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第三篇技术应用体系建设
聚焦我市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技术方向以及高端能源化工、现代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三大优势产业中的核心技术需求,大力促进先进技术成果应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将先进科技成果与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基础民生领域深度融合,切实改善民生。
第七章新兴产业培育工程
开展装备制造技术引进与开发。以建设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为牵引,推动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煤炭开采洗选设备生产,提升油服机械制造业发展水平。重点提升对车装钻机、涡轮压裂车组、煤气层开采专用泵、数字智能塔架式抽油机、煤化工专用压力容器等生产技术水平。加强传感器、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能化装备方面的应用,提高装备智能化水平。以彩虹光伏等项目为引领,引进逆变器、光伏电池、广发电站建设等领域的先进企业,扩大单晶硅和光伏电池组建产品规模。围绕工业废水废气处理与回收利用,突破以膜技术为核心的工业分离纯化和膜法水净化处理技术,开发污水处理技术和成套设备、中水处理技术和回收利用成套设备。实施垃圾处理及利用技术、分离与提纯技术攻关,开发城市垃圾、污泥等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和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
开展新材料技术引进与开发。依托延安紫砂、陶土矿产资源,大力开展装饰建筑陶瓷、日用陶瓷技术以及艺术陶瓷生产技术研发。依托延安高新区与新加坡合作项目,重点发展工业污水处理MBR专用耐洗含氟膜、反渗透、中空纤维膜等高性能分离膜材料、全氟离子交换膜、高透光耐候ETFE膜材料。突破应用工业高温捕尘用全氟膜、高性能陶瓷分离膜、大型渗透汽化膜和膜集成应用技术,培育系统集成产品。开展石墨烯微片在锂电池材料、特种防腐涂料、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研发石墨烯薄膜连续制备工艺和探索其在电子元器件中应用技术,重点发展石墨烯粉体、石墨烯高分子材料、石墨烯基特种防腐涂料、石墨烯基热界面材料、石墨烯薄膜和锂电池石墨烯基材等复合材料。大力引进新兴材料技术,开展高端煤基碳材料、橡胶、树脂、α-烯烃等材料研发。
开展新能源技术开发与推广。大力推广光伏、风电、储氢等新能源技术应用,适度超前布局氢能产业,着力推动风光一体、风光储氢一体等新能源综合利用一体化发展,加快陕北风光储氢多能融合示范基地和绿色氢能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到2025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基本形成风光储氢多能融合示范雏形。加强节能环保领域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技术领先、绿色低碳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依托长庆、延长在延采油厂,积极开展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创新,形成拥有龙头企业、优势产品的节能环保技术。
开展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积极搭建延安市智能制造、能源化工等云平台,通过大数据应用创新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能力,组织实施大数据示范项目,促进大数据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引进智能传感器设备制造和智能仪表制造企业,建设智能终端设备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煤炭、石油、天然气行业智能传感器、智慧城市感知设备和家用智能燃气表、水表等产品。同时,积极推动能源运输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合作应用,将北斗系统的精准位置服务应用于燃气建设、运营、应急、服务等业务中,完成石油、石化、煤炭、燃气等能源、危化品及战略物资的智能化运输。
开展生物医药医疗技术开发与应用。积极推动中药生产工艺创新,促进生物技术与传统工业融合发展。提高规范化及规模化中药材种植水平,培育优质中药材,筛选重点中药名优品种,进行剂型改造和二次开发,创制疗效明显、质量可控、剂型稳定、服用方便的现代中药。支持开发生产护理机器人、微型生命抢救机、人工心脏等智能科技医疗产品。对接医疗市场终端向基层下沉的新需求,开发安全可靠的社区和农村基层应用的普及型诊疗设备。发挥延安大数据产业优势,开发远程医疗专用设备和数字化家庭诊疗设备。
开展应急产品开发。支持建设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以建设安全应急装备研发制造及服务产业为依托,推进应急装备高端化、智能化、标准化、系列化和成套化发展,重点围绕高精度检测预警设备、能源化工应急产业装备、社会安全保障产品和防灾备灾产品、专用紧急医学救援产品等开展技术开发。依托“四核百园”农业产业布局,加快西北特色应急产品研发生产基地等项目招商建设,围绕救援队专用食品、军事训练专用食品、煤矿救生食品、家庭应急储备食品和户外应急急需食品等,大力推进安全应急食品尤其是民生安全应急食品的研发和生产。
推进数字技术应用。立足区域数字化转型需求,推动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实施,加强与国家算力网络枢纽节点衔接,参与国家和省之间算力级联调度,开展算力与算法、数据、应用资源的一体化协同创新。抢抓6G技术研发窗口期,前瞻性布局6G网络建设,产业生态和融合应用。选择公共卫生、自然灾害、市场监管等突发应急场景,实验开展“数据靶场”建设,探索不同应急状态下的数据利用规则和协同机制。推进数字技术在文化旅游、红色教育、现代物流、健康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到2025年,打造5个数字经济应用示范场景,实施3个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引进培育1家数字经济重点企业。
第八章优势产业提振工程
推进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发展。锚定“双碳”目标 ,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战略为基本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市“优煤、稳油、扩气、兴电、促转化”的发展战略,积极构建我市能源科技创新体系。以陕北高端能源基地建设为牵引,推进油煤气资源综合转化利用,鼓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行业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生产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围绕化石能源开发、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开发利用和绿色建材五大领域,开发相应技术与产品,推动能源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跨越。
——化石能源开发。大力实施科技兴油,加快页岩油、煤层气、页岩气、石油伴生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油气采收率。到2025年,延长石油采收率达到16.9%,长庆油田采收率达到21.6%。煤炭回采率达到90%以上,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25%以上。
——煤化工。推动煤炭分级分质清洁和煤制烯烃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开展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化纤、绿色溶剂、高端润滑等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技术研发。推广油煤气综合利用、油煤共炼、甲醇制汽油等技术,实现碳氢互补,提高资源转化利用率。
——石油化工。依托延长石油千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发挥大炼化产业聚集效应,积极引进石化下游产业,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改性材料等高端化工产业,围绕产业链延伸,支持有关技术研发与孵化转化,推动石油化工产业由初级化工产品加工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天然气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延安天然气资源优势,加大开发投入和科技支撑,显著提升天然气产能产量。根据陕北能源基地建设需要,研究适度发展燃气调峰发电,加强LNG提氦技术研发与推广,促进天然气分级分质利用。充分利用“限塑令”带来的市场需求,研究布局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可降解塑料产业(PBAT等),提高天然气就地转化率。
——化学建材。重点发展PVC建材及3D打印材料。加快PVC塑料型材性能创新,研发生产ASA/PVC共挤彩色门窗型材、聚酯合金型材、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型材等新型塑料,推动化学建材产品在家居、装备制造等领域应用。
专栏3 能源化工产业主攻方向
1.化石能源开发
大力推广绿色智能化开采、三次采油等先进资源开采技术,引进国内外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等先进开发技术。
2.煤化工
围绕清洁低碳能源和煤炭高效洁净利用两条能源工业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洁净煤气化等技术,构建煤电载能工业产业链,煤电油产业链、煤油气盐化工业产业链。加快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重点研发生产聚乙烯、聚丙烯、2-PH和乙丙橡胶等高端化工产品,瞄准万华化工、沧州大化等国内外领军企业,引进发展MDI/TDI产品与技术,填补产业空白。
3.石油化工
开展高端能化、精细石油化工技术,重点实施延安千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化工焦制甲醇联产LNG等项目,突破石化原料低碳提纯、高产能绿色催化材料、高端绿色石化产品定制生产、石化能源梯级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改进石油化工生产流程工艺,采用加氢裂化、加氢精制等新工艺和新催化剂,提高产品收益率。
4.天然气开发利用
重点开展甲醇裂解催化剂技术、甲醇羰基化制醋酸酯术、甲醇制烯烃技术、合成气制二甲醚技术、醋酸乙烯生产技术、天然气造气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探索推广天然气、生物质材料制可降解塑料技术。
支撑现代特色农业做优做强。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集聚现代产业要素,推进苹果、畜牧业、设施农业“3+X”产业全面升级,加快培育和壮大配套产业,打造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苹果产业。支持建设优质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加强苹果新品种培育,推广省力化、集约化、矮密栽培模式和果园绿肥、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等技术。持续推动老果园改造提升,强化技术培训,运用技术手段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推广抗逆性强、免套袋、多样化品种,实施苹果“百千万”示范工程,助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适度发展梨、桃、葡萄等其他果业,做大做强关联产业,建设现代果业强市。
——畜牧业。以舍饲养殖和果畜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规模化、科学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生猪、湖羊、蜜蜂标准化养殖,推广畜牧业良种工程和性别控制、胚胎移植、人工授精三大技术,加大人工牧草种植力度,支持建设优质高效牧草示范基地,探索推进半舍饲养殖、林下养殖和围栏养殖。
——设施农业。支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设施果蔬新优品种,不断改进优化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增温补光、二氧化碳施肥、自动卷帘机、保温被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引进示范推广运输车、起垄机、移苗机等轻简化设备,环境调控智能化设备和无土化、智能化栽培,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推进设施农业向低碳环保、绿色高效、高质量发展。
——“X”产业。严守耕地红线,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重点推广生物全降解渗水地膜旱地穴播技术等绿色高产技术,全方位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和产业效益。积极开展红枣、核桃、花椒、中药材、花卉中蜂、桑蚕、大闸蟹、稻田鱼虾等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助力形成若干规模化的气候标志和地理标志产品及集中产区。
——农业产业后整理。以农业产业后整理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积极开展食品加工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快开发低温保鲜果蔬产品、冷冻果蔬产品、脱水果蔬产品。积极推进建设智能选果线、冷气库、冷链储运体系和果品物流中心。加快后整理业务指导和技术信息服务,大力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和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干果、果脯、膨化食品、糖果等休闲食品。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等关联配套产业,促进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大力扶持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园,苹果深加工特色农产品综合示范园。积极推进主要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的制定。
——数字农业。进一步完善特色农业产业数据平台,应用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打造“互联网+农业科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助推互联网农业产业发展。大力推动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等相关项目,加快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中国农批·延
安农产品批发大市场等专业市场配套物联网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化运用,推动数字赋能农业现代化。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助推我市农产品网上销售;依托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使入驻平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累计达到400家以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水平;在4个县区做好物联网示范,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农业制造和服务。重点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充分利用市域现有化工产品,支持发展果袋、果箱、果筐、防雹网及农机具、选果线零配件等农业装备制造。大力扶持以苹果为主的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研发生产附加值较高的生物药品。2025年,在果饮、果酒、脆片等苹果精深加工方面,重点发展果饮、有机肥、果枝板材等深加工技术。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加工企业,并开始投入商品化生产。健全农业生产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广应用智能农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技术装备集成示范。提升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种养技术等社会化科技服务能力。到2025年,筛选出5-10个适合于延安日光温室栽培的优良瓜菜新品种,选育优良品种2-3个,集成配套管理技术繁育无毒苗木15万株,并对筛选出的优良品种(系)进行示范。积极推广生物全降解渗水地膜、有机富硒谷子绿色高产栽培、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等技术,力争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6%以上。
——农业绿色循环产业。积极开展耕地田间整治和土壤有机培肥改良,加强田间集雨设施建设,推广水肥一体化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打造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推广农牧结合、种养配套、废弃物综合利用、果(菜)畜沼循环发展等新技术和新模式,有序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建立健全废弃农膜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网络,创建绿色循环高效农业试点示范。到2025年,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力争在有机肥加工方面培育2个高新技术企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0日,湖南发展发布关于与控股股东签订《代为培育协议》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公告表示,为充分发挥公司控股股东湖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品牌、资源、政策、财务等既有优势,同时更好把握新能源业务投资机会,合理控制公司投资风险,并有效避免同业竞争,最大限度保护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根据《关
5月16日,金昌市人民政府印发金昌市贯彻落实“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202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构建碳达峰碳中和“九大体系”。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1、1300MW!中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启动近日,中国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第一阶段前期技术咨询及专题报告编制招标。公告显示,本项目为中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项目位于南方某海域,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300MW,包含89台14MW及以上风机,海上升压站、陆上集控中心等工程。2、华电1400MW风机采购开标!这几家整机
在“双碳”目标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已然成为能源转型进程中的核心攻坚任务。六大发电集团作为能源行业的先锋力量,近年加大了新能源大基地项目的开发建设。据初步统计,目前六大发电集团牵头的新能源基地,总规模约400GW,北极星整理如下:华能集团华能集团牵头的新能源基地,总规
5月14日,巴州地区新能源装机达到1011.5万千瓦,成为继哈密、昌吉、乌鲁木齐之后,全疆第四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据了解,2025年新疆预计新增新能源装机超5000万千瓦,将陆续建成喀什、吐鲁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为保障新能源项目安全高效并网,国网新疆电力积极做好新能源项目的并网服务工作,
5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大唐赤峰浑善达克沙地100万千瓦风光储沙漠治理新能源基地示范项目送出工程核准的批复。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一)紫城500千伏变电站扩建1个500千伏出线间隔至大唐玉龙500千伏升压站。(二)新建大唐玉龙-紫城单回500千伏线路,新建线路长度15.5千米,按单回路架设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6日,甘肃省金昌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金昌市贯彻落实“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202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到,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构建碳达峰碳中和“九大体系”。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16日,中国华电所属华电新能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即将在上交所主板发行并挂牌上市。招股书显示,首发募集资金将用于1516.55万千瓦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募投项目类型包括风光大基地项目、就地消纳负荷中心项目、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项目、绿色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大唐赤峰浑善达克沙地100万千瓦风光储沙漠治理新能源基地示范项目送出工程核准的批复。原文如下: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大唐赤峰浑善达克沙地100万千瓦风光储沙漠治理新能源基地示范项目送出工程核准的批复内能源电力字〔2025〕252号国网内蒙古
5月6日,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中卫二期南区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完成全部光伏组件安装,正式进入调试与验收阶段,为项目按期并网发电奠定坚实基础。该基地是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双批复”的首个“沙戈荒”能源大基地,也是国家第一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大基地、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
5月12日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新疆电源装机规模突破2亿千瓦,达到2.01亿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占比55.72%。在新能源发电装机中,风电装机4952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6286万千瓦。近年来,新疆紧扣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定位,加快推动新能源发展。截至2024年年底
在“双碳”目标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已然成为能源转型进程中的核心攻坚任务。六大发电集团作为能源行业的先锋力量,近年加大了新能源大基地项目的开发建设。据初步统计,目前六大发电集团牵头的新能源基地,总规模约400GW,北极星整理如下:华能集团华能集团牵头的新能源基地,总规
5月10日,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在浙江德清揭晓。中船科技首次参评便以品牌强度847分、品牌价值25.28亿元的成绩跻身“自主创新品牌”榜单第11位,彰显了强劲的品牌发展势能。“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主办,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品牌》杂志社等
2025年5月7-9日,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IntersolarEurope在德国慕尼黑盛大启幕。作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风向标,这里汇聚顶尖科技与创新力量,探索零碳未来的无限可能。中车株洲所位于展位号B2.540,以零碳解决方案创领者之姿,携全场景能源生态矩阵重磅亮相,与全球伙伴共绘绿色能源新图景
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投产并开展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共建行动5月11日,中车青海造首台套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高原风电机组在刚刚投产的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产业最全的“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清洁能源装备青海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6日,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基于废矿坑绿色修复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氢氨醇化工工程部分)一期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原则同意该项目节能报告。详情如下: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北极星氢能网讯: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4月共发布33项氢能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有6个,地方层面28个。截至目前,2025年度共计发布氢能相关政策96条,4月份为峰值。注:以上统计截止时间为4月30日从国家层面来看,4月21日,财政部下达2025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超135亿元。4月28日,国家发展改
2025年4月23日,明阳智能控股子公司无锡明阳氢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明阳氢燃)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荣膺2025“北极星杯”氢能技术创新奖。这次获奖不仅是对明阳氢燃纯氢燃气轮机研发与创新的高度肯定,更为公司开展纯氢燃气轮机示范应用提供了产业协同合作的宝贵平台。图1明阳30MW
日前,明阳智能公布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度报告。据披露,明阳智能2024年总营收271.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亿元;研发费用56258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为2.07%;毛利率为8.10%,净利率为1.37%;新增风机订单27.11GW,风机对外销售规模10.82GW,同比增长11.66%。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
2025年是分布式光储行业极具标志性的一年。年初,“分布式管理新政”与“136号文”出台,从行业的顶层设计上,正式为“固定电价”时代画上了句号,引领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开发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周期,行业格局迎来深度重构。为了深入探讨并推动分布式光储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与
2025年4月22日,由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联合主办的2025年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在江苏南京正式召开。会上,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研究院院长董晓青就园区级“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建设要素分析,打造绿色、高效、智慧、可循环的能源系统进行了深入剖析。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
5月20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明确“531”前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2025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要求“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
5月15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印发《西安市支持光伏产业链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打造世界一流的先进光伏制造基地,形成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系统集成、光伏储能、光伏制氢装备制造及相关配套等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条。到2027年,全市光伏新增装机量2GW
近日,陕西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正式公布,合计616个,总投资287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7亿元。从项目分类来看,产业类项目总投资1232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43%,基础设施类项目总投资7766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27%,民生保障类项目总投资866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30%。光伏、储能相关
2月24日,陕西延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陕武直流一期外送新能源项目拟废止项目的公示,拟对国华吴起庙沟100兆瓦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中电工程陕西延安田庄镇2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进行废止。据统计,此前陕西咸阳市、渭南、安康市、榆林市、汉中市陆续对1.24GW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
近日,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发改委印发《关于统筹推进耕地布局优化调整和项目建设的通知》,对光伏等新能源占地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文件指出,光伏方阵不得占用耕地,鼓励占用25°以上的园林草地,原则上禁止占用25°以下的园地,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确需占用15—25°园地,应由市级人民政府组织相
日前,陕西咸阳市、渭南、安康市、榆林市、汉中市共计1.24GW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详情如下:根据项目业主清单,涉及企业有三峡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华电集团等,其中,三峡集团项目指标最多,达450MW。详情如下:1月24日,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部分2021—2023年新能源
2月14日,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渭南市2021-2023年度保障性项目拟废止公示,共计5个项目拟废止,光伏项目2个,规模达到86MW,风电项目3个,规模达到250MW。原文如下:关于对渭南市2021-2023年度保障性项目拟废止公示为推动全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后续项目开发腾出
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全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2月11日,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发改局组织召开屋顶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工作推进会。各镇(办)、县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金融合作服务中心、城投公司、国网白水供电公司等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参会。
日前,陕西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光伏行业统一大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重点整治光伏行业行政权力不当干预相关行为,促进光伏行业大规模、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文件指出,聚焦各市(县、区)组织实施的光伏开发建设项目,核查项目在签订开发协议、项目申报、项目建设等环节存在的行政权力不当干预行
今年,陕西咸阳市、安康市、榆林市、汉中市共计900MW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详情如下:1月24日,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部分2021—2023年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的公示,拟将西电新能源泾阳县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华能彬州10万千万风电项目废止,将彬州市太峪镇2
1月24日,陕西省咸阳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对部分2021—2023年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的公示》。公示显示,为推动全市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根据省发改委《关于梳理陕西省2021—2023年保障性项目及基地项目废止清单的通知》要求,拟将咸阳市西电新能源泾阳县5万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