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广东清远:十四五支持区域内有条件地区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2022-10-24 16:14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关键词:太阳能十四五广东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节 着力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以5G网络、高速光网、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移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建设为重点,共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助力广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信息基础设施领先城市,推动清远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进入全省粤东西北城市前列。高水平推进两市5G网络建设,共同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5G产业融合应用示范区,有序推动区域数据中心建设,统筹土地、电力等要素资源,合理布局建设各类数据中心,形成广州低时延数据中心核心区,主要承载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设备控制类)、车联网、网络游戏、金融证券、远程医疗等低时延应用,将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视频播放等中时延应用逐步迁移至清远,助力清远打造数据中心集聚区,为广州都市圈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加强广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工程建设,实施骨干网络优化工程,构建以广州为起点至清远的直达通信链路,全面提高广清两市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深入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建设,大力发展全网赋能的工业互联网,共同打造一批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引导广清两市企业“上云上平台”,提升两市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第三节 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

优化广清区域内引调水工程布局,合作开发利用珠江和北江的江河资源,加快推进广州北江引水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库项目和备用水源工程,全面提升广清区域内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完善广清两市防洪工程,统筹广州与清远两市的水利治理标准与布局,协同开展两市跨界流域综合整治开发,加快潖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工程、英德市北江干堤防洪工程等水利工程建设,继续推进病险水库和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优化城市内部排水系统和蓄水能力建设,着力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水利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广清一体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以水利信息化和水文现代化为抓手,加强广清两市水利部门的交流合作,打通数据壁垒形成水利数据集群,统一技术标准和建设要求,推动治水从“两市分治”向“两市联治”转变,助推两市共同实现水资源、水管理、水安全的全面治理现代化。

专栏2 水利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广州北江引水工程(水源工程)项目:项目新建取水泵站1座,铺设长约26公里的输水管道引水至花都区新建水厂,最大取水规模100万立方米/日。

潖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工程:加固堤围46.406公里(其中新建堤围0.249公里),建设穿堤建筑物44座,改造排涝渠道2.3公里,建设安全撤退道路20.6公里,利用现有设施设置临时避洪点26个,新建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英德市北江干堤防洪工程:建设英德市沙口、望埠、宝晶宫、波罗坑防洪堤工程。

第四节 全面提高清洁能源服务保障水平

推动广清两市能源结构调整,科学有序发展煤电,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支持区域内有条件地区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形成多能互补的分布式能源体系。加快5G和NB-IoT技术在电网、气网、热网、油气管道等能源基础设施应用,开展水、气、热、电的自动集采、集抄等应用,实现远程采集、数据共享。实施配电网改造升级行动计划和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打造广州开发区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谋划建设省职教城(清远)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清远加快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建设和光伏发电推广应用。加快建设智能微网、储能等新型能源系统,推动煤电超洁净排放改造,全面提升绿色能源服务保障水平。在两市全力倡导绿色出行,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城市公交、出租车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电动化水平,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套充电站、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与容量,不断提高两市充电桩配比,共同打造新能源交通服务网络。

第五章 构建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依托广清两市的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密切跟踪国际产业发展新趋势,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产业合作园区为载体,以产业创新与转化平台为依托,以先进制造业、绿色生态产业、现代服务业为切入点,加快打造一批千百亿级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强两市产业分工合作和有序转移承接,支持清远打造“421现代产业体系”6,推动广清产业联动发展。

第一节 聚力打造千百亿级产业集群

以市场主导为基础,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深挖广州与清远两市产业互补优势,构建深度对接的完整产业链条,探索“广州总部+清远基地”“广州前端+清远后台”“广州研发+清远制造”“广州孵化+清远产业化”等合作共建模式。以两市产业共建园区为主要载体,在清远全域重点打造新材料及精细化工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汽车整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泛智能家居、医药健康等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数字印刷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共同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战略性产业集群。

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业。以推动技术创新转化为导向,广州重点强化新材料技术研发、检测检验以及交易等服务型环节,引导清远承接广州新材料技术转化与规模生产需求,重点集聚发展车用、电子、装备等领域的稀散金属光电子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特种铝合金材料、新型陶瓷、纳米材料等前沿新材料;推动有色金属、新型建材等先进材料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充分利用清远原材料集聚的优势,重点发展绿色水泥、高端建筑陶瓷等建材产业,铜铝等再生有色金属回收重熔以及有色金属铸件、铜铝加工材等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壮大建材和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利用广州化妆品等日化产品高端化的发展机遇,支持“行业协会+专业运营商”合作模式,吸引若干高成长型化妆品总部企业在清远扩张产能,引导地区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在清远集群化发展,联合打造以绿色生态为导向、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美妆日化产业基地。

汽车整车—零部件产业。以提升广州汽车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为导向,推动广州整车产业与清远汽车零配件产业的产业链融合,充分利用广州向智能汽车整车制造转型升级的发展契机,重点增强广州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智能系统、汽车电子、车用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设计、检测与整车生产能力,引导清远重点吸引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储能材料、智能车载设备等汽车零部件、汽车美容(汽车表面加工)等核心生产及配套环节集聚,积极承接广州市逐步优化外迁的汽配专业市场,高标准打造广清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和展贸综合体,共同培育以新能源专用汽车整车制造为重点的新能源汽车总部基地,形成优势互补、协同配套的广清汽车整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产业。以推动技术产业化及产业集聚发展为导向,依托广州在新型显示核心材料—面板—智能终端研发制造、电子信息专用材料、电子元器件及计算机零部件、电子机电产品制造等领域的产业优势,重点支持清远围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领域的核心电子材料、生产设备、电子元器件技术产品化,吸引具备技术产业化转化及产能扩张需求的高成长性企业在清远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联合打造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提升地区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及技术转化能力为导向,创新“总部+基地”协同发展模式,广州充分发挥航空、船舶、轨道交通等装备类总部集聚优势,重点强化装备类总部工程总承包及总集成服务功能,引导清远积极承接广州装备产业分拨和先进技术的应用转化,错位发展内河船舶工程装备、航空装备、机械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及重要基础件,打造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泛智能家居产业。以拓展总部产业化发展为导向,鼓励“广州总部+清远基地”发展模式,发挥广州智能家居总部集聚优势,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总集成总承包、工业设计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共建“定制+”泛家居产业基地,引导智能家居生产基地落户清远,同时吸引关键装备和材料制造等配套环节的企业入驻,培育以智能家电、灯光音响、定制家居、空调设备、电梯设备等若干细分专业产业集群,形成覆盖城市楼宇经济、家庭消费、文化娱乐的泛家居产业集群。

医药健康产业。以联动打造医药健康产业链为导向,依托广州在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干细胞及再生医学五大领域的研发优势以及清远的中药材资源优势,推动清远承接广州在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化学药等优势领域的产能扩张和技术转化,重点聚焦现代中药萃取加工、南药种植与生产加工、化学仿制药生产等领域,建设生态型医药健康产业园区。支持引导广州有关医药企业与清远中药材种植加工特色镇区共建南药健康产业基地,提高岭南特色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水平,优化种质资源,推动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商贸流通和健康服务等全产业链建设,加强药食同源食品和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保健食品、日化产品等开发和应用,延伸中药产业链。推动建设融中药材种植、中医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景观、药膳食疗、健康养生于一体的中医药特色小镇,提升医药健康产业集群价值链。引进一批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型企业等入驻广东省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产业园,共同打造“立足湾区、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示范性公共卫生应急物资生产和储备的智慧生态园区。

数字印刷产业。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支持广州以3D打印、激光打印、电子印刷等前沿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以及推广为重点,打造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印刷技术平台,吸引大规模数字印刷生产基地以及核心技术孵化产业化环节落户清远,共建“数字印刷+”创新产业园,推动数字印刷与包装、服装等行业融合发展,引导广州纺织服装的中小企业在清远布局转型升级产业基地,推动两地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节 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聚焦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农业、红茶特色产业进行产业对接,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发挥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农业、红茶产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广清区域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广清两市共同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生态旅游业。整合广州北和清远南的酒店、民宿、温泉、主题乐园、观光农业、文化、体育等旅游资源,以广州融创文旅城和清远长隆国际森林度假区两大主题公园为核心,差异化打造特色旅游产品,联合打造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探索设立“广清电子旅游卡”,支持广州北(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和清远南(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试验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样板。建立互为旅游目的地的客源联动机制,强化旅游信息共享,通过两地的旅游节庆和赛事活动进行互动宣传,加强与港澳旅游行业的对接合作,联合举办省外、境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共同打造广州到清远周末48小时休闲旅游目的地,实现生态旅游一体化建设。

专栏3 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五大特色旅游线路

都市娱乐旅游线路: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花都会展中心—融创文旅城—中国皮具文化园—德盈新银盏温泉度假村—长隆国际森林度假区—碧桂园假日半岛故乡里旅游度假区—御盛国际马术度假区—绿沃川广州总部基地—广州民俗博物馆—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

北回归线森林运动旅游线路: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叶海生态园—芙蓉嶂—王子山森林公园—颐杰鸿泰狮子湖景区—玄真古洞生态旅游区—古龙峡原生态旅游区—黄腾峡生态旅游区—聚龙湾天然温泉度假村—碧水湾温泉度假村—良口生态设计小镇—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白江湖森林公园—二龙山花园景区。

温泉度假旅游线路: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芙蓉度假区—七溪地芳香小镇—聚龙湾天然温泉度假村—森波拉度假森林—碧水湾温泉度假村—良口生态设计小镇—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海旅游度假区—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增城派潭生命健康小镇。

乡村亲子旅游线路: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炭步岭南古村落小镇—叶海生态园—梯面红山村景区—上岳古村落—大丘园农村景区—溪头村旅游景区—蒙花布村—莲塘村—瓜岭村—大埔围美丽乡村景区。

特色文化旅游线路: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广州民俗博物馆—圆玄道观—石头记矿物园—华严寺—融创文旅城—花山小镇—香草世界—七彩澳游世界文化生态旅游区—莲塘印象园—增城文化公园—1978电影小镇—何仙姑景区—湖心岛旅游风景区—小楼人家景区。

生态农业。依托广州消费市场、交易平台和农业科技资源,充分发挥清远生态资源丰富和低成本优势,加快广清农业众创空间建设和清远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广州门店建设,推进广清(环霞·龙江源)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集中展示园、广清〔国家〕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广清农业众创空间核心基地)建设,构建新型的“前店后场”合作模式,将清远的优质农产品通过广州推向湾区市场,重点打造广清农业公共品牌“清远农家”。在广州聚焦发展生态农业科技研发、农业品牌展销、大宗农副产品国际贸易等前端环节,加快推进清远在广州天河区花城广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清远)展销中心,支持清远在广州海珠区中州农会运营清远农产品展销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清远配送中心建设,引导发展航空食品配套、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及加工环节,支持发展“中央厨房”等新业态。鼓励广州农业企业、行业基金到清远投资,引导广州农副产品企业在清远设立农产品种植、生产和深加工基地,两市共同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推进清远鸡、英德红茶等优势产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联合打造广清生态农业经济带。

专栏4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清远配送中心

清远配送中心A区:选址位于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计划2022年底开工,拟建设成为集优质食品和农产品生产、采购、仓储、加工、展示、交易、配送、信息、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粤港澳“菜篮子”农鲜产品供应链综合体,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的“新中心”、清远农鲜产品加工配送“新高地”、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建设“新标杆”。

清远配送中心B区:建设地点在清远市清城区,项目一期主要布局为“菜篮子”配送中心规划展示厅、海关产品检测中心、中央厨房、净菜分拣中心、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冷链物流等功能区,项目二期主要布局为冷链仓储中心、分拣中心、加工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国际农产品商贸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核心功能区。

清远配送中心C区:建设地点在清远市清新区,预计投资建设加工配送中心、农产品检测中心、冷库,加工品种包括所有蔬菜瓜果、猪肉家禽、副食粮油干货。计划引进中央厨房合作机构开展中央厨房配送业务,配送服务范围包括以大湾区为主的广东全省、海南省等。

红茶产业。充分挖掘整合清远英德红茶种植优势及相关优质茶文化资源,打造特色红茶加工(研发、设计、制造、中试、检测、认证、展示、体验、营销等)及服务(物流、孵化、加速器、教育、金融、商务、电商、文化、旅游、康养等)全产业链条,形成优势独特的绿色产业链,重点打造广德(英德)产业园“英德英红科创小镇”项目。用先进科技特别是农业科技改造传统红茶产业,利用现代工业延伸乡村的红茶产业链条,利用现代服务业丰富红茶产业新业态,带动乡村振兴,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第三节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推动广州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增强辐射能级,充分发挥广州作为全国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结合共建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的契机和清远制造业升级的发展需求,重点合作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和专业服务业,共同打造综合型现代商贸物流枢纽和广清生产力促进中心。

现代商贸物流。加快推进广州打造新型国际商贸中心,集聚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等供应链管理服务,强化航空物流功能,提升国际大都市物流枢纽能级。支持清远规划建设中国南部物流枢纽,围绕打造广州都市圈北向核心物流枢纽的目标,重点承接综合型物流分拨节点功能,适应航空物流升级、大宗商品物流用地供给需求,布局专业物流仓储交易及物流分拨中心。以共建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为抓手,重点选取生鲜农产品、电子元器件、汽车配件等地区优势产品,发展冷链物流、工业电子商务、定制式总装加工、展示交易等产业环节,打造集展示、交易、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展贸综合体。积极探索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信息共享和物流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提升两市商贸物流的自动化、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专业服务业。以推动两地服务市场共享互通为导向,重点围绕都市农业产品加工、医药制造、精细化工及新材料等制造环节,打造检验检测、中试服务等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广州成熟品牌园区、专业企业孵化器、加速器运营商在清远设立分园区,开展专业园区运营服务,实现两地园区运营经验、招商资源有效对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广清两地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第四节 共建产业协同创新与转化平台

以两市协同创新转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广州科教资源高度密集优势,鼓励广州科研机构到清远设立分支机构,有序推动广州科技基础设施、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等面向清远开放共享,构建广清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加速推动清远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聚焦科技创新转化,探索在广州科学城建设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驿站,支持清远市在广州的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等聚集区设立产业共建前端孵化器,引导广州专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到清远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器,共建创新创业基地清远分基地,规划建设省职业教育城(清远)科学园,建立广清“研发—设计—孵化—加速—产业化”全链条科技创新与转化平台,围绕广清两地的主导产业培育孵化创新团队和高成长性的中小微科技企业,积极培育“独角兽”企业。

专栏5 广清产业协同创新与转化平台建设计划

设立广清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有序推动广州科技基础设施、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科技信息资源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面向清远开放共享,逐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对部分在清远的重点科研机构、高校科研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进口进行减免税。

设立广清产业前端孵化器:在广州荔湾区鹤翔小镇运营广清产业共建前端孵化器的基础上,支持清远市在广州开发区、海珠区、天河区、番禺区等高校或高新技术集聚的区域,建设广清产业前端孵化器。

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器:支持广州专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到清远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器,有效满足园区内技术产业化及高成长企业产能扩张需求。

设立国家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基地清远分基地:依托国家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广州)基地知识产权集群及交易优势,引导在泛智能家居、医药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创新技术在清远分基地进行孵化及产业化。

第五节 强化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示范带动作用

基于两地产业合作基础与共建重点,对接广清重点产业平台的空间分布,统筹谋划广清一体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重点增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的引领带动功能,联动推进清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花都(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清远民族工业园、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广清农业众创空间等园区(平台)建设,加快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高质量打造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立足广州都市圈及广清一体化发展目标,强化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先行先试的示范引领作用。优化合作区功能布局,根据广清产业园、广佛(佛冈)产业园、广德(英德)产业园、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三园一城”的要素禀赋条件,明确产业重点发展方向,避免同质化竞争。率先推进先进制造、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商贸物流等领域的一批产业共建项目,引导汽车零配件、新材料、高端美容产品、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布局建设广东省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产业园、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清远配送中心等重点项目。探索合作区新型开发模式,创新利益分成统计核算体制,按一定的比例分享新增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园区经营性收入,全面推进合作区与两市的互利共赢。着力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等方面先行先试,完善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管理机构,并在指标核算、用地保障等方面创新政策供给,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推动要素资源向合作区倾斜。

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平台)联动发展。发挥广州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大湾区核心城市功能,立足清远南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北部山区的绿色生态资源,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清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容提质,加快广州花都(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清远民族工业园等省级产业园区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广清农业众创空间的运作模式创新,形成各有特色、错位发展、融为一体的产业分工格局,实现跨区域的产业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

专栏6 广清一体化重点产业园区(平台)

1.png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能查看更多>十四五查看更多>广东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