,有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通过创新平台建设、校(院)地合作机制,加大科技资源供给,提升技术研发体系整体效能。
第五章研发能力跃升工程
实施前沿引领技术计划。聚焦先进能化、先进制造、变革性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布局实施“前沿引领技术”计划。鼓励和支持省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其他投资主体在延创办各类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联合开展前瞻性的科学技术研究,拓展更广阔的科技合作空间,在新兴产业领域展开前沿技术研究,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果。到2025年,在能源化工、食品、医药制造等领域展开广泛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支持研发技术融入“大西安”和“一带一路”建设,鼓励“飞地经济”模式,实现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瞄准全市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定重点研发计划指南。围绕高端能源化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以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制约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为重点,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清单。定期发布关键技术需求榜,试行“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项目,通过科技计划引导,集中力量加快突破和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取得一批原创性技术成果,强化科技成果供给,推进优势产业创新发展。
专栏1 重点攻关技术
1.加强薄煤层智能综采技术、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煤炭分级分质清洁利用、化工+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技术的开发。
2.推进工业分离纯化和膜法水净化处理技术、膜连续制备技术研发。
3.加大以苹果为主的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力度,研究开发果饮、果酒、脆片等果品精深加工产品。
4.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研究。大力推广增施有机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开展果园、设施大棚土壤改良试验研究,提升耕地生产能力。
5.推进育苗、育种研发试验进度,培育形成适合我市生产的新品种。
6.利用数字技术重现革命历史场景,支持航拍数模还原技术和VR技术还原延安原始建筑场景元素。支持红色沉浸式体验、云旅游、智能讲解、云博物馆、云纪念馆技术应用。
争取中省科技项目。梳理各产业链条,明确产业技术水平及价值定位,研判其发展趋势、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技术方向,组织开展科技重大专项。建立专项技术攻关领衔专家制度,对接国家、省科技计划,实施一批有战略性、支撑性、规模性的重大科技项目,提高项目对区域内配套产业、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鼓励和帮助我市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中省科技重大专项、中省重点研发计划、中省政策性引导类计划项目等中省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企业牵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提升研发水平、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全面提升我市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到2025年,争取中省科技计划项目350项。
布局区域创新项目。进一步围绕各县(市、区)、管委会首位产业,聚力发展“一县一业”,科学部署区域特色经济创新链项目。鼓励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联合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和特色创新项目。
专栏2 重点产业项目
1.国家重大重点科技项目
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争取国家黄土高原粮仓建设项目,开展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先进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抢抓“东数西算”国家战略,争取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城市建设,引导华为大数据、天信管业、嘉盛石油、随缘科技等科技型企业申报重大重点专项。
2.省级重大专项
围绕能源化工、煤炭开采等特色产业,积极争取省科技厅工业领域重大专项计划。围绕苹果、设施蔬菜、畜牧养殖等特色农业,积极争取省政府,省科技厅农业领域重大专项计划。
3.区域创新项目
围绕高端能化、苹果产业、设施蔬菜、马铃薯、小杂粮、红薯、甜瓜、有机肥等产业领域,在全市部署实施一批区域特色创新项目。
第六章创新资源统筹工程
促进创新资源集聚共享。依托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加强创新资源开放集聚和配置优化。鼓励高校、企业积极参与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建设,使各类创新主体能够在更大程度和范围上共享科技创新资源、政策和服务,有效提升科技创新
要素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鼓励我市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组建创新联合体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开展产业共性技术、前瞻性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在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设立新型创新服务机构,重点开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招才引智、技术引进等主要工作,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国内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在延设立研发机构、研究中心等新型研发平台,重点支持延安大学和在延企业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共建新型研发中心。依托全市行业骨干企业,在西安、上海、深圳和北京等科技资源富集地探索建设离岸新型研发机构。围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生物科技、数字经济、节能环保等领域科技创新需求,加快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
建立开放式创新合作机制。积极利用延安政治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与科技资源富集区域城市的合作,支持企业借助外部科技创新资源,共同组建联合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技术示范推广基地等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合作培养科技人才,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与黄河沿线城市在生态系统保护、环境治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公益性科技领域开展合作。发挥好延河联盟作用,加强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加强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充分发挥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延安分中心作用,集中开展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黄河流域省区企业对接,用好苏陕协作平台,开展科技创新合作5次(项)。完善“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延安大学的科技与人才优势,引导创新要素聚集,构建一批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0日,湖南发展发布关于与控股股东签订《代为培育协议》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公告表示,为充分发挥公司控股股东湖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品牌、资源、政策、财务等既有优势,同时更好把握新能源业务投资机会,合理控制公司投资风险,并有效避免同业竞争,最大限度保护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根据《关
5月16日,金昌市人民政府印发金昌市贯彻落实“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202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构建碳达峰碳中和“九大体系”。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1、1300MW!中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启动近日,中国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第一阶段前期技术咨询及专题报告编制招标。公告显示,本项目为中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项目位于南方某海域,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300MW,包含89台14MW及以上风机,海上升压站、陆上集控中心等工程。2、华电1400MW风机采购开标!这几家整机
在“双碳”目标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已然成为能源转型进程中的核心攻坚任务。六大发电集团作为能源行业的先锋力量,近年加大了新能源大基地项目的开发建设。据初步统计,目前六大发电集团牵头的新能源基地,总规模约400GW,北极星整理如下:华能集团华能集团牵头的新能源基地,总规
5月14日,巴州地区新能源装机达到1011.5万千瓦,成为继哈密、昌吉、乌鲁木齐之后,全疆第四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据了解,2025年新疆预计新增新能源装机超5000万千瓦,将陆续建成喀什、吐鲁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为保障新能源项目安全高效并网,国网新疆电力积极做好新能源项目的并网服务工作,
5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大唐赤峰浑善达克沙地100万千瓦风光储沙漠治理新能源基地示范项目送出工程核准的批复。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一)紫城500千伏变电站扩建1个500千伏出线间隔至大唐玉龙500千伏升压站。(二)新建大唐玉龙-紫城单回500千伏线路,新建线路长度15.5千米,按单回路架设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6日,甘肃省金昌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金昌市贯彻落实“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202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到,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构建碳达峰碳中和“九大体系”。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16日,中国华电所属华电新能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即将在上交所主板发行并挂牌上市。招股书显示,首发募集资金将用于1516.55万千瓦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募投项目类型包括风光大基地项目、就地消纳负荷中心项目、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项目、绿色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大唐赤峰浑善达克沙地100万千瓦风光储沙漠治理新能源基地示范项目送出工程核准的批复。原文如下: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大唐赤峰浑善达克沙地100万千瓦风光储沙漠治理新能源基地示范项目送出工程核准的批复内能源电力字〔2025〕252号国网内蒙古
5月6日,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中卫二期南区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完成全部光伏组件安装,正式进入调试与验收阶段,为项目按期并网发电奠定坚实基础。该基地是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双批复”的首个“沙戈荒”能源大基地,也是国家第一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大基地、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
5月12日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新疆电源装机规模突破2亿千瓦,达到2.01亿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占比55.72%。在新能源发电装机中,风电装机4952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6286万千瓦。近年来,新疆紧扣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定位,加快推动新能源发展。截至2024年年底
在“双碳”目标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已然成为能源转型进程中的核心攻坚任务。六大发电集团作为能源行业的先锋力量,近年加大了新能源大基地项目的开发建设。据初步统计,目前六大发电集团牵头的新能源基地,总规模约400GW,北极星整理如下:华能集团华能集团牵头的新能源基地,总规
5月10日,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在浙江德清揭晓。中船科技首次参评便以品牌强度847分、品牌价值25.28亿元的成绩跻身“自主创新品牌”榜单第11位,彰显了强劲的品牌发展势能。“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主办,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品牌》杂志社等
2025年5月7-9日,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IntersolarEurope在德国慕尼黑盛大启幕。作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风向标,这里汇聚顶尖科技与创新力量,探索零碳未来的无限可能。中车株洲所位于展位号B2.540,以零碳解决方案创领者之姿,携全场景能源生态矩阵重磅亮相,与全球伙伴共绘绿色能源新图景
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投产并开展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共建行动5月11日,中车青海造首台套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高原风电机组在刚刚投产的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产业最全的“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清洁能源装备青海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6日,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基于废矿坑绿色修复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氢氨醇化工工程部分)一期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原则同意该项目节能报告。详情如下: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北极星氢能网讯: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4月共发布33项氢能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有6个,地方层面28个。截至目前,2025年度共计发布氢能相关政策96条,4月份为峰值。注:以上统计截止时间为4月30日从国家层面来看,4月21日,财政部下达2025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超135亿元。4月28日,国家发展改
2025年4月23日,明阳智能控股子公司无锡明阳氢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明阳氢燃)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荣膺2025“北极星杯”氢能技术创新奖。这次获奖不仅是对明阳氢燃纯氢燃气轮机研发与创新的高度肯定,更为公司开展纯氢燃气轮机示范应用提供了产业协同合作的宝贵平台。图1明阳30MW
日前,明阳智能公布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度报告。据披露,明阳智能2024年总营收271.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亿元;研发费用56258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为2.07%;毛利率为8.10%,净利率为1.37%;新增风机订单27.11GW,风机对外销售规模10.82GW,同比增长11.66%。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
2025年是分布式光储行业极具标志性的一年。年初,“分布式管理新政”与“136号文”出台,从行业的顶层设计上,正式为“固定电价”时代画上了句号,引领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开发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周期,行业格局迎来深度重构。为了深入探讨并推动分布式光储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与
2025年4月22日,由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联合主办的2025年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在江苏南京正式召开。会上,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研究院院长董晓青就园区级“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建设要素分析,打造绿色、高效、智慧、可循环的能源系统进行了深入剖析。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
5月20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明确“531”前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2025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要求“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
5月15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印发《西安市支持光伏产业链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打造世界一流的先进光伏制造基地,形成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系统集成、光伏储能、光伏制氢装备制造及相关配套等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条。到2027年,全市光伏新增装机量2GW
近日,陕西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正式公布,合计616个,总投资287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7亿元。从项目分类来看,产业类项目总投资1232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43%,基础设施类项目总投资7766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27%,民生保障类项目总投资866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30%。光伏、储能相关
2月24日,陕西延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陕武直流一期外送新能源项目拟废止项目的公示,拟对国华吴起庙沟100兆瓦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中电工程陕西延安田庄镇2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进行废止。据统计,此前陕西咸阳市、渭南、安康市、榆林市、汉中市陆续对1.24GW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
近日,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发改委印发《关于统筹推进耕地布局优化调整和项目建设的通知》,对光伏等新能源占地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文件指出,光伏方阵不得占用耕地,鼓励占用25°以上的园林草地,原则上禁止占用25°以下的园地,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确需占用15—25°园地,应由市级人民政府组织相
日前,陕西咸阳市、渭南、安康市、榆林市、汉中市共计1.24GW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详情如下:根据项目业主清单,涉及企业有三峡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华电集团等,其中,三峡集团项目指标最多,达450MW。详情如下:1月24日,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部分2021—2023年新能源
2月14日,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渭南市2021-2023年度保障性项目拟废止公示,共计5个项目拟废止,光伏项目2个,规模达到86MW,风电项目3个,规模达到250MW。原文如下:关于对渭南市2021-2023年度保障性项目拟废止公示为推动全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后续项目开发腾出
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全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2月11日,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发改局组织召开屋顶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工作推进会。各镇(办)、县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金融合作服务中心、城投公司、国网白水供电公司等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参会。
日前,陕西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光伏行业统一大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重点整治光伏行业行政权力不当干预相关行为,促进光伏行业大规模、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文件指出,聚焦各市(县、区)组织实施的光伏开发建设项目,核查项目在签订开发协议、项目申报、项目建设等环节存在的行政权力不当干预行
今年,陕西咸阳市、安康市、榆林市、汉中市共计900MW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详情如下:1月24日,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部分2021—2023年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的公示,拟将西电新能源泾阳县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华能彬州10万千万风电项目废止,将彬州市太峪镇2
1月24日,陕西省咸阳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对部分2021—2023年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的公示》。公示显示,为推动全市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根据省发改委《关于梳理陕西省2021—2023年保障性项目及基地项目废止清单的通知》要求,拟将咸阳市西电新能源泾阳县5万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