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政策正文

浙江苍南县:重点支持钙钛矿、TOPCon电池、HJT电池等太阳能电池研发

2022-11-09 10:32来源:苍南县人民政府关键词:Topcon光伏发电浙江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1.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健全“政府组织推动、产业链协同、龙头企业牵引、市场化运行”的创新协同机制,围绕塑料制品、包装印刷、纺织服装、纸制品业、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一批“杀手锏”技术,研制一批自主创新产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专栏7:传统产业科技赋能提升行动

(重点研究领域和关键技术)

塑料制品 采取自主研发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加快PLA、PBS、PBAT、PPC等可降解塑料、生物相容性好的医用塑料以及5G设备专用塑料的技术推广及应用,强化塑料产品制造过程的绿色环境友好化、生产工艺控制的智能化、配方的先进化和科学化,生产车间的数字化,提升塑料制品的高端化、功能化、专用化、精密化和低成本高附加值化。

印刷包装 发展绿色印刷、数字印刷、艺术品印刷等特色印刷。研发或引进绿色印刷油墨、免化学处理板材、环保型橡皮布、免酒精无醇润版液、水性光油、环保型粘合剂、无水胶印,喷墨式数字印刷、机组式中幅柔板印刷、卫星式宽幅柔性版印刷、瓦楞纸直接柔板印刷等设备,油墨电脑配色系统、自动洗橡皮滚筒装置,精密涂布、特种上光、冷烫印、辐射固化与冷UV固化、EB固化、无溶剂复合、纸张收受接管中的脱墨等工艺与技术。

纺织服装 研发无污染可再生纺织品及回收技术、抗菌纺织品、可降解纤维聚乳酸(PLA)纤维、新型开纱纤维、芳纶纤维、新型纳米传感器催生可穿戴的智能纺织品、耐高温丝基电子纺织物、水凝胶改性纺织品、超多孔多功能纤维、智能形状记忆纺织材料等多功能纺织原料及高性能纤维,纺织设备数字智能信息技术融合系统等技术及装备。

纸制品业 以控量提质、做深做精为方向,发展多功能、高性能、高附加值特种纸,开拓纸制品应用领域,提升中高端制品占用率,促进纸制品业创新发展。实现差异化竞争,形成“一企一品”或“一企多品”的格局,鼓励企业基于产品特性开展服务型制造,发展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通过纸制品前期策划,促进印刷、纸制品、礼品及创意设计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

食品加工 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水产品资源,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绿色”食品为目标,推进卤制品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标准化体系、智慧大数据“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线上线下的立体营销网络、绿色食品全程冷链物流体系、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系统、农副资源综合开发管理系统、标准化清洁生产管理系统、生态循环农业等建设与应用。

2.科技推进新兴产业有效培育。加快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苍南路径,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常年公开征集、迭代梳理攻关清单。深入推广“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攻关模式,提升科研攻关的精准性、高效性。

专栏8: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行动

数字经济 依托苍南仪器仪表、金融机具、机械装备等产业基础,推进嵌入式软件、自动化控制、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开发一批符合苍南产业特色的工业APP,促进企业从“资源上云”,向“管理上云”和“业务上云”过渡,提高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覆盖面;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城市大数据应用场景和城市大脑应用场景建设,培育一批智慧应用服务企业,以科技赋能城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提升。

清洁能源 把握国家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需求,依托三澳核电、海上风电、光伏等一批清洁能源项目,放大核电、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效应,链式拓展核电产业链条。强化核电工程技术、清洁能源装备技术、清洁能源耦合利用技术、“互联网+”智慧能源应用等关键技术,着力打造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海洋清洁能源关联产业集群。研究开发各类加速器、核探测器、成像装置、放射线医疗设备、放射性同位素及制品(治疗和显像药物)、辐射改性的材料等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开展清洁能源集成研究,推进低碳发展关键技术示范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示范。

生命健康 研发食品制药机械、医疗器械与健康装备、生物制药与中医药、保健(功能)食品、医用高分子材料。以加强核心技术突破和重大产品研发、推动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发展等为路径,建立生产、研发、服务体系;顺应康养服务业个性化、精细化趋势,重点发展养老服务、养生保健等领域。支持开发和应用新材料、新仪器、新技术,构建高水平、便捷化的康养服务新体系;以吸引高端技术在苍南产业化,积极应用基因诊断、靶向治疗等先进精准医疗技术,搭建医疗服务平台等为路径,强化医疗服务质量,建设高效运行的现代医疗服务体系。

(四五)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引育集聚,打造人才引领优势

1.打造核关联重点产业人才高地。聚焦清洁能源、仪器仪表、数字经济、中医药大生命健康等产业清洁能源科创高地建设,全力推进国家和省级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实施全球精英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市级重大工程,更大力度引进符合我县重大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构建全省人才蓄水池支撑点。拓宽核关联产业靶向引才渠道,打造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苍南分会品牌。以我市争取青科会永久会址落地为契机,争取国际组织核能重大活动在苍南举办。,推进峰会“后半篇”工作,力争每届青科会签约一批高质量项目和高层次人才。量身定制峰会成果专项扶持政策,对峰会签约的高层次人才,在各类创新平台和科技人才项目中予以持续支持。

2.大力集聚青年人才。大力实施“510计划”,提升市内外高校毕业生来苍南数量。扩大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新增名额全部用于优秀青年人才,支持更多青年人才成为领军人才。建好用好院士之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高能级平台,落实人才住房租售并举政策,最大限度发挥政策聚才效应,积极构筑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持续开展温州人才日、人才周苍南专场等重大招才引智活动,持续打响浙南闽东人才生态最优县品牌,全力打造青年创新创业活力之城。

3.壮大高素质人才队伍。出台“人才新政2.0版”等专项政策,升级“1+X”人才政策体系,构建贯通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的全链条政策体系,最大限度发挥政策聚才效应。按照务实管用原则,涵养科技人才“蓄水池”,推行“域外招才引智+本地人才培养”双轨制,积极谋划在杭州建立“科创飞地”,打造“研发在杭州,产业在苍南”的飞地模式,加快集聚一批创新创业型科技领军人才。打好产业高端人才集聚、技能人才培育、大学生引回组合拳,大力实施全球精英引进计划,积极引进和柔性利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领军型团队。深入实施“青蓝接力”培养行动、政治和事业“双传承”计划,形成一支拥有十名骨干人才、百名后备人才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推动实施“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广“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大力招引培育技能型人才。

4.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推进人才管理改革,充分赋予人才“引育留用管”自主权,加快推动住房保障、创业创新支持、薪酬分配、科研经费等人才综合政策和配套细则“加码突破”,构建贯通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的全链条政策体系。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包容审慎的高层次人才管理机制,着重看标志性成果、实际贡献和科学价值,保障高层次人才潜心创新创业、充分施展才华。支持新型研发机构探索人才使用、管理和激励等创新政策,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人才流动通道。深化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一件事”改革,优化人才“关键小事”协调解决机制,实行人才专家服务“一码通”。

(五六)加快融入科技合作新格局,打造区域科技开放协作跨区域协同创新高地

1.主动融入全市创新大格局。抢抓全市推进自创区扩区和全域创新机遇,加强与温州自创区“一区五园”在技术联合攻关、创新平台资源共享、人才交流等方面对接合作,实现区域协同发展、错位发展。积极与乐清、瑞安、龙湾等创新能力强、产业发展好,发展空间受限的地区进行深入对接,充分利用现有可拓展空间,积极引进重大高新技术制造业项目。鼓励温州本地高校、科研院所与苍南企业开展项目联合攻关,合力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瓶颈制约,协同推进科技成果在苍南转移转化。积极争取高能级科创平台在苍南布局建设,支持采取设立分支机构模式共建,开展新兴产业的区域分工协作。以高质量建设新时代浙江美丽南大门为契机,加快推进与平阳、龙港协同发展,推进全方位交流合作,构建科技创新合作内循环圈。

2.全面深化长三角和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协同创新。全面融入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主动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在温州(嘉定)科创园、温州(松江)科创园长三角G60温州(松江)科创基地、温州(紫金港)科创园等科技飞地设立实验室、研发中心、人才联络站等,有效承接G60科创走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高端创新资源辐射。推动跨区域共建“飞地科创园区飞地+产业飞地”、离岸孵化器和,跨区域实施科技创新,推进科创飞地政策突破,进一步破除行政区壁垒、完善利益分享和长效协同创新管理机制推进跨区域科创飞地政策突破,全力构建“研发创新在外地、成果转化在苍南”的创新生态。充分利用苍南作为浙江南大门、福建北友邻的综合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深度对接浙南闽北区域内科创要素资源,积极参加科技成果对接会、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等,着力打造全方位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协同板块。

3.强化全球科技精准合作。立足中国核谷建设,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合作机制,深化与主要创新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全面合作,推动举办世界核能会议等品牌活动,推动苍南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参与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创新合作,。依托绿能小镇,争取世界清洁能源高峰论坛在苍南举办,招引落地一批国际清洁能源领域专业领军人才团队、技术链上下游配套项目和关联产业项目提升国际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鼓励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龙头企业、高层次人才团队等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在苍南布局科技合作网络,创建一批精准合作示范平台,打造一批精准合作重点园区和基地。支持苍南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双向互动的国际科技园或孵化器等平台,通过委托研发、合作研究、联合开发等形式,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六七)纵深推进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着力构建良好创新生态

1.构建技术交易体系。以我省打造网上技术市场3.0版,完善“招拍挂股改投”联动的技术交易模式,构建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技术交易平台体系为契机,探索建设与网上技术市场功能互补的线下实体技术市场。强化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服务等应用联动,实现科技成果“应挂尽挂”、供需对接“精准推送”、中介服务“一网汇聚”、技术交易“规范便捷”、国际国内“双向互联”,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培育集聚一批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军民融合创新,完善科技军民融合发展机制,探索苍南特色的两用技术成果转化体系。

2.完善创新创业培育链条。按照全域统筹布局、部门合力推进、孵化空间拓展、服务体系健全的要求,以灵溪镇、金乡镇、苍南经开区为重点区域,进一步整合拓展全县孵化空间资源,聚焦智能装备、新材料为重点的五大战略新兴产业以及生态核电关联配套产业等硬科技产业领域,围绕“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创园”链条,系统构建产业链式培育全贯通、创新网络全联通、空间形态全涵盖和孵化体系全链条的大孵化集群体系,差异化、专业化、集约化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创园等孵化基地。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型企业等为载体,打造融合创新创业、科技示范、技术集成、融资孵化于一体的星创天地。加快建设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园,形成“从0到1到100”的接力式孵化体系。发挥特色小镇创新创业和产城融合等自主创新优势,推动绿能小镇建设以核电能源为核心引领,重点发展核关联装备制造、核电生产性服务、核技术研发应用、核电文化科技旅游四大产业,打造成为创新创业活跃、科技带动性强的重要平台。

32.丰富科技金融支持手段。深入推进信贷结构优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发展的信贷倾斜,指导银行机构探索开发科技信贷系列产品,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发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推动在苍南的商业银行设立科技贷业务,努力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指导保险机构探索建立特色科技保险项目;发挥温州市科创基金作用,推动“母基金+子基金”的风投基金在苍南落地。鼓励苍南企业参与温州市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试点。

43.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质量和市场导向的知识产权激励政策,加强专利预警和导航服务,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在关键前沿领域加强专利布局,努力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加快知识产权运用,推进专利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优势产品,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水平,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严格知识产权执法,严厉打击重复、恶意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54.推进科技领域数字化改革。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加快科技创新治理领域数字化应用,加强数字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深化科技领域“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以全市“科技大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简化科研项目申报评审和实施管理流程,不断提升创新主体获得感。加强推进科技项目电子合同、电子档案等改革,进一步下放科技管理权限,再造办事服务流程,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数字化改革破题见效,提升创新服务力和决策支撑力。

(七八)推动科技赋能智慧民生,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1.提升社会发展领域科创水平。以科技惠民为宗旨,出台鼓励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推广的政策,鼓励企业从事节能减排、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政府购买服务,加快建设城市大脑,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催生壮大数字生活新服务。在生态建设、污染防治、资源利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应急保障、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加强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民生。加强县域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科普教育工作,推进信息技术与科技教育、科普活动融合发展,推动实现科普理念和科普内容、传播方式、运行和运营机制等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谋划建设综合型科技馆,推动科学文化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规划建设浙江省红树林科普馆,布局红树林展示、交流、科研等载体。

2.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和科技特派员建设。依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加快推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科技创业孵化发展。统筹推进星创天地、省(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建设,增强农业创新平台服务和支撑能力。深化科技特派员服务机制,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服务站,构建“1人+1镇”,“1队+1业”的科技特派员服务格局,鼓励科技特派员通过许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转化科技成果,与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共同体,成为科技创新创业领路人。

3.推动科技强农工作。打造农业领域高能级平台,与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就海洋生态、海洋滩涂生态修复治理、海水养殖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建亚热带海洋滩涂研究院,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和养殖、海蜈蚣母本保护和繁育、坛紫菜育苗和品种改良等课题研究和成果产业化项目。与浙江大学现代中医药研究所谋划共建苍南中医药联合创新中心,促进我县中医药种植、大健康产品和智慧医疗体系的创新发展,助力我县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县的创建。围绕四季柚、越冬设施番茄等产业,创建省级马站特色农业科技园区。在园区形成“二链三区多环节”格局,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强化一二三产融合;创建若干个种子种苗示范基地,推动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和推广工作数字化。围绕番茄等重点农业产业,加大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进和落地生根,依托中国农科院、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人才和技术力量,以飞地人才引进的方式将其先进的种苗、管理技术和种植技术引入苍南,带动苍南番茄产业标准化、品牌化与高端化升级,打造长三角番茄新品种集成创新示范区,建设浙江设施蔬菜重要的示范窗口。

4.强化“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碳达峰碳中和中的战略支撑作用,重点聚焦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开展低碳、脱碳、负碳、零碳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依托中国核谷建设,加快核电关键设备、核电风险防控与应急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实施海上风电、高效能光伏发电、矾山光伏、藻溪镇新能源示范镇等一批清洁能源项目,构建多元协同发展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推动碳中和领域技术和产业迭代升级,抢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制高点。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科技统筹治理。建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各乡镇、各部门紧密联系的组织领导体系,协同推进落实各项规划部署。科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推进机制,细化考核指标和预期目标,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协调推进重大事项落实。加强乡(镇、街道)科技工作,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落实到基层。打造科技铁军,建设一支与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相适应的科技管理队伍,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科技公共服务中的作用,采用政府购买专业技术服务方式,加强统计监测和分析决策能力等,为决策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二)强化规划监督考核。健全信息交流、定期报告和统计监测调查制度,加强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要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的跟踪督查。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相关意见反馈平台,鼓励广大创新创业主体和社会公众参与规划实施的监督。根据规划指标的阶段性落实情况和形势需求变化,及时、动态调整规划指标和任务部署。

(三)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县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县级财政科技拨款占经常性支出比重达到6%。进一步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业企业税收优惠、政府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创业投资企业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服务平台奖励等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和风险。

(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广大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倡导百家争鸣、尊重科学家个性的学术文化,增强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大胆质疑的创新自信。重视科研试错的探索价值,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保障科技人员的学术自由。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恪守学术道德,坚守社会责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附件1

苍南县“十四五”科技发展主要指标

1.png

注:[]为五年累计数。

附件2:苍南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平台清单

1.png

附件3:苍南县“十四五”科技重点支撑项目清单

1.png

1.png

1.png

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0月14日印发

1.png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Topcon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浙江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