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其他政策正文

打造光伏等优势产业!安徽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强省建设)规划发布

2022-01-26 15:25来源:安徽发展改革委员会关键词:十四五光伏政策安徽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制造业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十四五”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全面开启, 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 变化。 (一)国际秩序和治理规则不确定不稳定性持续增强。当今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处于动荡变革期,国际政治 和国际秩序深刻调整,国际格局和治理体系加速重构,外部环境 更趋复杂严峻。大国战略博弈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 主义威胁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 地化调整,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面临重塑,我国制造业向产业链 价值链中高端迈进面临“双向竞争”压力,参与国际循环的困难 和挑战明显加大。制造业是大国博弈的焦点,也是经济和科技竞 争的主战场,对制造业高端化和高质量提出新要求。 (二)技术进步和数字赋能推动产业发展加速迭代演进。我 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有强大的生产能力、 完善的配套能力和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 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加速突破 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发展,以 5G、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 - 9 - 息技术快速演进、群体突破、交叉融合,驱动制造业产业模式、 企业形态、发展范式深刻变革和大规模创新。“5G+工业互联网” 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三)战略叠加和战略定位为制造强省建设提供难得历史机 遇。制造强省建设正处于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在国家大力推进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共建“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发展大背景下,我省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有利于发 挥“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和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位势凸显, 势能强劲。我省科教资源集聚、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加速构建、重 大创新平台集中的“关键变量”融合叠加和打造“三地一区”的 战略定位,有利于推动制造业“多链协同”。设立中国(安徽) 自贸试验区有利于我省加快融入国际产业链,必将推动营商环境 更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在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 循环中扩大有效投资、挖掘市场潜力,力促安徽制造在构建新发 展格局中抢占先机。 与此同时,制造业供给体系与国内需求不平衡问题仍然突 出,质量效益不高,关键核心技术、核心装备受制于人,企业面 临较大生存压力。我省制造业还面临着基础不牢、大而不强、产 业链供应链“缺芯少魂”“缺门断档”等风险挑战,制造业占 GDP 比重尚待提高,缺乏有牵引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头部”“链主” 企业,产业带动能力有限。 “十四五”时期,我省制造业机遇和挑战并存,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用新理念发展新经济,用新 技术壮大新产业,推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三、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 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关于制 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完整、 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制造强省 建设,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坚持高端引领、龙头带动,以 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着力点,以提升制造业质 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市场逻辑、资 本力量、平台思维,坚持制造为基、创新驱动、数字赋能、企业 为本、品质引领、融合共进,统筹推进协同创新、基础再造、产 业链升级、集群培育、数字转型、绿色制造、企业培育、技术改 造、品质提升、融合发展十大工程,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 变革、动力变革,增强制造业供给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构建创 新型现代制造业体系,支撑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 好步,为打造“三地一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贡献。 (二)发展原则。 制造为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升制造业在国民经 济中的支柱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 - 11 - 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多链合一”,发展壮大新兴 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基础支柱产业,积极布局特色先导产业,形 成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国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创新驱动。坚持走“科创+产业”道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 地位,以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推动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加 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依托科创资源优势,促进 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相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数字赋能。抢抓信息技术迭代升级契机,坚持以工业互联网 赋能实体经济,推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工业互联 网为支撑,以数据供应链为纽带,以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建设为 抓手,加速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制造企业生 产方式、企业形态、业务模式全方位变革。 企业为本。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 企业家的关键作用、政府的服务统筹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尊 重企业家的创意、创新和创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护和激 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打造具有 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梯队。 品质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 量提高战略性转变。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效 率,坚持绿色低碳。持续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 战略,全面提升制造业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围绕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部署,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融合共进。推进开放合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提升在国内外产业链、 供应链中的嵌入水平。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区域协同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实 施一批国防领域重大工程,争取更多的装备科研生产能力在安徽 布局,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三)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产业基础高 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 技术,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产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和“专精特新”冠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 聚集地,推进建设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有效率、更可持续、 更为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全国制造业第一方阵中争先进 位。 1.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力争到 2025 年,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稳定在 30%左右,优势产业链长板更加突出,制造业 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培育形成一批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的万亿、千亿、百亿级产业。 2.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积极进展, 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 40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 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稳步提升。产业基础薄弱问题初步缓解,大力度开发一批首台套产品、首版次软件和首批次新材料。 3.数字转型进一步加快。把工业互联网作为关键路径,从 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十四 五”期间,全省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处于全国第一方阵,新型基 础设施更加完善,工业软件应用更加普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经济 更加凸显,工业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工业产业生态更加健全。 4.绿色制造进一步推广。绿色制造达到新水平。规模以上 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绿色 制造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重点行业和企业绿色安全生产方式转 型取得显著成效。 5.企业培育进一步优化。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初步形成, 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制造业领航企业,形成一 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企业市场竞争力、产品 质量和品牌美誉度明显提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十四五查看更多>光伏政策查看更多>安徽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