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硅料新兵集结猛扩122万吨产能
2022年硅料供应依然紧俏,在供需错配影响下,企业积极布局。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2022年硅料端宣布扩产规模高达142万吨。
在今年宣布扩产的十家企业中,除了老玩家特变电工以外,市场迎来了九家跨界而来企业的投资簇拥。其中,宝丰集团投资规模最大,扩产规划达30万吨;特变电工、合盛硅业紧随其后,扩产规划均达20万吨;硅片龙头中环股份扩产规模达12万吨;中来股份、上机数控、亚王能源集团扩产规模均达10万吨,吉利科技、南玻A扩产规模均达5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玩家整体实力不俗,投资门槛大多10万吨起步。新兵队伍中,投资主要以打通上游产业和全产业链投资为主。具体到企业来看,其中下游硅片企业突破“卡脖”环节,向上游投资,保料、降本成为其中主流投资目的。如硅片企业上机数控、中环股份,电池企业中来股份等,希望通过投资上游硅料领域,保障硅料供应,解决所处单一环节的盈利波动风险,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其次,“加长版”一体化布局成主流,如工业硅龙头合盛硅业投资项目包括20万吨高纯多晶硅建设硅基新材料、单晶切片、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等工程。宝丰集团总体规划投资包括35万吨/年工业硅、30万吨/年多晶硅、50GW拉晶切片、30GW电池组件生产装置,以及配套15GW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电站。清电能源集团在新疆哈密市打造光伏硅基示范产业园,整体规划包括40万吨工业硅、20万吨多晶硅和60GW单晶硅拉棒切片项目。
硅片“新贵”突围
作为光伏产业链扩产规模最大的环节,2022年硅片猛增态势持续。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2022年硅片端宣布扩产规模高达418GW。
具体到扩产企业来看,除硅料双龙头隆基和中环扩产30GW硅片产能;一体化企业晶澳、晶科分别扩产7.5GW、30 GW补充中间环节之外;其他325.5GW大规模扩产均来自双良节能、宇泽、高测股份、高景、清电能源等“新贵”企业。
其中,投资规模最大的为江西宇泽和高景太阳,仅两家企业在拉晶及切片项目扩产规模上,累计高达160GW,约占投资总规模的38.2%;清电能源规划了60GW单晶硅拉棒切片规模。在硅片领域猛进的双良节能,不仅投资包头二期20GW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还与宇晶股份和永信新材合资投建25GW大尺寸硅片项目;中启控股、晶品新能源、高测股份扩产规模分别达10GW及以上,宝丰集团、华晟扩产规模达3.5GW及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高测股份宣布将业务向上延伸至硅片领域,上机数控、京运通、双良节能、高测股份四大设备企业,将齐聚硅片赛道,展开新一轮竞赛。
对于硅片领域来说,自2020年以来企业密集扩产规模超1000GW,不仅意味着行业竞争将愈发激烈,同时随着企业产能投建速度的快速推进,对上游硅料端的需求将大幅增加,短期内硅料供需错配仍难缓解。据硅业分会市场调研显示,近期硅料市场已无任何余量可签,按惯例各硅料企业长单签订期一般集中在月底或月初,但截止目前尚未开始签订8月份长单,主要是由于7月部分硅料一线大厂检修减产,而在产满产运行的硅料企业均应下游要求超签订单,以确保其正常开工率,故大量企业前期订单延后导致市场无量可签余量。
TOPCon、HJT技术争锋
作为光伏产业链的迭代速度最快的环节,电池片的投产技术和规模决定着未来光伏产业链的技术路线和效率走向。从今年企业扩产来看,最为热衷的依然是N型技术,TOPCon和HJT作为其中主流技术的代表,是投资和市场关注的重点。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2022年电池片扩产规模达198.2GW。其中,已明确规划的异质结扩产规划达94.4GW,TOPCON规模约18GW。
从企业扩产规模来看,隆基为提升一体化产业链模式,对电池环节的产能扩充达30GW,投资力度最大。晶澳、金阳硅业、英发睿能扩产规模达20GW及以上,捷登智能联合宝馨科技扩产18GW,东方日升、华润电力扩产规模在12GW及以上,仅以上企业扩产累计规模约占总规模的76.8%。
从已明确布局的技术路线来看,除了从玩具转型到光伏的沐邦高科维持猛进势头,宣布投建8GW TOPCON光伏电池项目。太一光伏同时押注TOPCon、HJT两种技术路线,分别规划了5GW产能,计划先行投建5GW TOPCon电池,竣工后上马5GW HJT电池。大恒能源投建5GW TOPCon电池组件项目,计划于2023年全面投产,加速先进技术布局。
在异质结扩产队伍中,金阳硅业布局了20GW异质结电池基体材料,项目已于2月初开工,预计2023年全面投产。捷登智能和宝馨科技、东方日升、华润电力扩产规模分别达12GW及以上。其他,如老牌玩家爱康科技、华晟新能源纷纷祭出4GW及以上的扩产规划;跨界而来的金刚玻璃布局了4.8GW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外;华润、华能等央国企和大理州政府也在积极参与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企业的加速布局,新一轮技术迭代的战鼓密集敲响。目前TOPCon电池组件规划产能已近100GW,下半年落地产能总规模约40GW以上。HJT产业成长速度同样惊人,据华晟新能源预计,到2022年底HJT产能规模将达20-30GW,并表示今年将力争实现HJT电池全成本接近PERC电池,年底HJT组件全成本与PERC组件持平。
组件扩产进入红海
2022年组件环节扩产规模达233.9GW,大规模的扩产主要聚集在头部企业,其中晶科扩产规模达32GW,东方日升达18GW,隆基达16GW,晶澳达15GW,头部组件企业在这场看不见尽头的争战中拼命加速赶超,扩产能、提市占率,稳固龙头地位。
尽管头部组件竞争格局已较为胶着,但二线企业为保住其占有的固有市场,纷纷加速对先进产能布局,如尚德、一道新能扩产规模均达10GW。
在组件竞争的红海中,也不乏新兵试图突破当下格局。在新势力厂商中,一体化布局凶猛来袭,其中扩产最激进的当属双良节能,抛出了20GW组件产能扩产规划,试图从硅片端向下游市场延伸。东方希望则扩充了全产业链,包括6.25万吨多晶硅、10GW拉晶和切片、10GW电池和10GW组件。其他跨界新兵如星帅尔、捷登智能、宝馨科技投资达2GW及以上。
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光伏制造端扩产如何强劲,底气依然来自终端光伏市场需求的大力支撑。据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光伏累计新增装机30.88GW,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137.36%。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通过对各省装机规划了解,乐观预计光伏市场或将开启加速模式,并将今年新增装机预测调高10GW,预计全年实现85-100GW。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扩产的车轮依旧不停歇,即便行业洗牌已持续一年有余,但依然吸引着资本源源不断的注入。只是在产能过剩、技术迭代、出海博弈三重压力下,扩产布局多了几分谨慎与思量。整体来看,这一轮扩产有两大趋势。BC、钙钛矿:开辟“第二战场”当TOPCon技术稳坐当前主流宝座时,以BC和钙钛矿技术为主的扩产正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自外媒获悉,近日,印度光伏制造商WaareeEnergies宣布,计划将公司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布鲁克郡的光伏组件工厂年产能由1.6GW扩大至3.2GW,该决定已经获得公司董事会的批准。事实上,这并非WaareeEnergies在2025年首次光伏扩产动作。今年1月,该公司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建的5.4GW光伏
2025年1月,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有所回暖,组件价格基本持稳,市场博弈仍在。1月国内光伏签约、开工、投产项目较少,然行业发展并未停滞,国内光伏企业逐渐告别盲目扩张,转而聚焦技术创新,BC、HJT、钙钛矿等新技术加速渗透。海外方面,印度凭借政策激励与旺盛需求,成为光伏扩产热土,本土产能加速扩
12月20日,总投资30亿元的扬州新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5GW大尺寸N型太阳能硅片项目竣工投产,高邮招商引资“百日冲刺”成果汇报会暨四季度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同步启动,当天41个项目集中签约,其中产业项目29个,总投资166.97亿元。据了解,扬州新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双良股份与新霖飞集团成立的合资公
2024年10月,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价格基本持稳,然供需错配现象仍存,光伏企业盈利持续承压。10月国内扩产明显降温,中国光伏企业出海步伐提速,开工、投产项目较上月有所增加,N型、0BB技术持续放量。01签约/拟建项目涉及硅料、电池片、组件三个环节,海外建厂持续加码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不完全统计,2
2024年9月,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企稳,硅料价格小幅反弹,然终端需求不振,电池片、组件环节价格微幅下修。9月光伏企业逆势扩产,签约、开工项目小幅增加,投产项目明显减少,HJT、钙钛矿成为布局焦点。签约项目集中在HJT、钙钛矿技术,博达新能“出海”中东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不完全统计,2024年9月
7月16日下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政府、达拉特旗政府与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达拉特旗投资建设4条日熔量1500吨太阳能产业用超白玻璃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约50亿元人民币。
7月16日,TCL中环发布公告称,TCL中环拟与VisionIndustriesCompany(简称“VisionIndustries”)、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简称“PIF”)的子公司RenewableEnergyLocalizationCompany(简称“RELC”)签署《股东协议》,设立合资公司,共同在沙特建设年产20GW光伏晶体晶片项目。据TCL中环公告,三方约
2024年上半年,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探底,光伏企业集体失血。伴随光伏周期性寒冬到来,轰轰烈烈的扩产大潮开始“刹车”,光伏扩产、投产步伐大幅放缓,企业投资热情明显减弱。扩产规模同比下降69%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上半年硅料扩产规模达20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73.68%;硅片扩产规模165GW,同比下降62
在2022到2023年厂家陆续投放产能的盛况下,2024年的光伏产业规模及需求仍持续稳健增长中。回顾2023年的全球需求约落在467GW,今年预计将成长至492至538GW,增长幅度将较去年略显放缓,预期年成长仅约10%,主要仰赖中国、欧洲、美国、巴西及印度等市场带动需求之成长。同时,今年许多规模较大的市场受到
2024年春节过后,硅料、硅片价格企稳回暖。而从光伏产业链整体供应来看,高纯石英砂这一重要原材料今年仍呈供应偏紧态势。根据银河证券研报,预计2023-2025年全球光伏用高纯石英砂需求量分别为10.8/13.1/15.4万吨,对应供需平衡约-3.9/-2.7/-2.0万吨。受此影响,2024年开年以来,相关企业仍在加大高纯
企业开工维持低位2025年上半年,硅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价格持续低于生产成本甚至现金成本,绝大多数生产企业深陷亏损运营的窘境。其中多晶硅均价于2024年5月中旬降至3.8万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运行持续时间已超14个月;工业硅均价于2025年4月底降至9648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运行已持续近3个月;182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政协广元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提到,积极推动光伏与储能、动力电池等产业协同发展,成功签约四川中孚源网荷储一体化+AI虚拟电厂等项目2个,中科瑞能新型铝基负极锂离子电池项目即将竣工。提早布局退役光伏组件回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四川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关于政协广元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其中提到,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依托工业硅产能优势,多次赴通威集团及其合作伙伴洽谈年产30GW光伏组件、光伏玻璃等项目,积极开展HJT异质结电池项目论证,加快布局太阳能电池及
7月17日,硅业分会发布最新硅片价格数据显示,本周硅片价格全线跳涨,最高涨幅达到22.09%。具体价格变动如下: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价为1.05元/片,环比上周大幅上涨22.09%;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1.15元/片,环比涨幅15.00%;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
7月17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硅片价格,本周硅片价格开始上行,且涨幅较大,但并未达到网传硅片涨价幅度。本周硅片价格开始上行,且涨幅较大。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价在1.05元/片,环比上周上涨22.09%;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15元/片,环比上周上涨
7月17日,集邦光储观察集邦光储观察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多晶硅本周多晶硅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5.5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3.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2.5元/KG。交易状况:多晶硅厂商延续挺价策略,而成交角度看,多晶硅及拉晶端的博弈依旧激烈,但整体成交已经开始
7月17日,光伏概念股开盘表现强势,343家企业盘中上涨,6家涨停。截止至发稿,琏升科技盘中涨幅高达12.21%,皇氏集团、联发股份、仁智股份、天宸股份涨幅在10%及以上,东材科技、胜宏科技、亿晶光电、和顺科技等企业涨幅居前。消息面上,硅料、硅片、电池片环节价格齐涨。据硅业分会跟踪,本周硅料价格
7月17日,宁夏自治区发改委发布关于废止一批新能源项目的公告。根据公告,此次共有9个、449.3MW风光项目被废止。其中,光伏项目3个,总规模300MW;风电项目7个,总规模149.3MW。废止项目的业主涉及大唐集团、宁夏马斯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国能平泰新能源有限公司、水发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西安
7月17日,InfoLinkConsulting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价格国内硅料企业响应政府“反内卷”持续发酵,企业与协会持续性沟通研拟方案,多家硅料企业反应产品报价将基于“不能低于全成本”为调整主轴,卖方报价块状致密料价格约每公斤47-49元人民币不等,其中部分给予大客户的报价约落在每公斤46-47
“反内卷”行动下,硅料价格应声上涨,自2025年6月底迎来反弹后,截至目前已连续上涨3周,本周均价更是重回4字头。其中,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4.0-4.9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17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2.4%。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4.0-4.5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10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5.2%。数据来源
7月16日,硅业分户公布最新多晶硅价格。本周硅料价格涨势进一步巩固,相较于上周企业普遍提价但实际成交寥寥的局面,本周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约6家企业达成新订单,整体成交量环比大幅增长。本周成交区间在4.0-4.9万元/吨,订单价格大多落在区间两端,有较为明显的价格分化。造成价格分化的主要原因在
7月17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硅片价格,本周硅片价格开始上行,且涨幅较大,但并未达到网传硅片涨价幅度。本周硅片价格开始上行,且涨幅较大。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价在1.05元/片,环比上周上涨22.09%;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15元/片,环比上周上涨
7月17日,集邦光储观察集邦光储观察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多晶硅本周多晶硅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5.5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3.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2.5元/KG。交易状况:多晶硅厂商延续挺价策略,而成交角度看,多晶硅及拉晶端的博弈依旧激烈,但整体成交已经开始
7月17日,InfoLinkConsulting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价格国内硅料企业响应政府“反内卷”持续发酵,企业与协会持续性沟通研拟方案,多家硅料企业反应产品报价将基于“不能低于全成本”为调整主轴,卖方报价块状致密料价格约每公斤47-49元人民币不等,其中部分给予大客户的报价约落在每公斤46-47
7月16日,InfoLinkConsulting发布本周光伏供应链价格。详情如下:
7月16日,硅业分户公布最新多晶硅价格。本周硅料价格涨势进一步巩固,相较于上周企业普遍提价但实际成交寥寥的局面,本周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约6家企业达成新订单,整体成交量环比大幅增长。本周成交区间在4.0-4.9万元/吨,订单价格大多落在区间两端,有较为明显的价格分化。造成价格分化的主要原因在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全球光伏产业链价格趋势月报》最新调研数据,多晶硅、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整体上涨。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7月16日最新报价,多晶硅环节,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上涨至35.5元/KG;N型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3元/KG;N型颗粒硅报价从31.5元/KG上浮至32.5元/KG。
对光伏人来说,2025年又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5·31。2018年的5·31,因为累计20年待支付光伏发电补贴费用超过1万亿元,中央政府对光伏新建项目急刹车。在政策的影响下,光伏装机容量装机大跌、产业链大量企业倒逼,投资商资金链断裂。这段光伏项目业主和光伏产业链上生产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的历史,让广
7月15日,A股上市公司*ST沐邦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1-6月预计减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亿至-1.50亿,净利润同比增长15.54%至29.61%。本期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1、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硅料和硅片均价大幅下降,且硅片价格降幅大于硅料;同时,制造费
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的当下,中国光伏产业正迎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关键转型期。伴随行业逐步进入市场化转型阶段,如何激发全民参与热情、破解市场渗透瓶颈、构建全产业链协同生态,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TCL光伏科技发起的“光伏宠爱季”活动圆满收官,以创新模式为行业市场化
这周一,本号还谨慎提示资本可以抢跑。结果,周二开始,资本市场集体抢跑,一把拉满,就像去年A股国庆行情一样,这也再次说明了咱们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功利性。一根阳线,改变信仰。光伏板块重燃激情,也再次印证了巴菲特的格言,在最悲观的时候,可以更乐观一些。关于这一轮光伏热潮,风起于何处,又
硅料五月硅料产量复盘后约9.4万吨,六月产量小幅增加,达9.7万吨,以硅耗量1,900吨/GW折算约合51GW。提产厂家主要来自新疆与六月份进入丰水期的四川地区。部分包头、新疆产能原订七月提产,目前仍受政策影响暂缓。然云南丰水期,部分企业新增产能投产,七月环比增量预计在1.2万吨左右,产量则来到10.9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