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陕西延安:到2025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2022-11-18 12:13来源:延安市科技局关键词:新能源基地风光储氢陕西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篇技术应用体系建设

聚焦我市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技术方向以及高端能源化工、现代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三大优势产业中的核心技术需求,大力促进先进技术成果应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将先进科技成果与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基础民生领域深度融合,切实改善民生。

第七章新兴产业培育工程

开展装备制造技术引进与开发。以建设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为牵引,推动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煤炭开采洗选设备生产,提升油服机械制造业发展水平。重点提升对车装钻机、涡轮压裂车组、煤气层开采专用泵、数字智能塔架式抽油机、煤化工专用压力容器等生产技术水平。加强传感器、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能化装备方面的应用,提高装备智能化水平。以彩虹光伏等项目为引领,引进逆变器、光伏电池、广发电站建设等领域的先进企业,扩大单晶硅和光伏电池组建产品规模。围绕工业废水废气处理与回收利用,突破以膜技术为核心的工业分离纯化和膜法水净化处理技术,开发污水处理技术和成套设备、中水处理技术和回收利用成套设备。实施垃圾处理及利用技术、分离与提纯技术攻关,开发城市垃圾、污泥等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和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

开展新材料技术引进与开发。依托延安紫砂、陶土矿产资源,大力开展装饰建筑陶瓷、日用陶瓷技术以及艺术陶瓷生产技术研发。依托延安高新区与新加坡合作项目,重点发展工业污水处理MBR专用耐洗含氟膜、反渗透、中空纤维膜等高性能分离膜材料、全氟离子交换膜、高透光耐候ETFE膜材料。突破应用工业高温捕尘用全氟膜、高性能陶瓷分离膜、大型渗透汽化膜和膜集成应用技术,培育系统集成产品。开展石墨烯微片在锂电池材料、特种防腐涂料、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研发石墨烯薄膜连续制备工艺和探索其在电子元器件中应用技术,重点发展石墨烯粉体、石墨烯高分子材料、石墨烯基特种防腐涂料、石墨烯基热界面材料、石墨烯薄膜和锂电池石墨烯基材等复合材料。大力引进新兴材料技术,开展高端煤基碳材料、橡胶、树脂、α-烯烃等材料研发。

开展新能源技术开发与推广。大力推广光伏、风电、储氢等新能源技术应用,适度超前布局氢能产业,着力推动风光一体、风光储氢一体等新能源综合利用一体化发展,加快陕北风光储氢多能融合示范基地和绿色氢能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到2025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基本形成风光储氢多能融合示范雏形。加强节能环保领域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技术领先、绿色低碳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依托长庆、延长在延采油厂,积极开展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创新,形成拥有龙头企业、优势产品的节能环保技术。

开展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积极搭建延安市智能制造、能源化工等云平台,通过大数据应用创新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能力,组织实施大数据示范项目,促进大数据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引进智能传感器设备制造和智能仪表制造企业,建设智能终端设备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煤炭、石油、天然气行业智能传感器、智慧城市感知设备和家用智能燃气表、水表等产品。同时,积极推动能源运输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合作应用,将北斗系统的精准位置服务应用于燃气建设、运营、应急、服务等业务中,完成石油、石化、煤炭、燃气等能源、危化品及战略物资的智能化运输。

开展生物医药医疗技术开发与应用。积极推动中药生产工艺创新,促进生物技术与传统工业融合发展。提高规范化及规模化中药材种植水平,培育优质中药材,筛选重点中药名优品种,进行剂型改造和二次开发,创制疗效明显、质量可控、剂型稳定、服用方便的现代中药。支持开发生产护理机器人、微型生命抢救机、人工心脏等智能科技医疗产品。对接医疗市场终端向基层下沉的新需求,开发安全可靠的社区和农村基层应用的普及型诊疗设备。发挥延安大数据产业优势,开发远程医疗专用设备和数字化家庭诊疗设备。

开展应急产品开发。支持建设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以建设安全应急装备研发制造及服务产业为依托,推进应急装备高端化、智能化、标准化、系列化和成套化发展,重点围绕高精度检测预警设备、能源化工应急产业装备、社会安全保障产品和防灾备灾产品、专用紧急医学救援产品等开展技术开发。依托“四核百园”农业产业布局,加快西北特色应急产品研发生产基地等项目招商建设,围绕救援队专用食品、军事训练专用食品、煤矿救生食品、家庭应急储备食品和户外应急急需食品等,大力推进安全应急食品尤其是民生安全应急食品的研发和生产。

推进数字技术应用。立足区域数字化转型需求,推动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实施,加强与国家算力网络枢纽节点衔接,参与国家和省之间算力级联调度,开展算力与算法、数据、应用资源的一体化协同创新。抢抓6G技术研发窗口期,前瞻性布局6G网络建设,产业生态和融合应用。选择公共卫生、自然灾害、市场监管等突发应急场景,实验开展“数据靶场”建设,探索不同应急状态下的数据利用规则和协同机制。推进数字技术在文化旅游、红色教育、现代物流、健康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到2025年,打造5个数字经济应用示范场景,实施3个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引进培育1家数字经济重点企业。

第八章优势产业提振工程

推进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发展。锚定“双碳”目标 ,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战略为基本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市“优煤、稳油、扩气、兴电、促转化”的发展战略,积极构建我市能源科技创新体系。以陕北高端能源基地建设为牵引,推进油煤气资源综合转化利用,鼓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行业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生产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围绕化石能源开发、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开发利用和绿色建材五大领域,开发相应技术与产品,推动能源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跨越。

——化石能源开发。大力实施科技兴油,加快页岩油、煤层气、页岩气、石油伴生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油气采收率。到2025年,延长石油采收率达到16.9%,长庆油田采收率达到21.6%。煤炭回采率达到90%以上,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25%以上。

——煤化工。推动煤炭分级分质清洁和煤制烯烃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开展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化纤、绿色溶剂、高端润滑等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技术研发。推广油煤气综合利用、油煤共炼、甲醇制汽油等技术,实现碳氢互补,提高资源转化利用率。

——石油化工。依托延长石油千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发挥大炼化产业聚集效应,积极引进石化下游产业,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改性材料等高端化工产业,围绕产业链延伸,支持有关技术研发与孵化转化,推动石油化工产业由初级化工产品加工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天然气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延安天然气资源优势,加大开发投入和科技支撑,显著提升天然气产能产量。根据陕北能源基地建设需要,研究适度发展燃气调峰发电,加强LNG提氦技术研发与推广,促进天然气分级分质利用。充分利用“限塑令”带来的市场需求,研究布局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可降解塑料产业(PBAT等),提高天然气就地转化率。

——化学建材。重点发展PVC建材及3D打印材料。加快PVC塑料型材性能创新,研发生产ASA/PVC共挤彩色门窗型材、聚酯合金型材、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型材等新型塑料,推动化学建材产品在家居、装备制造等领域应用。

专栏3 能源化工产业主攻方向

1.化石能源开发

大力推广绿色智能化开采、三次采油等先进资源开采技术,引进国内外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等先进开发技术。

2.煤化工

围绕清洁低碳能源和煤炭高效洁净利用两条能源工业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洁净煤气化等技术,构建煤电载能工业产业链,煤电油产业链、煤油气盐化工业产业链。加快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重点研发生产聚乙烯、聚丙烯、2-PH和乙丙橡胶等高端化工产品,瞄准万华化工、沧州大化等国内外领军企业,引进发展MDI/TDI产品与技术,填补产业空白。

3.石油化工

开展高端能化、精细石油化工技术,重点实施延安千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化工焦制甲醇联产LNG等项目,突破石化原料低碳提纯、高产能绿色催化材料、高端绿色石化产品定制生产、石化能源梯级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改进石油化工生产流程工艺,采用加氢裂化、加氢精制等新工艺和新催化剂,提高产品收益率。

4.天然气开发利用

重点开展甲醇裂解催化剂技术、甲醇羰基化制醋酸酯术、甲醇制烯烃技术、合成气制二甲醚技术、醋酸乙烯生产技术、天然气造气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探索推广天然气、生物质材料制可降解塑料技术。

支撑现代特色农业做优做强。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集聚现代产业要素,推进苹果、畜牧业、设施农业“3+X”产业全面升级,加快培育和壮大配套产业,打造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苹果产业。支持建设优质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加强苹果新品种培育,推广省力化、集约化、矮密栽培模式和果园绿肥、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等技术。持续推动老果园改造提升,强化技术培训,运用技术手段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推广抗逆性强、免套袋、多样化品种,实施苹果“百千万”示范工程,助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适度发展梨、桃、葡萄等其他果业,做大做强关联产业,建设现代果业强市。

——畜牧业。以舍饲养殖和果畜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规模化、科学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生猪、湖羊、蜜蜂标准化养殖,推广畜牧业良种工程和性别控制、胚胎移植、人工授精三大技术,加大人工牧草种植力度,支持建设优质高效牧草示范基地,探索推进半舍饲养殖、林下养殖和围栏养殖。

——设施农业。支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设施果蔬新优品种,不断改进优化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增温补光、二氧化碳施肥、自动卷帘机、保温被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引进示范推广运输车、起垄机、移苗机等轻简化设备,环境调控智能化设备和无土化、智能化栽培,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推进设施农业向低碳环保、绿色高效、高质量发展。

——“X”产业。严守耕地红线,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重点推广生物全降解渗水地膜旱地穴播技术等绿色高产技术,全方位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和产业效益。积极开展红枣、核桃、花椒、中药材、花卉中蜂、桑蚕、大闸蟹、稻田鱼虾等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助力形成若干规模化的气候标志和地理标志产品及集中产区。

——农业产业后整理。以农业产业后整理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积极开展食品加工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快开发低温保鲜果蔬产品、冷冻果蔬产品、脱水果蔬产品。积极推进建设智能选果线、冷气库、冷链储运体系和果品物流中心。加快后整理业务指导和技术信息服务,大力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和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干果、果脯、膨化食品、糖果等休闲食品。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等关联配套产业,促进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大力扶持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园,苹果深加工特色农产品综合示范园。积极推进主要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的制定。

——数字农业。进一步完善特色农业产业数据平台,应用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打造“互联网+农业科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助推互联网农业产业发展。大力推动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等相关项目,加快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中国农批·延

安农产品批发大市场等专业市场配套物联网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化运用,推动数字赋能农业现代化。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助推我市农产品网上销售;依托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使入驻平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累计达到400家以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水平;在4个县区做好物联网示范,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农业制造和服务。重点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充分利用市域现有化工产品,支持发展果袋、果箱、果筐、防雹网及农机具、选果线零配件等农业装备制造。大力扶持以苹果为主的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研发生产附加值较高的生物药品。2025年,在果饮、果酒、脆片等苹果精深加工方面,重点发展果饮、有机肥、果枝板材等深加工技术。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加工企业,并开始投入商品化生产。健全农业生产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广应用智能农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技术装备集成示范。提升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种养技术等社会化科技服务能力。到2025年,筛选出5-10个适合于延安日光温室栽培的优良瓜菜新品种,选育优良品种2-3个,集成配套管理技术繁育无毒苗木15万株,并对筛选出的优良品种(系)进行示范。积极推广生物全降解渗水地膜、有机富硒谷子绿色高产栽培、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等技术,力争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6%以上。

——农业绿色循环产业。积极开展耕地田间整治和土壤有机培肥改良,加强田间集雨设施建设,推广水肥一体化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打造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推广农牧结合、种养配套、废弃物综合利用、果(菜)畜沼循环发展等新技术和新模式,有序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建立健全废弃农膜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网络,创建绿色循环高效农业试点示范。到2025年,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力争在有机肥加工方面培育2个高新技术企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基地查看更多>风光储氢查看更多>陕西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