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PERC电池效率世界记录已经突破23.9%,未来几年之内PERC提升的方向主要在结合一些选择性PSC零硅玻璃和PSC扩散技术,包括叠加筛线的优化,包括多组柵,包括在性能提升上,从ISFH的路线图可以看到,随着技术的叠加,PERC的效率未来3年非常有希望量产,做到23%,先进的产线达到24%的效率,如果未来三年之内,PERC技术还是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和技术的领先性。单晶PERC目前行业里面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衰减的问题,我们现在可以控制到首年衰减小于2%,未来由于双玻封装技术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2018年7月8日,2018光伏领袖峰会˙黄山光伏大会二十年纪念论坛在黄山新华联豪生大酒店举办,一起光伏APP对论坛进行直播。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王梦松介绍了PERC双面组件特性与发展趋势。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为您带来发言实录:
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王梦松:给大家做双面组建的技术的报告。主要的内容分四个方面,第一是双面PERC电池的技术特征第二是组件特性和发电实证数据,第三是双面电站的系统设计参考,第四是双面组件未来发展的趋势做一个分享。
大家知道PERC电池才常规电池的基础上在背面用氧化铝进行背部的钝化,用激光开槽接触,有PERC双面电池的工艺流程图,可以看到在常规的电池产线上添加纯机动化层(音译)和激光开槽就可以做到被动化电池技术。同时双面PERC在常规的PERC基础上,只要把背面印刷铝背槽工艺改成在开槽的地方印刷成局部的铝柵线,就可以直接成为双面的组合电池。
从全球的PERC产能来看,到今年年底全国PERC有望突破40GW,高效的电池供应恢复比较充足,因为所有的PERC产线都是高度兼容,所以未来产能可以得到进一步极大的提升。从PERC电池效率提升的空间来看,PERC技术应该说还是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的,3年直线人们普通认为PERC在单晶22%就达到极限了,但是现在各家的量产的先进的大家22%,有一些超过23%,世界的记录已经有有突破23.9%,未来几年之内PERC提升的方向主要在结合一些选择性PSC零硅玻璃和PSC扩散技术,包括叠加筛线的优化,包括多组柵,包括在性能提升上,从ISFH的路线图可以看到,随着技术的叠加,PERC的效率未来3年非常有希望量产,做到23%,先进的产线达到24%的效率,如果未来三年之内,PERC技术还是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和技术的领先性。
目前简单看起来PERC电池工艺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常规电池上提升PERC技术,第二加入热氧化,包括匹配扩散的路径,效率提升到21.7%左右,还有很多一线厂家做到22%的效率。
这张是隆基乐叶未来量产效率的图,到2020年量产效率可以做到23%。隆基乐叶数字刷新了PERC电池的世界纪录。
第二部分是介绍一下双面组件的特性,目前行业双面组件主要是采用双玻的封装的,他有综合发电效率的提升的。同时在组建的设计上面,我们认为采用有边框的双玻设计在本身的系统运输包括安装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同时对于他的长期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帮助的,目前行业玻璃的厚度已经降到2毫米,所以他的重量也得到了有限减轻。同时双玻采用POE的方式,可靠性和稳定性,因为有一个非常明显提升的,首先材料稳定性有一个提升,POE本身水透过率更高,抗PID的性能,因为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因为和单面电池的PID的机理还不太一样,双面电池有自己特定的PIE机理,和三氧化二铝相对来说有一定负电,玻璃中的那离子会形成一定的破坏作用。
从组件长期的衰减来看,在单晶PERC目前行业里面已经很解决了衰减的问题,不管在硅片上做一些搀杂的优化,或者在电池上采用光注入或者电注入的方式能有效抑制早期的光衰竭,和在PERC特有的LETI的热辅助光衰,主要机理,主要是和金属杂志正向相关性,通过这些努力的话,我们现在可以控制到首年衰减小于2%,未来由于双玻封装技术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分享几个案例,第一个实证电站是安装在陕西的干土地,前期两个月的数据,相对常规的单晶组件整体的发电量提升了12.04%。第二个是在沙漠电站有336千瓦的双面系统,前一段时间拿到一整年的数据,报告分享是前半年的数据。去年夏天到年底半年的数据可以肯到,综合来看双面加上跟踪系统对比的多晶组件在固定支架上,发电量提升了24.7%,同样的双面比多晶发电量提升了15.6%,同时多晶在跟踪系统比固定高了7.9%。第一点双面背面有一个明显的增益,同时跟踪系统一定程度上对综合的增益有一个提升作用,所以双面和跟踪的结合也是行业里面非常明显的趋势,可以更有效的发电量,降低用电成本。
第三个案例分享一下隆基乐叶在泰州建的项目。草地、混凝土和TPO反光材料做了对比验证,安装高度都是1米,3种不同的地面反射率的情况下,这个也是有半年的数据了,在草地上,双面PERC比单面PERC提升了6.84%的发电量,混凝土提升了9.82%,TPO反光材料提升了12.34%。同时我们做了不同安装高度增益的关系,TPO反光材料上同时对1米、1.5米,2米三种安装高度做了不同的发电量的分析,随着安装高度的提升,双面组件的提升背面的蒸发效率也是有明显的提升的。当从1米提升到1米5的背面的按发电整体提升了18.94%,提升到2米的话到了22.97%,可以看到和安装高度还是有比较强的相关关系的。
最后简单看一下下雪天的双面组件的优势,下雪过程当中,正好在今年年初大雪的时候全面监控了双面组件在下雪、化雪和积雪的发电量变化的关系。首先可以看到在下雪过程当中双面组件的积雪厚度明显更小,而且雪化得更快,这是因为组件正面雪覆盖的,组件背面还是可以接受地面的反射光,让组件有一定的发电量,不会产生一定的工作温度,加速正面雪的融化。简单把数据总结一下,在不同的阶段不管下雪还是积雪还是融雪都有明显的提升,下雪阶段增益基本超过百分之百,融雪阶段会更高,不同的环境下300%到600%,有3-6倍发电量的增益。化雪阶段增益在30-40之间,因为雪地的地面反射率会比较高,所以双面组件在雪地的场景下有非常明显的发电量的提升。
第三部分介绍一下设计的时候,对于双面系统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单面系统的不同。双面组件他的相关性的因素比较多,最主要是地面反射率的问题,还有离地高度,都和背面辐照量都有一定的关系。从PVC来说,对双面组件的背面做一些比较好的模拟,这值还是略微保守一下。这是一些不同的地表环境反射率的差异情况,可以看到在水面、草地、干土地、雪地,结合文献值综合来看,这是反射率的水平,双面组件在荒地、沙漠、水泥地有更好的表现。
安装高度对背面辐照量都有很好的效果,2米比较好,但是制作系统成本有所正确,超过2米,背面辐照提升和安装高度提升关系就非常小了。在不同的位置背面辐照也是有差异的,从电站优化的角度可以考虑不同的位置可以接入不同的组串,对于MPP做一个更加的优化,减少背面的损失。对于支架来说要考虑背面的遮挡性。同时包括系统的搭配应用的情况。
对于逆变器,因为双面电池技术原理,因为正面和背面采用同样发电,辐照量增加,对电池主要是增加电流。所以双面组件在双面发电的同时,电流相对来说有一个提升。电流提升的增益幅度和背面辐射发电的量保持一个正比,所以在系统设计上,第一个需要考虑逆变器最大工作电流,一定要有一个明显的提升,传统的10安培是不够的,一般都是12-14安培,一般行业里面都可以提升12.5安培以上。同时系统设计上对电站的容配比,在双面系统上需要做一些综合的考量,结合地面的反射情况综合区分析出他背面的增益情况,去科学定制一个更加合理的逆变器的容配比。
最后介绍一下组件的发展。对于组件提升组件的效率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电学的角度来说,降低电流的损耗,第二是提升光的利用率,降低电的损耗包括加厚互连条的厚度,降低电流。光学的角度提升透光率,提升光的反射。
目前来说从行业的技术方向来看,组件端主要有三个技术方向,一个是半片,一个是多主柵,还有一个是叠片,当然各自有优缺点,半片是比较简单的技术路线,但是他的功率可以提升7瓦以上,多主柵相对来说会有一定的设备投资,但是功率也可以提升到7瓦以上,但是相对可以提升电池的效率,降低电池的损耗量,叠片来说功率有大幅度的提升,可以提升8%以上,折合60片有25瓦的提升,但是有新的设备投资,同时支撑难度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大的。
半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把电池片切半,降低电流的损失,同时组建的效率、功率绝对值提升了6-7瓦,提升2-2.5,组件单为成本基本不变,很好降低了组件沉重的热斑的风险。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局部阴影遮挡有个提升。
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半片的基础上再叠加多主柵的技术应该是未来的趋势,因为可以让组件提升12-14瓦的水平,同时也结合多主柵提升电池效率。同时也保持半片的性能,所以在未来,下半年多主柵我个人认为叠片之外的趋势。
再简单介绍一下叠片,和现有通过焊接方式封装原理是不太一样的,他是把电池品切成小片,把组件的正极和负极叠加起来,增加了组件的受光面积,同时也是大幅度减少了电流损失,所以组件的平均效率提升8%以上,绝对的功率提升25-30瓦,相对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提升,如果单从电池效率提升30瓦,效率的绝对值要提升2%左右,这个对于电池技术来说非常困难,但是通过叠片的方式可以轻松把组件的功率提升将近30瓦。
如果解决了叠片生产设备的成本,包括生产中的问题,叠片有可能成为未来终极的封装方案。他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组件可靠性的测试使导电胶的可靠性无长期验证,组件制程中隐裂风险高,还有良率问题。我们清洁能源就是用双面叠片的技术投标的,个人来看比较看好未来叠片在未来2-3年有比较大的发展,因为他对组件单位面积的瓦数有一个大幅度提高,同时对度电成本会有一个明显的下降。
同时对于双面来说,因为他是采用双玻的方式封装,透光的损失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当然一个解决方式是采用网格镀釉玻璃的方式,可以减少背面光的穿透损失,对反射光的一个再次利用,这样可以基本上把总电的功率提升2-3%,提升一个档位。
同时镀釉玻璃的耐厚性(音译)也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所以接下来镀釉玻璃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应用。
另外一个趋势透明背板,目前还处于批量验证的阶段,因为还要解决长期可靠性和成本的问题,但是一旦解决这些问题,他的好处是整个兼容性好,和常规的封装技术一致,做到成本的下降有进一步的空间。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嘉宾审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从诞生之日起,光伏产业的技术路线之争从来就未曾停歇,继晶硅取代薄膜、单晶取代多晶后,光伏行业又迎来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机。在这场关键的P型向N型技术升级中,HJT技术在转换效率、工艺流程等方面,拥有其他多个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下一代光伏技术之一,受到众多光伏龙头
4月21日,PVInfoLink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多晶硅片均价再次上调,目前均价2.49元/片,最高2.53元/片;多晶电池片均价涨至0.859元/W,单晶PERC电池片182mm均价涨至1.16元/W。价格说明3月16日起,国内组件均价以当周交付价格为主,主要统计以分布式、集中式、招开标项目加权平均测算,而低价将反映二
近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咸新区分公司隆基股份中央研究院一期中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告。公告显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咸新区分公司将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永乐镇北流村、南流村,原点大道以南,泾干三街以北,原点西一路以西,原点西二路以东”范围内建设12
根据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2022年3月23日的报价,单晶用料价格保持在RMB247/KG。非中国区多晶硅料人民币价格为US$34.381KG,较之前的US$34.343/KG增加了0.11%。多晶硅片人民币报价为RMB2.21/Pc;美金报价保持在US$0.324/Pc。M6单晶硅片人民币为RMB5.5/Pc;美金报价为U
3月23日,集邦新能源网发布光伏产业供应链价格,182、210单晶组件上调。
3月16日,PVInfoLink发布最新光伏供应链价格,其中182mm单晶PERC组件上涨0.5%,210mm单晶PERC组件上涨0.5%,硅片、光伏玻璃价格较上期持平。
近日,浙江省能源业联合会授予海宁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SuperPERC2.0电池”项目2021年度“钱江能源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早在2019年,通过导入激光SE技术及双面电池,正泰新能源PERC电池效率已达到22.50%。2020年上半年,研发团队进一步突破创新,自主研发设计开发SuperPERC2.0电池技术,通过高阻密
3月3日,PVInfoLink发布光伏产业链最新周价格汇总。自3月起,InfoLink新增182/210mm双面双玻组件不分区售价。价格说明自3月起,InfoLink新增182/210mm双面双玻组件不分区售价。PVInfoLink的现货价格主参考超过100家厂商之资讯。主要取市场上最常成交的“众数”资料作为均价(并非加权平均值)、但每周
光伏发展史,实质上即光伏技术创新发展史。梳理中国乃至全球光伏技术创新史,有一家企业的光芒格外耀眼,那便是“隆基”。提到隆基,更多的标签会是“单晶硅龙头”、“光伏第一股”、“光伏茅”,但笔者更愿意用“先见者”来形容隆基,这一特质给行业留下的是一段段关于创新与引领的传奇。“执著”执著
10月13日,爱康科技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表示,目前HJT组件定价比PERC贵2毛钱。落实到终端,以浙江为模型测试地点,度电成本可以便宜1分钱。未来随着硅片薄片化等降本路径实现后,HJT的优势将越发明显。爱康硅片薄片化进程快于预期,现阶段已使用150um硅片。硅片厚度每下降10um,成本可便宜1.6毛。也就是说从170um降到120um,成本可以便宜8毛,就能比perc硅片成本便宜。目前我们新下的设备订单都要求到120um,预计2026年可以达到90um。
10月13日,晶科能源宣布,公司研究院所研发的高效N型单晶硅单结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权威第三方测试认证机构日本JET检测实验室标定全面积电池最高转化效率达到25.4%,近一年来第四次创造新的大面积N型单晶钝化接触(TOPCon)电池转化效率世界纪录。
6月30日,浙江海宁隆重举行正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光伏制造项目签约仪式。据悉,正泰新能拟在海宁市黄湾镇投资建设12GW电池及18GW组件项目,总用地面积1180亩,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达产后产值约360亿元,利税25亿元。这次签约既是正泰与海宁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
随着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晶澳智慧能源以晶澳太阳能为依托,肩负“优化电源结构革新运维效率、改善用能条件”的责任与担当,致力于做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随着双碳目标的引领和整县推进的落实,晶澳智慧能源推出多种户用业务模式:●晶益宝(全款模式)●晶租宝
7月1日上午,安徽大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就“大恒能源5GWTOPCon电池+组件智造基地项目”正式签约。△大恒能源5GWTOPCon电池+组件项目签约仪式大恒能源作为高速发展的技术领先型光伏企业,一直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快速发展,通过对光伏产业技术迭代的精准判断,始终走在行业
今日,有关各大组件厂停产减产的消息在朋友圈疯传,涉及20余家企业。在上游产业链“涨”声不断下,这样的消息显得得尤为刺眼,也着实无奈。(流传截图)本周,据硅业分会数据,单晶复投料、致密料、菜花料主流成交均价悉数攀升至280元/kg以上,单晶复投料最高成交价达290元/kg。与此同时,隆基、中环步
7月1日,中核集团公示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2022年度光伏组件设备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晶科、正泰、隆基、晶澳、亿晶光电、锦州阳光、一道新能、英利能源8家光伏企业安入围。招标公告显示,新华水电本次光伏组件采购总规模4GW,共分为4个标包,各标包中标企业数量3-8家不等。标包1、2、3采购组件规模分
7月1日,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一批光伏组件框架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晶科能源,投标报价84637.5万元,折合单价1.95元/W;中标候选人第二名晶澳太阳能,投标报价85290万元,折合单价1.96元/W;中标候选人第三名天合光能,投标报价84874.371711万元,折合单价1.95元/W。招标
尽管2022年至今因为原物料价格高昂,导致光伏供应链价格持续坚挺,但在能源转型的浪潮和国际冲突下造成的能源供应紧张下,全球对于光伏等再生能源的需求持续高涨。根据PVInfoLink对中国海关出口数据的分析,五月中国光伏组件的出口来到了14.4GW,同比成长95%;累计1–5月的组件出口则是达到了63.4GW,
7月1日,水发兴业能源2022年度第一批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组件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亿晶光电,投标报价47862万元,折合单价1.91元/W;第二中标候选人唐山海泰,投标报价48104.4万元,折合单价1.92元/W。招标公告显示,本次集采预估采购总容量为250MW,采购产品为单晶硅单玻540W及以上光
7月1日,ST中利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查询银行账户信息获悉子公司新增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以及部分银行账户解除冻结。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新增账户冻结及解除冻结情况如下:新增被冻结的银行账户情况解除冻结的银行账户情况
7月1日,宝馨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日前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民政府指定的平台公司安徽大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大禹”)签订了《新能源高端智能制造项目股权投资协议》,公司与安徽大禹共同出资设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认缴注册资本为100,000万元,安徽大禹认缴30,000万元,占股30%,公司
6月29日下午,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光伏产业投资说明会在常州成功举办,天合光能、九天新能源、小微(浙江)电气等企业代表欢聚一堂,共叙友谊、共谋发展。近年来,该区积极承接常州产业项目和资源要素,签约落户天合、百佳、九天、亚龙电子等一批光电光伏制造企业,不仅架起了与常州产业合作的桥梁,更与企业家朋
6月30日,中广核新能源公示了8.8GW光伏组件设备框架集采中标候选人,东方日升、隆基绿能、锦州阳光、一道新能4家企业入围。根据招标文件,此次组件招标授标原则为各标段授予综合评分第一名的投标人。若按第一中标候选人中标计算,东方日升、隆基绿能、锦州阳光、一道新能源4家企业中标规模分别为2.4GW
6月30日,隆基股份再次上调P型单晶硅片价格,其中单晶硅片P型M10报价7.3元/片,上涨0.44元;单晶硅片P型M6报价6.08元/片,上涨0.36元;单晶硅片P型158.75报价5.88元/片,上涨0.36元。隆基股份2022年P型单晶硅片价格走势如下:
6月29日,隆基“绿能号”巡展车将从羊城广州启程,遍访全国28城,探寻用户对Hi-MO5的真实反馈与意见,用“时间”解答疑问、诠释价值。作为移动的隆基展区,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深入一线进行光伏知识科普在业内尚属首次,全国用户将有机会实现零距离感受Hi-MO5的科技之美,充分体验光伏科技带来的绿色
6月28日,中煤能源2022年度第一批光伏组件(182mm)长协集采中标结果公布,隆基乐叶分别中标江苏、山西标段,单价分别为1.95元/W、1.958元/W。扫码查看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一批光伏组件(182mm)长协集中采购招标公告此外,中煤能源集团2022年度第一批光伏组件(210mm)长协集中采购中标结果公布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光伏产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随着光伏电站的增多,作为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组件的质量备受关注。因为光伏组件是否安全可靠,既关系到电站的质量和投资者的收益,又最终影响我国的碳中和进程。在由隆基绿能特约播出的以“光伏,与时间做朋友”为主题的直播中,智汇光伏
在饱尝了被卡脖子的痛苦后,光伏企业近两年痛定思痛,加快补短板。电站业主伸向制造业,制造企业涌向上游,从硅片、电池一走到硅料、工业硅,产业链的层层深入,催生了一个又一个一体化企业,光伏企业正卷出新高度。涌向上游光伏产业的特性,越靠近上游越有定价权,相应的盈利能力越强,从企业2021年度
“每个中国光伏企业都是‘中国智造’的品牌官,企业都要去维护好‘中国智造’的声誉,去保护好它,去爱护它,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在“光伏,与时间做朋友”为主题的直播中表示,如今大多数企业从设计、制造、监控三个环节讲产品价值,但忽视了长期主义。
6月24日,中煤能源集团公示2022年度第一批光伏组件(182mm)江苏、山西地区长协集中采购候选中标人。江苏地区:第一中标候选人隆基,投标报价33181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晶澳,投标报价32770万元,第三中标候选人晶科,投标报价32549万元。山西地区:第一中标候选人隆基,投标报价23496万元,第二中标候选
6月21日晚,光伏圈内发生了一件大事——全球光伏龙头企业隆基绿能在陕西西安隆基总部举办了一场发布会,重磅推出其专为户用光伏市场而生的、行业首个一站式户用光伏系统解决方案——“隆基向日葵”。长期关注隆基的人都知道,隆基在分布式光伏领域其实早有布局,缘何此次特别推出“隆基向日葵”?众所
近日,隆基硅异质结光伏电池(HJT)研发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试M6全尺寸电池(274.4c㎡)光电转换效率达26.50%,创造了大尺寸单结晶硅光伏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实现光伏转换效率不断提升。2021年10月,隆基曾一周
6月21日,光伏行业首个一站式户用光伏解决方案“隆基向日葵”在隆基西安总部震撼发布。该方案旨在通过线上平台实现对用户的一体化集成式服务,即从电站申请开始一直到后期运维,由隆基为用户提供电站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无忧托管服务。此次发布会别出心裁的以“向日葵”贯穿全场,并巧妙的将绿色低碳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