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浙江绍兴:发展太阳能光伏、锂电池等行业领域应用

2022-11-09 10:15来源:绍兴市人民政府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光伏发电浙江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六、提升高端人才集聚力

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以“名士之乡”英才引育为抓手,深入推进绍兴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全力打好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组合拳,营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全方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建设新时代“名士之乡”人才高地。

(一)高水平集聚创新创业人才

超常规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高精尖缺”为导向,深化实施“名士之乡”英才计划,全面推进“名士之乡”特支计划,持续实施院士智力集聚工程,建立科创走廊紧缺人才开发目录,集中资源重点引进国际一流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到2025年,新引进顶尖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60名、领军型团队80个。

培育壮大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深入实施青年科学家、“千博万硕”、高校毕业生“奔越”“留绍”、大学生“双创”等系列青年人才培育壮大专项计划,以集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类(STEM专业)青年人才为重点,建立青年人才阶梯式支持机制,优化走廊区域高校专业设置,新建一批大学生见习实习实践基地,布局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到2025年,新引进入选市级以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50名、博士后450名,年均新增大学生就业5万名以上。

深入推进创新型越商队伍建设。实施新一轮“越商名家”成长行动、“青蓝接力工程”、“科技越商”培育行动、青年企业家“双传承”计划,引进和培育一批企业科学家,打造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科技企业家队伍,形成具有辨识度的“创新型越商”科技企业家培养品牌。到2025年,重点培育1000名以上专于规模企业治理的科技型、领军型企业家,1000名以上专于新兴产业运作的新生代青年企业家。

推进卓越工程师队伍培养。立足本地传统特色产业,谋划建设“绍兴人才大厦”,布局建设一批市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推进市级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区、县(市)全覆盖,推动现有科创园区提档升级和“二次创业”。鼓励支持企业完善首席技师制度,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训,着力加强工程师队伍建设。到2025年,建成7大特色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累计入库工程师超2000人(其中全职工程师超200人),集聚相关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15家。

大力培育新时代绍兴工匠。以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为核心,深入开展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项目全国试点,深化“精英越匠提升规划”和全民技能提升行动,推进“十百千万”技能培育工程,探索实行“国际工匠”成长计划,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推广“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推动“新工科”和新型交叉学科建设。到2025年,建成高水平职业教育基地5个,新培养国际认证技师300名。

(二)全方位推进人才管理改革

实施开放多元的人才引育政策。迭代升级“人才新政”,完善多元引才支持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强全球引才网络布局,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引才,探索设立引才专项基金,鼓励吸引社会资本、风投资本参与,完善项目聚才、社团荐才、专场招才、中介猎才、以才引才、柔性引才等多元引才渠道建设。兼顾本土与引进人才、领军和青年人才,加大各类人才培养计划的投入力度和支持强度,建立面向未来的顶尖人才早期发现、培养和跟踪机制。探索建立产教融合、产学研用的协同育人模式,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探索自由高效的人才使用机制。破除人才流动体制机制障碍,畅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等各方面人才流动渠道。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开展人才使用、管理和激励等创新政策试点,鼓励支持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或兼职到科创走廊创新创业,政策兑现不受地域、户籍、社保等限制,加大知名院士专家柔性引进力度。探索实施重点攻关项目“揭榜挂帅”人才使用机制。

创新科学客观的人才评价机制。聚焦人才价值实现,用好人才评价“指挥棒”,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建立人才社会化评价机制,制定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办法,探索在人才智力密集、人事制度健全的新型研发机构开展职称自主评聘改革;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建立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

建立包容审慎的人才管理机制。加大科技创新人才激励力度,适当提高财政资助的科研项目劳务费比例,优化人才绩效支出,提高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用于奖励研发团队的比例,对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可单独制定收入分配倾斜、个人贡献奖励等政策。严格人才项目入选者管理考核,建立健全人才退出机制,明确支持期限,规范人才称号使用,不给入选者贴“永久牌”标签。

探索接轨国际的人才服务政策。设立高层次人才出入境和外国人来华工作服务“专窗”,为外国人办理来华工作许可、邀请确认函、居留许可等手续提供“一条龙”服务。对国际顶尖人才领衔的团队创新创业,根据实际需要专门制定扶持政策。鼓励优秀外国留学生在科创走廊创新创业,为符合条件的优秀留学生提供绿色通道。

(三)高标准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优化人才公共服务。坚持数字化转型,深化人才创新创业“一件事”改革,建立多部门人才服务联动机制,提供涵盖落户、就业、创业、生活等“安居乐业”全周期的人才服务,推动惠企惠才政策精准落地。深化人才工作数字化改革,加快推进人才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全面推广“人才码”,实现人才服务“一码全享”、人才政策“一键智兑”、人才事项“一件联办”。

优化人才生活环境。持续优化人才生活“关键小事”协调解决机制,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落户、交通出行、医疗保健等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领军人才及其他高层次人才的生活绿卡制度、疗休养制度等。谋划建设国际社区,加强适应人才多元需求、便捷优质的购物、文化、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与国际环境相仿、观念相通、文化相容的人才生活环境。

优化人才文化环境。传承“名士之乡”精神、气质和风范,发扬培育以开放、大气、时尚、多元、创新为核心的城市精神,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全社会形成开放包容、爱才惜才的人才发展理念,提升绍兴整体文化软实力和人才感召力。建设一批有文化品位和创新韵味的人才公园、院士街巷、名人广场,创造无处不在的人才交往空间。

七、提升开放创新支撑力

强化全球视野、区域联动、协同创新,深度融入长三角,加强跨国界、跨区域、跨领域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形成开放有活力的创新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一)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积极主动参与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抓住长三角共建全球技术交易市场、打造全球创新成果集散中心契机,发挥区位资源、特色产业优势,全方位打好科技市场、转移转化、产教融合等政策组合拳,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绍兴分中心建设,构建链接国内外的技术交易平台体系。加快完善创业辅导、工业设计、流程再造、科技金融、智能生产等创新转化链,大力承接长三角区域技术溢出,力争成为重大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首选地”。

积极共建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协同构建环杭州湾创新带,主动参与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建设,在促进杭绍甬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积极作用。重点探索与上海的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在上海建设研发机构、孵化器等人才科技合作飞地,推进企业与上海高校、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孵化器等建立长效稳定合作机制,提升科创走廊创新国际化水平。发挥好杭甬之间“金扁担”功能,积极开展杭绍甬科技研发和产业合作,协同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产业创新。

深入推进科创走廊间创新合作。建立与各科创走廊间创新对话机制,加强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浙中科创走廊等科创资源对接,积极推进创新券通用通兑、产业技术联盟共建,重点探索在特色产业领域协同布局一批研发平台,在跨区域产业创新协作上先行先试一批合作政策,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合作

强化国际创新资源精准对接。建立需求导向的精准合作机制,打造全球科技精准合作升级版。支持本土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大科学工程以及国际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加强与“创新大国”“关键小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合作交流,支持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发起私募股权基金、参股、并购、引进核心人才和关键技术等方式,提升整合利用全球研发创新资源能力。提高科技大市场国际化水平,打造国际技术专利展示交易中心。

强化全球创新载体合作。主动对接全球排名前100的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研深度合作。积极推动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外国专家海外联络站、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合作载体建设,重点推进美国波士顿海外孵化中心、日本福井海外孵化器、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建设。进一步深化“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建设,加强与海外科技团体交流与合作,为海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搭建更好的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搭建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共同推进“创新丝绸之路”建设。

加强国际化创新生态营造。更大力度探索开放外籍人才政策,对国际高端人才领衔的团队创新创业,采取“一事一议”,为外籍人才及家属提供生活、工作、学习等便利服务。加快推动相关行业领域国际知名“赛、展、会”集聚科创走廊,扩大国际创新创业合作交流。

(三)加快构建开放共享创新环境

探索建立创新资源共用共享机制。积极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共建长三角科技资源数据池,深化区域科技交流与创新。积极参与一流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智库联盟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科创走廊牵头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建立科技创新人员柔性流动制度,推动高端人才跨区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共享机制。探索建立科研资金跨区域使用机制。支持高新区联盟、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创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建设,支持联盟成员广泛开展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等交流合作。

积极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按照开源开放、尊重创新原则,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链接底层硬件、上层应用的科技开源开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浙江绍兴分园)能级,建设中科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院绍兴分所、中国科技大学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高能级公共研发平台,为中小企业创新研发提供技术开源支撑,促进技术开放共享。

着力促进企业参与开放创新合作。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双向开放式创新平台,积极推进自主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相结合,打破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形成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推动大中小企业在创新创业等方面相互合作,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八、提升品质生活吸引力

按照国际化、现代化、品质化要求,加快推进“科产城人景”有机融合,提升综合交通、市政设施、新基建服务能级,绘美绿色生态本底,完善高品质服务保障,致力打造宜业宜居、产城融合的科创走廊。

(一)建设现代智慧城市样板

打造内畅外联交通网络。协同构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建成杭绍台铁路、杭绍城际铁路,开展沪绍金城际铁路前期研究。高品质建设杭绍甬智慧高速等高速路网项目。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推进绍兴市轨道交通二期建设(3号线、4号线、5号线)。打造科创走廊内部半小时交通圈,加快群贤路改造提升、越兴大道南延等项目建设,推进越东路、二环北路、329国道、二环西路、二环南路等智慧快速路工程,形成市区智慧快速路网。

建设智慧化市政设施网络。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举措,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构建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浙江1000kV特高压交流环网、绍兴中北部电网优化及江滨、古越等500kV输变电扩建工程,加快甬绍干线东段、舟山—宁波—绍兴和绍兴—杭州—湖州等油气管网建设。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优化道路生态化排水设计,加快智慧排水、智慧雨污建设,提高城市对雨水的渗滞能力。实施绍兴市污水综合处理改扩建项目,推进杭州湾南翼平原排涝及配套工程、绍兴市袍江片东入曹娥江排涝工程(二期)、滨海新区中心湖北岸排涝工程等项目,系统治理河湖水域岸线和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以滨海科技城和镜湖科技城为重点,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构建新型基础设施网络。加快镜湖5G试验区平台建设,实现5G精品网络连片优质覆盖,全面推动IPv6升级提速,率先探索6G技术场景化应用。建设国家级行业数据中心,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统筹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争取落户一批国家级行业数据中心。规模部署智能充电桩,加快公共、专用、社区等多种类型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国内领先的车路协同车联网和智慧道路。探索建立自动配送物流等智能化生活设施。

(二)绘就绿色生态美丽画卷

持续优化美丽生态空间。强化国土空间管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线,健全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优化沿湾生态环境,系统推进滨海湿地资源涵养、生态景观改造,建设鉴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功能区,打造集现代工程样板、水乡文化风情、滨海田园生态风貌于一体的生态海岸带,构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构建休闲慢行绿道体系。以环杭州湾滨海绿道、曹娥江绿道为重点,建设诗画韵味的滨水绿道、林荫街道等绿道体系,营造适宜骑行、步行的慢行系统。滨水绿道串联各滨水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形成以沿河观光、滨水休闲为特色,承载市民健身、休闲、娱乐功能的绿色滨水路径。林荫街道串联各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社区中心,形成活力多元、景观多样的街道网络空间。

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依托“无废城市”数字化信息平台,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强化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建筑垃圾等重点废物全面安全管控,提升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打造魅力生态水城,以“五水共治”“美丽河湖”等为载体,统筹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和水安全维护,深化河(湖)长制改革,建立环杭州湾流域水环境联防联控机制。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园区污染治理升级改造,严控煤炭消费总量,深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治理,实现细颗粒物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深化土地综合整治,落实污染土地治理和修复,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

(三)创造人民幸福美好生活

配备国际化优质教育资源。合理均衡布局基础教育资源,着力提升幼儿园、小学、初中居住覆盖率。积极推广名校集团化办学、教学共同体建设等办学模式。加强统筹谋划,在开展可行性必要性研究基础上,合理布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实施“千校结好”等项目,鼓励科创走廊内学校与国外学校加强合作,更好满足高端人才子女入学需求。建设社区邻里共享学堂,着力打造社区线上线下联动的学习交流平台。

完善医疗健康保障。加快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强化医共体、医联体建设,加快镜湖医院、新妇保院、浙大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浙二医院绍兴院区、国科大附属肿瘤医院绍兴院区、省人民医院绍兴院区等项目,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康养中心等基层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构建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加快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医疗”“智慧监管”等建设。

优化商业购物环境。发展“步行街+新零售”模式,以滨海、镜湖、曹娥江等区域为重点,大力建设智慧商圈、高品质步行街、高端民宿、高定位美食街和高品位文化设施,打造一批高知名度的旅游景点、演艺场所、文体中心、餐饮名店、“夜间经济”等“网红打卡地”。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完善社区便民消费设施供给,加快建设“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便利生活服务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分布式光伏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浙江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