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其他政策正文

打造光伏等优势产业!安徽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强省建设)规划发布

2022-01-26 15:25来源:安徽发展改革委员会关键词:十四五光伏政策安徽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六、保障措施 

(一)深化改革创新,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 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 力量干事,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模范表率,带头遵从法律法规和 市场规则。大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落 实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制度,健全企业家诚信经营激励约束 机制。积极推动制造业国有企业改革,引导国有资本更多投向新 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大中小微企业信 用贷、无还本续贷覆盖面,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降低企 业综合融资成本。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支持协会开展重大问 题研究、协助行业管理、推动行业交流合作等工作。 (二)强化开放合作,促进区位和战略叠加优势充分发挥。 落实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部署,发 挥“左右逢源”双优势,突出“龙头+配套”,更大力度嵌入长三 角产业链。坚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集群 招商、专业招商。对外来企业、本土企业一视同仁,对企业增加 投资新上项目给予招商引资待遇。抓住国家设立中国(安徽)自 贸试验区、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机遇,对标国际先进规则, 加大开放力度,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按照构建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 求,高质量推进合肥都市圈、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皖北 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建设, 在内外联动中提升安徽整体实力。与沪苏浙共同探索区域、产业、 项目、平台、人才联动,推进产业梯度转移,跨区域形成纵向分 工、横向联动的协同发展模式,联合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 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利用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大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 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国际软件博 览会、中国中药博览会等平台广泛开展推介和合作。 (三)加强要素保障,促进资源最佳配置和耦合互动。优化 数据、土地、资本等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数据市场,保障数据 安全,围绕数据权属、应用、治理等,加快数据资源汇聚,促进 数据开放共享、流动应用。培育数据采集、加工、分析、服务企 业,促进数据要素流通,探索规范的数据市场化流通、交换机制, 保护交易主体权益,打造数据融通、交易便捷、服务协同的数据 生态圈。盘活存量工业用地,鼓励企业利用自有工业用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零增地”技术改造,根据相关规划和有关规定允 许增加容积率的,不增收土地价款等费用,全面推广“亩均效益” 评价。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政府投资基金运营效率,引导 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企业上市挂牌融 资,建立上市项目后备资源库,提供上市挂牌政务服务绿色通道。 推动设立省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引导母基金,继续开展中 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母基金政策性直投工作。 (四)强化人才支撑,充分发挥企业家和领军人才关键作用。 面向制造强省建设主战场和重大需求,大力培育引进高端人才, 持续壮大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培育引进汇聚技能型人才和卓越工 程师,搭建创意梦想互相碰撞、资源要素互动耦合平台,激发企 业家创意创新创造热情,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支持 帮助更多科技人才转变为企业家。鼓励民营企业与高校及技工院 校签订紧缺工种技能人才定向培养协议。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 养引进计划,加强科技人才储备,引导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人才 使用、引进、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消除人才不足的短 板。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引进国内知名培训机构,鼓励在皖设 立分支机构,为民营企业家及高管提供常态化培训服务。实施“新 徽商培训工程”,加大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养力度。组织优秀民 营企业家到沪苏浙、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开展体悟实训。委托优秀 管理咨询机构对民营企业进行管理咨询诊断。 (五)加强财税金融支持,优化扶持方式提升使用效率。加强省市县政策协同,形成上下贯通、分工明确的政策支持体系。 将支持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纳入省政府重大战略 任务保障清单,细化具体政策措施。每年对保障清单实施事项进 行评估论证,根据资金使用绩效、年度重点工作变化等情况,动 态调整年度重大战略任务保障清单及相关政策措施。创新财政投 入方式,对财政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资金,引入市场化运作 模式,原则上采取政府引导基金、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方式支 持,加强与金融资本结合,发挥财政资金撬动放大效应。重点支 持工业强基补短板、工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领域。 按照“基地+基金”模式,运用好资本的力量,吸引各类资本共 同建立产业基金,支持制造业集群式发展。 (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推动产业绿色安全发 展。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全面优化产业体系、 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和工业低碳行动, 全面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提升工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绿色 技术创新应用,强化优质绿色产品供给,创造绿色新消费,加快 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推进机制,推动工业绿色 低碳转型迈上新台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 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 实国家和省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 落实工业相关产业的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促进政策, 协调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指导和协调工业环境保护和工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从 制定产业政策、严格行业规范、加强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等 方面提升工业行业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两化融合、技术 进步、智能制造水平,实现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高,推动工业行 业高质量发展。加强职业病防治,促进企业提高职业健康工作水 平。 (七)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多链协同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的 发展生态。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我省实施办法, 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提升行动。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 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 干意见》、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3 条”和我省民营经济“30 条”等政策。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要求,落实制造业大 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积极推广项目集中会商、区域评估“标准地”、 要素“周转池”等经验做法,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面落实国家 减税降费政策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省级立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 费继续实行零收费,进一步清理违规涉企收费、摊派事项和各类 评比达标活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贯彻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 项支付条例》,健全预防和解决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长效机制。 建设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最 多跑一趟”服务承诺,开展项目联合审批,实现项目建设“一站 式”服务。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 化、便利化。引导企业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纳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八)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系统推进制造强省建设落细 落实。充分发挥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协调制造强省 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 重大工程专项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统筹协调和督促 检查。落实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机制,强化规划实施 相关保障措施,实行网格化、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制定年度目 标任务和实施计划,建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监测、评价和考 核机制,推进规划任务落实到年度工作重点,促进规划组织实施。 加强统筹协同,坚持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等“多链 合一”,加强省市和部门联动,形成支持制造业发展的稳定机制。 各地要加强与本规划的战略协同与政策衔接,结合实际研究制定 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十四五查看更多>光伏政策查看更多>安徽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