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浙江玉环: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交通发展应用

2022-05-05 14:16来源:玉环市人民政府关键词: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浙江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六)加快项目拉动,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1.加强招商选资力度

开展招商选资工作,综合考虑项目的环保指标、单位土地投资强度指标、财税贡献指标、科技含量指标和带动力强的大项目,使落地项目有规模、有特色、有质量。充分利用国外产业加速转移和国内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的有利时机,主动承接新能源、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的转移。及时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探索推广挂职招商、驻外招商、走访招商、产业链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等的经验,鼓励各种中介机构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招商选资。继续落实和完善招商引资和考核奖励的有关政策,使招商引资的政策更加切合实际、举措更加得力、成效更加明显。

2.聚焦重大技改项目

明确重点技术改造导向,支持企业围绕开发品种、提升质量、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等方面,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紧密结合国家技改专项资金投向,主动组织一批投资规模及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加强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结合,引导企业加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实现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引进技术投入与消化吸收再创新投入的比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推动项目投产见效

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政策措施,努力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和投资意愿,引导民间资金流向制造业领域,扩大工业投资规模。建立领导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对接合作工作机制,加强与跨国公司、央企、军企、上市公司等市外重点企业的对接,依托其提升发展我市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完善已有产业链和形成新的产业链。加大对项目的跟踪服务和督查力度,看住续建项目、紧盯新建项目、督查投产项目,及时协调解决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土地、环评、能评、资金等问题,建立和完善工业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七)推进生态工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1.推进节能降耗

鼓励企业加大节水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重视污水回用、再生水的利用,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行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度,落实绿色环保节能“一票否决制”,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落户我市,防止各类财政性资金流向产能过剩行业。全面开展行业中“低小散”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逐家摸清证照、用地、用房、用能、排污、产出、税收等基本情况,按照“改造提升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整合入园一批、合理转移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的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以推进。重点抓好铸造、红冲锻打、表面处理等行业中能耗高、污染重企业的落后设备与工艺淘汰。全面整治清理“散乱污”企业及集群,依法依规处置涉及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违法排放等各类违法生产的企业通过提标改造、集聚搬迁等方式,加强对现有低效率、高污染工业小区和家庭工厂的改造,大力推进小微企业工业园区和智慧化建设。

2.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推广新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清洁生产应用,增强企业中水利用、余热回用和各类工业废弃物回用利用的能力;大力推进企业的清洁生产、环境认证和标准化管理。鼓励用能设备的节能改造与替换,改善能源结构,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一方面,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积极开展已有用能设备节能改造,企业因工艺需要确需建设、改造锅炉,必须使用燃气等清洁能源。另一方面,加快开展燃气管网和燃气储气站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燃气管网入园进企;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基地,加快推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建立健全重点行业取水定额管理,实行差别化水价政策。切实加强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高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加快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和设备。

(八)加强工业安全,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1.健全工业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将安全生产作为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从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标准、行政许可等方面加强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指导督促工业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本部门内部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工作体系,结合业务分工,明确主要负责人、各分管领域负责人及相关内设机构安全生产职责,推动安全生产和行业管理工作深度融合。从人、财、物等各方面为有效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2.引导重点行业规范安全生产

加强行业标准、行业规范条件的制修订和清理工作,提升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支撑和促进作用。用好相关部门建立的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在产业政策、技改资金扶持等方面对“黑名单”企业进行限制。把安全生产规范要求及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作为各类示范基地、示范园区申报、认定、考核和发展质量评价的重要条件,不断提升各类园区的安全发展水平。将安全技术改造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支持范围,更好地引导投资方向。鼓励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安全技术改造投入,采用先进的工艺及装备,降低安全风险,消除事故隐患。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广泛应用,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及工控安全、数据安全管理能力。

3.夯实园区信息化和应急保障

加快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结合产业特点,以对园区安全做出准确、高效的智能响应为目标,采用“互联网+产业”模式,综合利用电子标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到十四五末,集约化可视化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成率100%,定期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实现对园区内企业、重点场所、重大危险源、基础设施安全风险监控预警;高新区开展数字化园区建设比例达100%。

强化应急处置保障能力建设。全面掌握园区及区内企业应急相关信息,健全完善园区应急预案体系,定期检查企业应急准备工作开展情况,统筹园区应急救援力量并强化演练,与园区周边重点应急救援力量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公共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明确应急管理的分级响应制度和程序,做到应急救援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安全高效。

(九)加强开放带动,增强产业竞争活力

1.引入高端要素资源

建立健全统一的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库和定期信息发布制度,鼓励国内外资本投向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汽车零部件、水暖阀门、工程机械、家具、机床、药械包装、眼镜配件等支柱产业,炊具、缝制设备、高低压电气设备等特色产业以及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港行和现代物流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战略研发和总装集成项目,支持企业进口关键设备和引进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技术消化能力;鼓励跨国公司和大型国企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培训中心,支持跨国公司和大型国企与我市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发挥其技术溢出效应。积极探索柔性人才引进方式,加强与海外留学生机构、国外人才密集特别是华人学者密集地区的联系,着眼于全球范围的人才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利用人才,重点支持海内外创新型和拔尖人才、海外留学人员和具有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人才落户玉环。

2.促进对外贸易投资

在巩固欧美市场的同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加大对中东、非洲、南美、俄罗斯等市场的开拓力度,并充分利用RCEP政策红利,深耕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市场;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产品分拨中心、物流仓储中心、国际采购网络等,提高企业外向度和“走出去”的层次。加强“走出去”配套服务,通过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不断增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服务,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产品分拨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国际采购网络等,提高企业外向度和“走出去”的层次。

3.深化国内合作交流

充分利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研发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开发窗口的地位,发挥我市产业优势和机制优势,主动配套服务、自觉错位发展,精心做好产业招商,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发挥对台口岸优势,加强与台湾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效农业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促进产业和劳动力转移,鼓励和引导区域间要素流动,努力实现区域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中部、西部市场,增强产品国内市场的辐射力;加强与国内重点城市的战略合作。

七、保障措施

(一)完善顶层设计

1.完善规划评估体系

完善规划实施动态评估体系,对规划目标实现程度、规划任务完成情况、规划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相关内容。将规划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合理设置评价指标,落实责任,确保实效。

2.制定产业扶持政策

根据现有产业结构和基础,编制主导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借鉴国内先进地区发布的相关产业引导扶持政策,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重点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对主导及新兴产业进行定向集中扶持,发挥政策导向对于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

3.组建专家库与智库

建立玉环市重点产业专家库,针对汽车零部件、水暖阀门、家具、机床、工程机械、药械包装、眼镜配件等主导产业,加强与产业内国家级研究机构、国家级行业协会进行实质对接,聘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学术专家,以及专业研究机构纳入产业专家库。组建工业经济专家智库,建立常态化问诊机制,对产业发展方向选择、重大引进建设项目评价、国内外产业政策资源对接等提供咨询意见与具体帮助。

(二)降低企业成本

1.减轻企业财税负担

全面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推动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和设备加速折旧政策,完善重点产业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政策,充分利用“营改增”降低企业税负,落实个税改革方案。

2.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的信贷投入,推动金融机构开展循环贷款、滚动贷款,减少企业高息“过桥”融资,合理设定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运用项目贴息、流贷贴息等政策降低企业财务费用。

3.降低资源供给成本

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工业用气市场化改革等资源供给机制改革,鼓励工业企业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降低工业企业购电、购气成本。加快低效用地的腾退置换,提高土地供给、集约利用效率,降低工业用地综合成本。

(三)加大资金支持

1.积极争取资金支持

密切关注和跟踪国家、浙江省产业政策导向,积极争取上级工业发展财政资金支持,包括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工业与信息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工业园区(开发区)专项补助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

2.设立扶持专项资金

依托玉环市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资金和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杠杆效应,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玉环工业转型升级。根据规划导向,围绕工业企业发展、转型升级过程打造配套支撑的基金链条,覆盖并购、股债结合、PE、VC、天使等多种类型,投资玉环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3.加强金融支持力度

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金配置,对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制造业项目给予优先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扩大知识产权质押、仓单质押、信用保险保单质押、股权质押等贷款业务,推进融资超市、统贷平台建设,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和督促各类金融机构加大改革力度,开发和丰富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金融产品,增强金融机构化解中小企业不良资产的能力。

(四)增强智力支撑

1.加强人才开发引进

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优化企业、中介机构、有关院校和其他社会力量联合办学的职业教育模式。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育,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素质,打造玉环知名企业家群体,同时关注新生代企业家健康成长,搭建平台为新生代企业家健康发展传授经验、解疑释惑,充实企业家队伍。深入实施“千人 计划”、“500精英计划”等系列人才计划,探索“人才+”招才引才模式,以引才带动引资、引智,推进千人 计划产业园建设。分产业定期制定并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多渠道开展定向、专项人才招聘,积极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并完善相应的人才选拔机制、专家举荐制度、人才评价机制等。着力引进国内外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掌握关键技术的高层次专家,重视引入掌握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成套技术的优秀团队,重点引进玉环籍大学毕业生、创业团队以及在外优秀人才回归创业。积极推进人才柔性引进,通过建设异地研发中心等形式引进外部创新资源

2.建设“工匠”人才队伍

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企业专业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开展定向和岗位培训,大力培养适应玉环产业发展、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培育浙江工匠、台州工匠、玉环工匠。增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后劲,大力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使其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孵化器”、技术攻关的“先锋队”。建立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国家技能大赛为龙头、省级技能大赛为主体、企业岗位练兵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充分发挥技能大赛的引领作用,在竞赛中评价人才、发现人才,为各类技能人才提供发展舞台。

3.优化聚才、育才、用才环境

建立高层次人才流动机制,健全人力资本和技术入股等分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的住房保障,完善人才落户、子女就学等配套政策。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引进人才在落户、医疗、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就学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为引进人才提供高效、便捷、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健全和完善重点人才联系制度,在岗位安排、职级确定、职称评聘、薪酬待遇等方面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特事特办、特岗特薪”政策,用事业、感情和待遇“留人”,优化人才工作发展环境。

(五)强化政府服务

1.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简政放权,落实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约束自由裁量权,落实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继续完善“全程代办制、即办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探索重大项目“并联办理”审批手续新模式,深化大企业服务制度,开好服务企业直通车,开展“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提速行动。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构建网络行政服务体系,促进行政服务模式转变。

2.构建良好营商环境

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消除社会资本进入相关重点领域的隐性壁垒,强调扶持政策普惠性,鼓励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参与公平市场竞争。加强市场监管,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严惩市场垄断、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严格行业规范和准入管理,指导重点产业排查治理隐患,推动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从源头治理上指导相关产业提高企业安全水平。

3.加强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间交流

加强产业政策宣传力度,建设网络化的中介咨询服务平台,开展技术、信息、管理、投融资及政策等多种形式咨询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在行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定期召开政企座谈会,及时掌握产业动态和工作执行情况,提高政府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进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

(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1.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为民营经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市场监管部门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着力“减证照、压许可”,建立规范统一的市场监管规则,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强工业项目用地保障

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抓好工业用地的超前储备,同时做好储备土地的前期开发,将本发展规划纳入到在编的国土空间规划,加强落地指导,保障工业用地空间规模。到2025年,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0%以上用于工业用地,确保工业用地总量稳中有升。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行土地复合利用,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探索实施工业用地多方式供给。实施新玉环人安居工程用地和规划保障政策,鼓励具备条件企业在厂区内建设职工宿含等配套生活服务设施。对规上企业特别是亿元以上企业实施优质项目或投资总额在2亿元以上新上项目的,优先保障土地供给。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部门分工协作,形成共同推进工业项目落地的合力。

附件1:“十四五”时期重大项目清单

十四五重大工业项目

1.png

1.png1.png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建筑一体化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浙江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