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浙江宁波市奉化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将达275MW

2022-05-30 14:32来源: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浙江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月20日,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发布奉化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特色区行动方案(2021—2025年),方案指出, 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到2025年,天然气利用总量达1.06亿方/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27.5万千瓦。

详情如下:

奉化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特色区行动方案(2021—2025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生活富足富裕、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总体要求,对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动计划(2021—2025年)》,坚持“全面创新、全域美丽”发展策略,坚持“扬长补短、重点突破”工作导向,积极探索共同富裕的奉化路径,努力为“示范区”“先行市”建设提供奉化样板、奉化经验,特制定“十四五”时期行动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聚焦相对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困难群体等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群众,率先破解一批制约共同富裕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率先形成一批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和实践创新案例,到2025年推动共同富裕特色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经济高质量特征加快显现。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0万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0%。创新动能有效释放,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6%,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7万元/人,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低于16.4平方米/万元,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到174万元。收支水平明显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000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41300元,恩格尔系数稳步下降。

——城乡深度融合形态加快构建。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新型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城市未来社区、乡村新社区等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创建做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有效打通,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的市民化集成改革、以土地为重点的农村集成改革持续深化突破。外畅内联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农村物流骨干网络和配送体系全面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到100%,3个“1小时交通圈”人口覆盖率达99%以上。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健全,“两山”转化通道进一步打开,山区等城乡薄弱地区加快崛起。

——收入橄榄型结构加快成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达0.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壮大、结构持续优化,家庭可支配收入10—50万元的群体比例超过75%、20—60万元的群体比例达40%,基尼系数维持在合理区间。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65以下,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高低收入人群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生活品质和社会福利水平明显提升。

——公共产品供给更加优质。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均衡化、便捷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75%左右。基本建成学前教育、公共卫生、养老照料、体育健身等“15分钟公共服务圈”。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增加到4.55个,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96%,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5300平方米以上。公众食品和药品安全满意度稳步提升,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逐步下降。

——全域美丽底色更加靓丽。美丽奉化建设取得新成效,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为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美丽宜居之城。生态环境状况综合指数居全省前列,PM2.5平均浓度在24微克/立方米以下,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100%,宁波湾蓝海天数保持在300天左右,“10分钟可达公园绿地”覆盖人群达100%,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100%。

——新时代文明风尚更加浓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弘扬浙江精神、红船精神和“开明开拓、和谐和乐”奉化精神,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养全面提升,形成“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文明家庭占比达55%以上。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进一步彰显,佛教名山、溪口名镇影响力明显提升,海峡两岸交流“窗口”地位更加凸显,成为宁波弥勒文化城市地标。

——社会环境更加和谐。党建统领的整体智治体系基本建成,法治奉化、平安奉化、清廉奉化建设一体推进,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现代化社会基本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度达98.7%以上。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加快完善,全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万人成讼率逐年下降,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稳步提升。“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家园理事”“村民说事”等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更加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民主法治水平、社会和谐和睦程度明显提升。

二、重点行动

(一)新动能培育攻坚行动

——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

1.高标准打造3号青创大走廊,深入推进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清零”行动,引导支持企业建设省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到2025年,建成产业技术研究院5个以上、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5家以上。(牵头单位:区科技局)

2.深化“双飞地”模式,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促进初创型成长型企业发展。到2025年,建成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15家,市级以上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3个以上。(牵头单位:区科技局)

3.支持和引导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创新型产业综合体。到2025年,建设创新型产业综合体5个。(牵头单位:区经信局)

——推动数字经济倍增

4.实施数字经济五年提质倍增工程,聚焦软件信息服务业、智能制造等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加大招引力度,加快推动云弧数字产业园、瑞嘉通讯技术研究院、腾讯云启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数字经济总量突破7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牵头单位:区经信局)

5.持续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升级,高水准建设气动、服装等优势产业集群。到2025年,新建数字化园区5个,打造“未来工厂”5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0家。(牵头单位:区经信局)

6.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千兆光纤宽带网络升级。到2025年,实现5G网络全覆盖。(牵头单位:区经信局)

——推动服务业双倍增

7.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科技及软件信息、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网易宁波中心、小米数科等项目落地营运,推进浙栋资产、新浪保险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到2025年,建成甬山E谷核心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720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40亿元,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5200人,注册会计师占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比重达到2.8%。(牵头单位:区发改局)

8.大力发展商贸餐饮、运动健康、休闲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着力推进南山路品质生活、中山东路商务集聚区等重点商圈,惠政老街、溪口应梦里、城里厢等重点商业街区建设。到2025年,商品销售总额突破5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亿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80亿元。(牵头单位: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文广旅体局)

9.制定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打造一批创新楼、科技楼、金融楼、律师楼等特色高端楼宇。到2025年,规模以上楼宇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税收亿元以上楼宇达到3个。(牵头单位:区发改局)

——强化企业梯队培育

10.研究制订新一轮更具竞争力的招商政策,持续招大引强。到2025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0个。(牵头单位:区投促局)

11.完善企业上市激励政策,实行“一企、一案、一政策”精准化服务。到2025年,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15家,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超过250家,获得资本市场服务的企业占规上企业数的15%以上。(牵头单位: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12.建立50亿、30亿、10亿级重点企业动态培育库和培育清单,落实分级分类管理服务机制。到2025年,10亿级骨干企业达到40家,其中30亿-50亿级企业达到5家,50亿级龙头企业达到3家。(牵头单位:区经信局)

13.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到2025年,新增“个转企”400家、“小升规”企业500家、“规改股”企业18家。(牵头单位:区经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14.精准绘制“1个图谱”+“N张清单”,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到2025年,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家。(牵头单位:区经信局)

15.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苗子库,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80家。(牵头单位:区科技局)

16.深入实施“春苗计划”,健全动态跟踪管理的“小而美”苗子企业培育库,强化分级分类培育。到2025年,培育“小而美”苗子企业150家。(牵头单位:区科技局)

(二)城乡深入融合攻坚行动

——加快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

17.实施新一轮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推广龙头企业自主改造、归宗连片开发等模式,推动低效工业地块向小微企业园、专业园、双创园转型。到2025年,完成老旧工业园区改造20个,新(改)建专业园区15个,60%工业用地集聚入园。(牵头单位:区经信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18.完善低效用地“亩产倍增”、扶优做强“亩产英雄”和差别电价等要素差别化配置倒逼政策,加快推动“低散乱”“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整治提升和动态出清。到2025年,完成低效企业达标提升300家以上,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600家以上、“高污染”企业15家以上,实现铸造企业绿色工厂创建全覆盖,盘活低效用地1500亩。(牵头单位:区经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

19.加快老旧小区、城中村动态清零,加大零散地块整理力度,深化海绵城市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到2025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个、拆迁12个,完成“城中村”拆迁整治57个,新增公园绿地40公顷以上。(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区征收办)

20.编制新一轮镇区建设规划,实施整镇重整计划,推动人口、产业向镇区集聚。到2025年,完成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形成4个镇区试点。(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住建局、溪口镇、裘村镇、松岙镇、大堰镇)

21.完善旧村改造规划体系,建设“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集聚类村庄和集中居住区,推动旧村“大搬快聚”。到2025年,基本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农房改造4000亩,完成小集镇式中心村试点3个。(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农业农村局)

——加快交通路网外联内畅

22.加快推进奉化火车站扩建、溪口火车站新建等项目,力促金甬铁路奉化段建成投用。推动实施象山湾疏港高速等项目,谋划推进甬台温高速改扩建、象山港二通道等高速公路项目和宁波至溪口、滨海轨道交通项目,有效衔接宁波都市圈和长三角区域交通网。到2025年,基本形成“四横二纵”高速网络。(牵头单位:区交通局)

23.实施城区路网畅通工程,推动四明路东延、连山快速公路、沿海中线拓宽等项目建设,完成S203奉化段建设,构建形成“两环六横五纵五射三连”区域交通格局。到2025年,公路总里程突破1500公里,公路网密度超过120公里/百平方公里。(牵头单位:区交通局)

24.高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动农村公路“白改黑”,大力推进宁奉公交一体化和城乡公交一体化,争创“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区。到2025年,新建、提升、加密、改善农村公路250公里,县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比例90%以上,乡村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比例50%以上,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保持在5A级水平。(牵头单位:区交通局)

——加快资源要素双向流动

25.探索农业转移人员带权进城改革,在保留进城农民依法享有农村“三权”的基础上,均等享受城镇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到2025年,完成农民带权进城3.75万人。(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农业农村局)

26.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租赁房屋落户政策,完善积分入学、参保缴费等政策,畅通新市民群体融入通道。(牵头单位:区公安分局、区流管办)

27.扎实推进“两进两回”工程,加大“农创客”“青创客”等“新农人”培育力度。到2025年,每年培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800人左右、引育“农创客”30名以上。(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28.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动态调整征地片区综合地价最低保护标准,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集中支持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到2025年,全区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明显提升。(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

29.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路径,规范城镇居民对农村继承房产的登记确权,设置闲置农房数据库和项目储备库,健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闲置农房开发利用机制,激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农业农村局)

(三)收入倍增攻坚行动

——推动更高质量就业

30.出台新一轮促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全力保障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到2025年,力争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以上,灵活就业达到5000人,动态清除零就业家庭。(牵头单位:区人力社保局)

31.实施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就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再教育再培训。到2025年,累计培训5万人次以上、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25场次以上。(牵头单位:区人力社保局)

32.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工资指导信息发布制度,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到2025年,全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同城水平,全员劳动报酬年均增长5%以上,全社会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达51%以上。(牵头单位:区人力社保局)

33.巩固无欠薪区建设成果,推动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持续扩面,重拳打击欠薪企业,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让“劳有所得”更有依托。到2025年,欠薪案件数量、涉案劳动者、涉案金额实现稳步下降。(牵头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公安分局)

——推动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倍增

34.打造人才新政3.0版,大力吸引海内外高素质人才、高校毕业生来奉就业创业。到2025年,新引进高端创新创业团队150个、博士300名、高校毕业生5万名。(牵头单位:区委人才办、区人力社保局)

35.实施“直接认定”“职技人才融会贯通”以及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建立健全技术工人待遇引领机制。到2025年,推动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达37.5%。(牵头单位:区人力社保局)

36.发展电商经济,建立直播经济、网红经济等新业态发展专项支持政策,推动网络主播等各类灵活从业人员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到2025年,打造1个省级样板电商直播基地。(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37.鼓励个体创业,加大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和创业经营奖励力度,扩大创业场租补贴享受范围。到2025年,个体工商户达到5.3万户。(牵头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市场监管局)

38.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落实和完善小额贷款、减税降费等政策举措。到2025年,累计完成减税降费36亿元,小微企业达到2.3万家。(牵头单位:区税务局、区市场监管局)

——推动低收入群体增收

39.建立健全困难群体精准识别、数据对比筛查、预警等机制,打造低收入群体数字化管理平台和基础数据库,确保潜在救助对象“一个不漏”。(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民政局)

40.对弱势群体、重点群体实施更加精准的就业创业帮扶,落实接收弱势群体就业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开展来料加工助农增收阳光行动,设立就业援助基地,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低收入农户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人力社保局)

41.发展夜间经济,培育夜间消费街区和消费市场,划定设置一批零租金摊位,鼓励低收入群体入驻经营。到2025年,打造5个夜间经济集聚点。(牵头单位:区商务局、区综合执法局)

42.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加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支持银行推广小额涉农贷款,助力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到2025年,涉农贷款规模超过250亿元。(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人行奉化支行)

43.实施水源保护地高质量发展计划,深化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推动区域碳汇交易试点,全力推动大堰、溪口等地跨越发展。到2025年,生态补偿金额超过3亿元。(牵头单位:区发改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委组织部)

44.做好与甘洛县的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和消费帮扶,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协作体系。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探索完善山海协作“飞地”建设模式,打通与文成的要素双向自由流动通道。(牵头单位:区发改局、区商务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浙江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