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2025年风光装机2.9GW!兰州新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出炉

2022-01-18 16:17来源:兰州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关键词:光伏装机量十四五兰州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四章重点任务

一、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一)构建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形成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完善绿色产业支持政策,培育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形成一定规模的绿色领军企业,促进绿色产业规模化集聚性发展。加快建设智慧综合能源系统,以电为中心实现电、气、冷、热等各类能源多轮转换、互通互济,以物联网和互联网融合手段提升能源网络的资源配置、安全保障和智能互动能力。

(二)实施能源强度控制。严格控制能耗强度,严格落实节能审查制度,强化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强化重点区域、行业、企业存量能耗精细化管理,实现能耗需求与产业布局的有效衔接,新增能源消费量优先保障十大生态产业、民生用能等重大项目,对确需上马且纳入国家重大布局的项目能效水平严格控制,新引进项目单位能耗强度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展现有工业企业及项目生产工艺改进和节能改造,建立健全用能管理体系,不断优化能源配置能力。

(三)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合理规划新增耗煤项目,按照煤炭集中使用、清洁利用的原则,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对新区现役和新建燃煤热源进行清洁节能改造,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到2025年,新区用煤企业全部实现清洁煤炭燃烧,合理规划建设煤炭配送网点,严格落实民用煤质标准,禁止不符合标准的劣质散煤销售和使用,全面取缔35吨以下燃煤锅炉。

(四)持续推动行业领域节能降耗。对标国内能效先进水平,推动传统工业领域节能改造提升,开展节能监察、诊断服务,建立节能激励导向机制,树立行业标杆,在数据中心、工业企业大力推广制冷、通风、余热利用等节能技术,提高绿色化水平;完成省市下达的建筑节能各项指标任务,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完成省市下达的交通运输节能各项指标任务,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道建设,积极推广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城市友好型道路交通,加强绿色出行宣传;推动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加快绿色仓储建设,加快仓储设施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步伐,建设绿色物流园区,鼓励采购高效节能家电,推进商业流通领域节能;推广农用节能机械、设备,稳步推进农村地区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采暖房,提升农村能源利用的清洁化水平。

(五)提升企业用能清洁化水平。推动兰州新区企业加快转变能源消费方式,逐步提高企业新能源用电占比,推动工业余热、余压、余能利用,形成用能高效智能、经济便捷、利益共享、多能互补的能源利用新模式。

(六)清洁取暖和散煤替代。高效发展热电联产供热、稳步推进现役双良热力1#热源、华能甘肃新区热电公司3#热源及市政集团北部片区热源扩建工程,实施清洁取暖替代工程。重点推广太阳能、地岩热、工业余热取暖,适时开展泳池式低温供热堆、空气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其他清洁能源供暖。“十四五”期间形成以热电联产+大型锅炉房集中供热为主、分散燃气锅炉和其他清洁(或可再生)能源供热为辅”的供热格局。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清洁能源利用水平,推动太阳能、燃气供暖等进村入户,推动供气、供暖、供冷于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实现农村地区能源结构转变。

(七)推动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动兰州新区汽车及交通领域能源消费改革,大力推广绿色交通,统筹布局加氢站、换电站、移动加氢车、甲醇燃料等应用,加大电动汽车、氢能汽车、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推动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

(八)加快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依托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加大对新能源项目支持力度,着力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发行与能源相关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产品,积极利用政策性银行贷款推进能源开发合作,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能源建设项目信贷支持。

(九)推动零碳城市建设。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摸清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建立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政策体系。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数字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节能低碳化,鼓励重点用能单位提高综合能效,推动低碳试点示范深化创新,探索实施零碳、近零碳示范工程;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利用,推动“零碳”园区、镇(乡)、村、社区,以及“零碳”企业、建筑、交通等示范试点建设。

(十)全力打造“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低碳化治理,大幅削减资源利用过程中废渣、废水、废气排放量。加快垃圾减量分类,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两网融合”,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产业化、园区化、去工业化建设改造。构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逆向回收体系,加快水质净化厂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生活污泥能源化利用,加强建筑废弃物规范化管理与资源化利用,加强白色污染治理,推动医疗废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处理全过程管控,重视新污染物治理。

二、大力推进电网建设,增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一)主要任务

1.建设高质量风光电基地。开展“风光火储”一体化示范工程,逐步实现电网从单一电力输送网络向绿色资源优化配置平台转型。按照集中分散并举、就地消纳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利用兰州新区风光资源,推动建设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核心的新能源生产基地,稳步推进分布式屋顶光伏、拓展“光伏+”综合利用工程。结合四荒地综合利用方式,重点在上川镇、黑石镇、石门沟等区域实施地面风电+光伏、农业+光伏、畜牧业+光伏项目,逐步提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耗中的占比,总装机容量从2020年的6.795万千瓦增加到2025年的290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占比达到63%,风电37%,形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

5.png

2.推动热电联产、垃圾焚烧发电、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煤电托底保障作用,按照供电煤耗和超低排放国际先进标准,合理推动支撑性基础煤电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建成兰州新区化工园热电联产项目、加快推动兰州新区第一热电厂项目建设灵活性改造、兰州新区化工园热电项目(二期)等,推动工业硅及含氟新材料、电池负极材料等工程配套煤电项目核准及建设,全面推进智慧电厂建设。统筹推进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处理设施与配套发电供热基础设施一体化设计、集约化管理。因地制宜,依托引大封闭改造工程增加的2亿立方米的供水量,在上川地区建设4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7.png

(二)建设重点

1.建设750千伏和330千伏电网主网架。积极推动建设750千伏秦川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420万千伏安;优化330千伏网架结构,建设330千伏元山变、甘露变、红乐变,为中部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精细化工园区提供电源支撑;加快建设武胜—中川330千伏线路,连通武胜750千伏变电站至新区电网输电通道,提升电网安全输送保障,打造成为西北电网功率交换枢纽中心。

2.优化110千伏和35千伏电网网架布局。加快城市配网升级改造,支持建设110千伏,优化35千伏电网布局,提高可靠的供电能力和安全保障性。构建电缆环网和架空线“三分段三联络”为主的标准化目标网架,满足中小型企业及商住居民就近接入,助力城乡振兴和农村电气化,建成互联、互通、智能、可靠的智慧电网。

3.优化电力线路布局。结合城市改造,有序实施电缆入地,全面提高城市配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供电服务水平。对城市主城区内已建成区、住宅区、行政区、关键路段等区域充分利用地下综合管廊或修建专门的电力地下廊道逐步完成对高压线等电力电缆入地敷设,助力美丽兰州新区建设。

8.png

三、优化储运设施布局,保障电力煤炭石油稳定供应

(一)推动储能产业快速发展。依托风光电项目开发,探索储能与物联网融合发展,完善调峰储气设施,积极打造具备太阳能光热电站及电化学储能电站为调峰的风光火储综合能源基地,完善促进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推动储能关键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重点加强锂电储能基础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应用先进的储能系统集成、能量管理系统与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电池、PCS、BMS、EMS等各个单元完美组合,构建储能科技创新与技术储备体系,推动储能先进技术创新中心、重点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

(二)加快煤炭供储销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企业社会责任储备为主体,地方政府储备为补充的煤炭储备体系,支持煤电、供暖企业通过签订中长期合同、建立储备基地、实施煤电联营等方式,与大型煤矿企业建立煤炭储备合作机制,形成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供需合作关系。完善煤炭配送体系,按照市场化竞争,逐步减少煤炭销售网点,做好煤质检测、煤炭卡口监管,确保兰州新区范围内销售煤炭全部达标。“十四五”期间,积极保障化工园区工业生产、1#热源厂、3#热源厂和第一热电厂、化工园区热电厂、北部片区热源厂等保障民生和发展需求项目的用煤需求。

(三)推动油气供应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原有加油站升级改造,确保完成国六油品替代,依托现有储油基地,加强储油气库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能源局、省发展改革委在兰州新区增设500万立方米储油基地,拓展与石油相关产业链发展。“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加油站8座,加油加气合建站4座,保障兰州新区油气供应能力。

9.png

四、健全燃气供应体系,推动天然气广泛应用

(一)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积极协调长庆至兰州、古浪至兰州天然气管线兰州新区境内建设,推进兰州新区2#门站、次高压管道、中高压管道及高中压调压站建设,与已建的1#门站形成互为补充、互为备用的供气格局,提高兰州新区用气可靠性。加快化工园区扩展区、表面处理和城市矿产产业园区、东南片区、现代农业片区、高铁南站片区的管网建设,保障新区工业企业、移民搬迁、居民用气需求。到2025年敷设高压输送管道15.5公里,次高压管道40公里,中压输送管道261公里,低压输送管道50公里,实现兰州新区天然气管网全覆盖,城区居民用户天然气气化率达到95%。

(二)大力开发城镇燃气建设。完成兰州新区至皋兰县城、永登县城的天然气管道建设,实现与县城内天然气管道形成互连互通;保留村管网覆盖率达50%以上,在天然气管网覆盖不到的村落积极配套建设瓶装气、LNG气源站等燃气设施。

(三)稳步发展LNG加注站、CNG加气站。以中转重卡及物流车辆为主要发展对象,加强对过境LNG汽车的服务能力,依托2520辆CNG汽车保有量,“十四五”期间建设CNG加气站4座。

10.png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装机量查看更多>十四五查看更多>兰州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