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其他政策正文

打造光伏等优势产业!安徽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强省建设)规划发布

2022-01-26 15:25来源:安徽发展改革委员会关键词:十四五光伏政策安徽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五、重点任务

坚持“科创+产业”“龙头+配套”“基地+基金”,系统实施 十大重点工程。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制造业发展质量效益和核心 竞争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一)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工程。完善创新体系,围绕产业 链筑牢创新链,增强制造业发展动能,围绕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 系建设,统筹制度、企业、平台、市场等关键环节,发挥科技自 立自强对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创新“关键变量” 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坚持“科创+产业”协同,树牢 企业家是创新主帅、科学家是创新主力、企业是创新主体、政府 是创新生态的主责意识,立足产业特点和共性需求,促进人才、 资本、技术、企业要素互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 产业化。打造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建立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平 台。推进实施“产学研 1+N”创新工程,聚焦“企业出题、科技 答题”,探索“资本+技术+人才”模式,鼓励企业在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或省外建立研发机构、离岸实验室和技术合作平合。鼓励头部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 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打造“政产学 研用金”协同创新合作生态。推进制造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鼓 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 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院士工作站、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用工业互联网思维链接技术 创新供需两端,建立集成度高、辐射面广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公 共服务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基础技术提升制造业 创新能力,建立健全“揭榜挂帅”“竞争赛马”“联合攻关”等科 技攻关机制,实施科技创新攻坚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编制《重 点领域补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目录》,突破关键核心领域, 破解“卡脖子”问题,补齐重大短板,加快制造业创新能力整体 跃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机 制,大力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投资 力度,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扩散和应用。发挥重大工程牵引 示范作用,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创新产品和服务。(二)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 控能力为基础,坚持应用牵引、问题导向,以自主可控、安全高 效为目标,围绕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 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加快产品技术攻关和工程化产业化,按 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应用的路径,聚焦产业基础的关 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四个一批”专项行动。 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产品。制定工业强基任务表和工业强基重 点领域重点产品需求目录,聚焦核心四基薄弱环节,滚动实施一 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突出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缺门断档” “缺芯少魂”的关键核心技术、元器件、零部件。应用推广一批 先进制造工艺和重点基础产品。开展工业强基重点产品和工艺 “一条龙”应用示范,用好“三首一保”激励政策,完善“三首” 产品示范应用体系,加快工业强基成果推广应用。培育一批专精 特新骨干龙头企业。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具有持续创新能力、长 期专注基础领域发展的企业做优做强,逐步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 术、拥有优秀团队、产品性能质量先进、市场占有率领先、支撑 整机和系统企业发展的基础领域专精特新骨干龙头企业。打造一 批基础产业集群。鼓励基础企业集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 和整合作用,引导中小企业专注细分市场,推动大中小企业在产 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的深度合作,形成高质量链式发展生态,创 建一批创新能力强、品牌形象优、配套条件好、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基础产业集群。(三)实施产业链升级工程。推动产业链与长三角等重点产 业链的嵌入融合。聚焦产业链不稳、不强、不安全问题,突破关 键领域“卡脖子”环节,增强产业抗冲击能力,强化优势环节, 补齐短板弱项,形成产业链上下游有机衔接、大中小企业分工协 作的高质量全链条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 争力。实施核心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工程和断链断供替代专项 行动,聚焦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链供应链知识图谱, 分行业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全渠道、全链路供需调配和精 准对接,构建数字化产业链。围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家 电、工业机器人、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产业,把 握全产业链发展路径、关键环节和升级方向,增强产业链长板优 势,找准产业链薄弱环节,集中力量攻坚突破,补齐发展短板。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帮扶,引导产业链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强对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带动、组织和帮扶力度, 形成协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维护产 业链安全,全面梳理摸排重点产业链风险点,做好“断供”风险 防范,加快布局一批替代项目,推动龙头企业建立备份机制,构 建横向(省内、沪苏浙、国内、国际)、纵向(同准备份、降准 备份、国际备份、暂无备份)备份清单,加快培育安全骨干企业, 增强数据安全服务,培育良好安全产业生态。(四)实施先进制造业特色集群培育工程。按照“园区、企 业、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路径,建设园区、 培育企业、壮大产业、完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生 态,形成“链式整合、园区支撑、集群带动、协同发展”新格局。 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计划。完善“1+5”集群发展 机制(1 个集群配套 1 个行动方案、1 个专家库、1 支基金、1 个领导班子、1 个考核办法),围绕重点产业集群中关键产业链、 供应链、创新链,深化“双招双引”行动,编制集群产业链图谱、 招商路线图和重点项目库。加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 加快培育形成一批规模体量大、专业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 支撑带动力强的集群(基地)。推行梯队培养机制。聚焦智能语 音、智能家电、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 高性能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力生物医 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精细化工等领域,培育在 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集群发展促进机构。鼓 励集群成立集群发展促进机构,建立健全集群组织架构和规章制 度,加大集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开展公共服务活动。(五)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 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加快发展, 构建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产 业生态。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支撑构 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生态,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撑 体系,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分行业、分步 骤开展数字化制造普及、网络化制造示范和智能化制造探索,探 索建立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以智能工厂(数字车 间)为主体的新智造体系和数据驱动的制造体系。保障制造业网 络安全。 深入推进网络化改造。加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 动 IPv6(互联网协议第 6 版)网络改造。鼓励建设 NB-IoT(窄 带物联网)、5G、高精度定位等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支持工业 企业运用新型网络技术改造建设企业内网,加快企业内网络 IPv6 改造进程,实现高品质宽带全面覆盖大中型企业。引导省内行业(五)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 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加快发展, 构建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产 业生态。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支撑构 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生态,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撑 体系,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分行业、分步 骤开展数字化制造普及、网络化制造示范和智能化制造探索,探 索建立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以智能工厂(数字车 间)为主体的新智造体系和数据驱动的制造体系。保障制造业网 络安全。 深入推进网络化改造。加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 动 IPv6(互联网协议第 6 版)网络改造。鼓励建设 NB-IoT(窄 带物联网)、5G、高精度定位等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支持工业 企业运用新型网络技术改造建设企业内网,加快企业内网络 IPv6 改造进程,实现高品质宽带全面覆盖大中型企业。引导省内行业(六)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绿色低碳发展,转变制造业 发展方式。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大力推进工业节 能降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实施自愿性清洁生产。以绿色 发展为主线,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促进绿色生产方式转型提 升。 大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动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 新材料“四新”培育,引领重点行业绿色转型,提升绿色制造核 心竞争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率保持高位运行。推动绿色产品、 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绿”打造,完善全省绿色 制造体系。深入实施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推广先进 适用节能技术装备,壮大工业节能环保产业,推动工业节能减排。 深入实施工业节能专项监察,对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源管理培训 和节能诊断,进一步提升重点行业能耗水平。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和清洁生产改造。重点依托合肥、铜陵等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 循环利用基地,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重点项目建设、技 术装备开发应用及推广,推进尾矿、冶炼渣等资源化利用。以自 愿性清洁生产导向计划为依托,引导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鼓 励企业实施产品绿色设计、材料优化管理及生产全过程控制。到 2025 年培育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 100 种,创建国家级绿 色工厂 50 户,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 10 个,绿色园区 10 个, 培育打造省级绿色工厂 300 户以(七)实施优质企业培育工程。遵循“双创、高成长型小微、 规模以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领航企业(头部 企业)”的梯度培育路径,催生更多高质量的市场主体。推进“龙 头+配套”协同发展,引导中小企业以产业链为纽带,向龙头企 业集中集聚,构建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 实施“十百千万”主体培育计划。实施“十企领航、百企领 军、千企竞发、万企协作”培育计划,壮大数十家“千亿级”“百 亿级”龙头企业,形成数百家“排头兵”企业和“小巨人”企业, 培育数千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 实施万企融资促进工程。开展“十行千亿万企”融资服务行动, 联合 10 家以上银行,推出 3000 亿元专项贷款,支持 1 万户以上 中小企业发展。推广“专精特新贷”等金融创新产品,提高中小 微企业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占比,鼓励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加快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募投,提高基金运 营质效。落实国家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和省级“专精特新”信 用担保贷款担保费补贴政策,推动健全正向激励机制,拓展政府 性融资担保覆盖面、降低担保费率。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推行顶 格协调服务企业制度,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 展,鼓励各地立足优势产业,成立相关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 协会和企业家作用,优化省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为企业 提供 7×24 小时“不打烊”服务(八)实施高质量技术改造工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 化为重要手段,加快运用工业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先 进制造业,深入推进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鼓励企业围绕离散型智能制 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 运维服务等新模式加大生产线、车间、工程系统改造,降低用工、 能耗,提高质量效益、核心竞争力,促进产品、企业、产业全面 升级。 定期编制技术改造投资导向计划,完善省级重点项目库管 理,落实重点项目分级分层管理和推进机制,着力提高开工率、 竣工率、达产率。充分发挥各类基金投资引导作用,全面推广“技 改贷”等融资产品,扩大技术改造类贷款品种和适用范围。探索 “零土地”技术改造审批改革,对不新增建设用地前提下实施的 技术改造项目,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协调各地 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在项目用地、税费减免、投资奖励、金融扶持 等方面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九)实施品质提升工程。树立“新质量”思维,把质量作 为企业家底线思维,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 精神,普及推广卓越绩效、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支持 更多企业建立健全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现代企业 质量管理体系。 实施“三品”战略。把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 向,培育优质企业,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 全面提升“皖商、皖企、皖品”新形象。提升产品质量。实施安 徽工业质量提升行动,开展企业质量管理“领跑者”计划,优化 质量检验、认证认可等基础服务体系,补齐工业设计等基础服务 短板,从研发设计、品牌定位、工艺技术、生产装备、市场推广 售后运维等各环节,全流程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打造优质品牌。 丰富“精品安徽·皖美智造”主题宣传形式,不断提升安徽制造 影响力,促进安徽品牌向中国品牌、世界品牌跃升。开展“标准 化+先进制造”行动,推动家电、食品、纺织等企业内外销“同 线同标同质”,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开 展“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创建,带动全省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加 强品牌管理、创建自主品牌,打造凝聚安徽优秀企业文化特质、 经营理念的皖美品牌整体形象。(十)实施融合发展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 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发展,积极推动产融结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促进制造业发 展模式和企业形态变革。 深化两化融合。加速 5G、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广普及两化融合 “贯标 2.0”模式。促进两业融合。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 服务业深度融合,开展服务型制造示范行动,大力发展柔性定制、 总集成总承包、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型制造 新业态新模式,“十四五”时期建成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 200 个。实施工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引导制造业企业构建 “设计+研发+用户体验”的创新设计体系,支持专业工业设计机 构加强设计和服务能力建设,创新设计模式,创建设计品牌,打 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设计平台,“十四五”时期认定省级工 业设计中心 400 家。加强区域融合。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 浙,扬皖所长、培优做强,深度嵌入沪苏浙产业链、供应链、创 新链、数据链,厚植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特色产业新优势,共建共享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 范区。实现企业融通。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深度融合,推动大 中小企业在工业设计、定制化服务、共享制造、供应链管理、生 产性金融服务等领域加强合作。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发挥资本、品 牌和产供销体系等综合优势,打造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开放共享 资源,带动全行业创新、制造和服务能力提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十四五查看更多>光伏政策查看更多>安徽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