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硅料新兵集结猛扩122万吨产能
2022年硅料供应依然紧俏,在供需错配影响下,企业积极布局。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2022年硅料端宣布扩产规模高达142万吨。
在今年宣布扩产的十家企业中,除了老玩家特变电工以外,市场迎来了九家跨界而来企业的投资簇拥。其中,宝丰集团投资规模最大,扩产规划达30万吨;特变电工、合盛硅业紧随其后,扩产规划均达20万吨;硅片龙头中环股份扩产规模达12万吨;中来股份、上机数控、亚王能源集团扩产规模均达10万吨,吉利科技、南玻A扩产规模均达5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玩家整体实力不俗,投资门槛大多10万吨起步。新兵队伍中,投资主要以打通上游产业和全产业链投资为主。具体到企业来看,其中下游硅片企业突破“卡脖”环节,向上游投资,保料、降本成为其中主流投资目的。如硅片企业上机数控、中环股份,电池企业中来股份等,希望通过投资上游硅料领域,保障硅料供应,解决所处单一环节的盈利波动风险,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其次,“加长版”一体化布局成主流,如工业硅龙头合盛硅业投资项目包括20万吨高纯多晶硅建设硅基新材料、单晶切片、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等工程。宝丰集团总体规划投资包括35万吨/年工业硅、30万吨/年多晶硅、50GW拉晶切片、30GW电池组件生产装置,以及配套15GW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电站。清电能源集团在新疆哈密市打造光伏硅基示范产业园,整体规划包括40万吨工业硅、20万吨多晶硅和60GW单晶硅拉棒切片项目。
硅片“新贵”突围
作为光伏产业链扩产规模最大的环节,2022年硅片猛增态势持续。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2022年硅片端宣布扩产规模高达418GW。
具体到扩产企业来看,除硅料双龙头隆基和中环扩产30GW硅片产能;一体化企业晶澳、晶科分别扩产7.5GW、30 GW补充中间环节之外;其他325.5GW大规模扩产均来自双良节能、宇泽、高测股份、高景、清电能源等“新贵”企业。
其中,投资规模最大的为江西宇泽和高景太阳,仅两家企业在拉晶及切片项目扩产规模上,累计高达160GW,约占投资总规模的38.2%;清电能源规划了60GW单晶硅拉棒切片规模。在硅片领域猛进的双良节能,不仅投资包头二期20GW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还与宇晶股份和永信新材合资投建25GW大尺寸硅片项目;中启控股、晶品新能源、高测股份扩产规模分别达10GW及以上,宝丰集团、华晟扩产规模达3.5GW及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高测股份宣布将业务向上延伸至硅片领域,上机数控、京运通、双良节能、高测股份四大设备企业,将齐聚硅片赛道,展开新一轮竞赛。
对于硅片领域来说,自2020年以来企业密集扩产规模超1000GW,不仅意味着行业竞争将愈发激烈,同时随着企业产能投建速度的快速推进,对上游硅料端的需求将大幅增加,短期内硅料供需错配仍难缓解。据硅业分会市场调研显示,近期硅料市场已无任何余量可签,按惯例各硅料企业长单签订期一般集中在月底或月初,但截止目前尚未开始签订8月份长单,主要是由于7月部分硅料一线大厂检修减产,而在产满产运行的硅料企业均应下游要求超签订单,以确保其正常开工率,故大量企业前期订单延后导致市场无量可签余量。
TOPCon、HJT技术争锋
作为光伏产业链的迭代速度最快的环节,电池片的投产技术和规模决定着未来光伏产业链的技术路线和效率走向。从今年企业扩产来看,最为热衷的依然是N型技术,TOPCon和HJT作为其中主流技术的代表,是投资和市场关注的重点。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2022年电池片扩产规模达198.2GW。其中,已明确规划的异质结扩产规划达94.4GW,TOPCON规模约18GW。
从企业扩产规模来看,隆基为提升一体化产业链模式,对电池环节的产能扩充达30GW,投资力度最大。晶澳、金阳硅业、英发睿能扩产规模达20GW及以上,捷登智能联合宝馨科技扩产18GW,东方日升、华润电力扩产规模在12GW及以上,仅以上企业扩产累计规模约占总规模的76.8%。
从已明确布局的技术路线来看,除了从玩具转型到光伏的沐邦高科维持猛进势头,宣布投建8GW TOPCON光伏电池项目。太一光伏同时押注TOPCon、HJT两种技术路线,分别规划了5GW产能,计划先行投建5GW TOPCon电池,竣工后上马5GW HJT电池。大恒能源投建5GW TOPCon电池组件项目,计划于2023年全面投产,加速先进技术布局。
在异质结扩产队伍中,金阳硅业布局了20GW异质结电池基体材料,项目已于2月初开工,预计2023年全面投产。捷登智能和宝馨科技、东方日升、华润电力扩产规模分别达12GW及以上。其他,如老牌玩家爱康科技、华晟新能源纷纷祭出4GW及以上的扩产规划;跨界而来的金刚玻璃布局了4.8GW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外;华润、华能等央国企和大理州政府也在积极参与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企业的加速布局,新一轮技术迭代的战鼓密集敲响。目前TOPCon电池组件规划产能已近100GW,下半年落地产能总规模约40GW以上。HJT产业成长速度同样惊人,据华晟新能源预计,到2022年底HJT产能规模将达20-30GW,并表示今年将力争实现HJT电池全成本接近PERC电池,年底HJT组件全成本与PERC组件持平。
组件扩产进入红海
2022年组件环节扩产规模达233.9GW,大规模的扩产主要聚集在头部企业,其中晶科扩产规模达32GW,东方日升达18GW,隆基达16GW,晶澳达15GW,头部组件企业在这场看不见尽头的争战中拼命加速赶超,扩产能、提市占率,稳固龙头地位。
尽管头部组件竞争格局已较为胶着,但二线企业为保住其占有的固有市场,纷纷加速对先进产能布局,如尚德、一道新能扩产规模均达10GW。
在组件竞争的红海中,也不乏新兵试图突破当下格局。在新势力厂商中,一体化布局凶猛来袭,其中扩产最激进的当属双良节能,抛出了20GW组件产能扩产规划,试图从硅片端向下游市场延伸。东方希望则扩充了全产业链,包括6.25万吨多晶硅、10GW拉晶和切片、10GW电池和10GW组件。其他跨界新兵如星帅尔、捷登智能、宝馨科技投资达2GW及以上。
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光伏制造端扩产如何强劲,底气依然来自终端光伏市场需求的大力支撑。据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光伏累计新增装机30.88GW,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137.36%。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通过对各省装机规划了解,乐观预计光伏市场或将开启加速模式,并将今年新增装机预测调高10GW,预计全年实现85-100GW。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自外媒获悉,近日,印度光伏制造商WaareeEnergies宣布,计划将公司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布鲁克郡的光伏组件工厂年产能由1.6GW扩大至3.2GW,该决定已经获得公司董事会的批准。事实上,这并非WaareeEnergies在2025年首次光伏扩产动作。今年1月,该公司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建的5.4GW光伏
2025年1月,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有所回暖,组件价格基本持稳,市场博弈仍在。1月国内光伏签约、开工、投产项目较少,然行业发展并未停滞,国内光伏企业逐渐告别盲目扩张,转而聚焦技术创新,BC、HJT、钙钛矿等新技术加速渗透。海外方面,印度凭借政策激励与旺盛需求,成为光伏扩产热土,本土产能加速扩
12月20日,总投资30亿元的扬州新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5GW大尺寸N型太阳能硅片项目竣工投产,高邮招商引资“百日冲刺”成果汇报会暨四季度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同步启动,当天41个项目集中签约,其中产业项目29个,总投资166.97亿元。据了解,扬州新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双良股份与新霖飞集团成立的合资公
2024年10月,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价格基本持稳,然供需错配现象仍存,光伏企业盈利持续承压。10月国内扩产明显降温,中国光伏企业出海步伐提速,开工、投产项目较上月有所增加,N型、0BB技术持续放量。01签约/拟建项目涉及硅料、电池片、组件三个环节,海外建厂持续加码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不完全统计,2
2024年9月,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企稳,硅料价格小幅反弹,然终端需求不振,电池片、组件环节价格微幅下修。9月光伏企业逆势扩产,签约、开工项目小幅增加,投产项目明显减少,HJT、钙钛矿成为布局焦点。签约项目集中在HJT、钙钛矿技术,博达新能“出海”中东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不完全统计,2024年9月
7月16日下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政府、达拉特旗政府与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达拉特旗投资建设4条日熔量1500吨太阳能产业用超白玻璃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约50亿元人民币。
7月16日,TCL中环发布公告称,TCL中环拟与VisionIndustriesCompany(简称“VisionIndustries”)、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简称“PIF”)的子公司RenewableEnergyLocalizationCompany(简称“RELC”)签署《股东协议》,设立合资公司,共同在沙特建设年产20GW光伏晶体晶片项目。据TCL中环公告,三方约
2024年上半年,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探底,光伏企业集体失血。伴随光伏周期性寒冬到来,轰轰烈烈的扩产大潮开始“刹车”,光伏扩产、投产步伐大幅放缓,企业投资热情明显减弱。扩产规模同比下降69%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上半年硅料扩产规模达20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73.68%;硅片扩产规模165GW,同比下降62
在2022到2023年厂家陆续投放产能的盛况下,2024年的光伏产业规模及需求仍持续稳健增长中。回顾2023年的全球需求约落在467GW,今年预计将成长至492至538GW,增长幅度将较去年略显放缓,预期年成长仅约10%,主要仰赖中国、欧洲、美国、巴西及印度等市场带动需求之成长。同时,今年许多规模较大的市场受到
2024年春节过后,硅料、硅片价格企稳回暖。而从光伏产业链整体供应来看,高纯石英砂这一重要原材料今年仍呈供应偏紧态势。根据银河证券研报,预计2023-2025年全球光伏用高纯石英砂需求量分别为10.8/13.1/15.4万吨,对应供需平衡约-3.9/-2.7/-2.0万吨。受此影响,2024年开年以来,相关企业仍在加大高纯
IPO、非公开发行(定增)、可转债等是上市公司所使用的主要权益融资工具。从融资规模来看,今年企业融资及再融资有退潮趋势。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共48家光伏企业在A股及港股资本市场使用权益融资方式募资募资总额1661.87亿元,同比增长57.0%。而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不完全统计,2023年有
本周多晶硅价格持稳。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60-4.1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86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50-3.7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60万元/吨;p型多晶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00-3.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13万元/吨。本周多晶硅整体成交量较少。目前生产企业对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存在较为一
2025年5月18日,晶澳迎来了成立2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回顾晶澳的发展历程,没有大起大落,而是一直依靠产品力和口碑,以持续领跑的姿态,在光伏产业中走出了一条稳健的韧性成长之路。当众多同期崛起的行业巨头相继折戟沉沙,这家诞生于2005年的“元老级”企业,却始终稳居全球光伏产业“第一排”——这
2024年,光伏企业集体度过了一个寒冬,个别公司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更有甚者走向退市、破产终局。展望2025年,尽管挑战犹存,但仍有多家企业使尽浑身解数保住了现金流。据北极星统计,2025年一季度共有31家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百万元以上,其中正泰电器以24.18亿元领先。此外,阳光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5月15日,InfoLink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价格本周了解多晶硅市场陆续订单成交,块状料价格下滑较快,采购节奏仍较慢,市场消息混杂,当前仍在开会阶段,具体需等至本周下旬才能有较具体内容。本周前期新单小部分成交贴近每公斤36-37元人民币。国产颗粒硅当期交付整体价格区间落在每公斤33-36元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5月14日最新报价,硅料价格整体下滑。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下跌至38元/KG;N型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6元/KG;N型颗粒硅报价从35.5元/KG掉落至34元/KG,跌幅为2.82%。本周N型182单晶硅片最新人民币价格为0.95元/片,和上一周的1.02元/片相比下跌了6.86%;N型210单
5月14日,硅业分会发布最新多晶硅价格,本周多晶硅企业开始有一定量的签单,价格小幅下滑。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60-4.1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86万元/吨,环比下降1.53%;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50-3.7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60万元/吨,环比持平;p型多晶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00-3.50万元/吨,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5月7日最新报价,N型复投料人民币价格为RMB39/KG,跌幅为1.27%;N型致密料人民币最新价格为RMB37/KG,变动幅度为-1.33%。N型颗粒硅人民币价格下滑至RMB35.5/KG。非中国区多晶硅料美金价格略有变动,为US$18.2KG。N型183单晶硅片人民币最新价格掉落至RMB1.02pc,较
硅料四月硅料产出约10.2万吨。截止四月底,硅料环节面临的困境仍为高库存影响。虽然整体硅料库存略有减少,但主要消化来自拉晶环节自身硅料囤货消纳。买方采购节奏放缓至五一节后,因此硅料库存仍主要集中在硅料厂家自身手上,四月硅料厂家面临整体价格有价无市,新签订单落定难度较高。如此困境之下,
5月8日,集邦新能源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本周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9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7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5.5元/KG。交易状况:本周硅料交易维持缩量态势,拉晶厂报价已击穿大部分料企生产成本水位,大部分料企对过低报价的接受程度有限。供需动态:5月硅料
硅料价格本周了解多晶硅现货市场成交有限、部分小单成交,块状料价格下滑较快,主要原因在于下游仍持续下探价格,影响拉晶环节持续放慢采购节奏,原先五一节后商谈出现推迟,新单小部分成交贴近买方要价约每公斤36-37元人民币。国产颗粒硅当期交付以主流厂家供货为主,本周小批量成交,整体价格区间持
2024年,光伏企业集体度过了一个寒冬,个别公司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更有甚者走向退市、破产终局。展望2025年,尽管挑战犹存,但仍有多家企业使尽浑身解数保住了现金流。据北极星统计,2025年一季度共有31家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百万元以上,其中正泰电器以24.18亿元领先。此外,阳光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6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据实际放电量给予奖励。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可按首年申报标准连续3年获得奖励,每千瓦时储能容量的年电量奖励上限600kWh。独立储能0.35元/kWh,用户侧0.2元/kWh,奖励期3年。虚拟电厂资源聚合平台按调节能力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5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支持光伏产业链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5#x2014;2027年)》,其中提出:鼓励EPC总包单位与组件、逆变器、储能等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组团发展。瞄准光伏电站配建新型储能市场需求,加强光伏企业与储能企业战略合作,促进产业间协同发展。推动
本周硅片价格继续下跌,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价在0.95元/片,周环比跌幅5.94%;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10元/片,周环比跌幅1.79%;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30元/片,周环比跌幅3.70%。本周上下游成交清淡,市场情绪较为消极,
5月15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印发《西安市支持光伏产业链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打造世界一流的先进光伏制造基地,形成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系统集成、光伏储能、光伏制氢装备制造及相关配套等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条。到2027年,全市光伏新增装机量2GW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支持光伏产业链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到2027年,全市光伏新增装机量2GW,光伏累计装机量达到4.3GW。建设100个“光伏+”乡村振兴行政村,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工业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5%,建设一批零碳(低碳)工厂
近年来,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迅猛。从2020年开始,各类企业纷纷加大在光伏业务的布局力度,有力推动了行业的快速扩张。这一热潮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注入新动力,也为实现碳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一系列问题逐渐浮现,给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挑战。(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5月15日,InfoLink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价格本周了解多晶硅市场陆续订单成交,块状料价格下滑较快,采购节奏仍较慢,市场消息混杂,当前仍在开会阶段,具体需等至本周下旬才能有较具体内容。本周前期新单小部分成交贴近每公斤36-37元人民币。国产颗粒硅当期交付整体价格区间落在每公斤33-36元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5月14日最新报价,硅料价格整体下滑。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下跌至38元/KG;N型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6元/KG;N型颗粒硅报价从35.5元/KG掉落至34元/KG,跌幅为2.82%。本周N型182单晶硅片最新人民币价格为0.95元/片,和上一周的1.02元/片相比下跌了6.86%;N型210单
5月14日,InfoLinkConsulting发布本周光伏供应链价格。
2025年5月12日,红太阳新能源与尼日利亚某集团正式签署Kano州600MW光伏组件工厂整线建设协议,这是尼日利亚首条本土化光伏组件生产线,也是中国企业以技术输出推动非洲能源转型的重要实践。扎根本土需求深化中非合作尼日利亚该集团家族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致力本土工业化发展,从纺织业到水泥制造,始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