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电站投资市场正文

光伏投资热背后的冷思考

2015-09-22 11:26来源:企业观察报作者:张起花关键词:光伏投资光伏投融资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多数光伏企业均涉及股权质押融资,不少公司股权质押占到了总股本比例的40%至50%。大股东和高管更是将所持股份几乎全部进行质押。

据记者了解,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而言,融资困难也是现阶段分布式电站建设遇到的难题。融资困难主要源于产权问题。与地面光伏电站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和电站的所有权,容易以电站为抵押换取贷款不同,开发商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其所使用的屋顶的所有权可能分属几家项目业主,也可能由一家业主所有,屋顶协议的签署是个问题。

同时,分布式电站的运营期是25年,但中国企业的寿命却大概只有10年左右。一旦企业破产倒闭或者换了新的业主,屋顶的产权随之更换,分布式电站是否能继续运行下去,谁也说不清。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不敢贸然放贷。

就此问题,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红炜表示:“在不包括国有企业执行的大型国家项目融资的前提下,中国企业融资总额的95%是要靠以资产抵押的方式来获取的。这种融资结构是以传统金融思维为基础的,是与光伏产业巨大且超高速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的。”

他认为,按照传统金融思维,在融资行为中,以资产抵押为主要控制风险方式。是以融入企业可抵押资产的数量性、优质性和流动性作为是否提供融资服务的出发点。反映在现实信贷行为中的结果就是,除了国家重大项目不需要担保外,其他所有融资都需要求融入企业必须具有不少于20%的现金和大于80%的可抵押资产。

“但是,光伏企业可抵押资产规模的绝对值有限,而且光伏产业可抵押资产规模的增长远远落后于融资需求的增长。”因此,他认为,传统金融满足不了光伏产业的融资需求。一方面,在信贷市场,需要变以资产抵押控制风险的思维为以项目未来收益权为出发点的思维;另一方面,在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需加速网络金融产品和股权类融资产品的创新。

梳理今后光伏企业可采用的融资渠道,上市平台用股权融资、可转债等方式,公司平台可借助信托、产业基金、夹层融资、众筹等形式,项目层面可用融资租赁、银行贷款、项目收益债等方式融资。

但遗憾的是,立体化的融资渠道也不一定就能解决全部融资难问题。目前投融资双方之间最大的分歧是项目现金流的覆盖问题,投资人主要考虑由电站质量保证的未来收益现金流和国家补贴现金流能否覆盖资金成本。

现实是,弃光限电一直是困扰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头号大敌。今年以来甘肃等多地光伏项目“弃光”现象进一步恶化,限电率从之前的50%上升到70%,严重时甚至达到80%。补贴拖欠1.5-2年,严重影响企业现金流,无法覆盖项目还款本息。

江山控股市场发展部总经理廉锐表示,目前光伏行业存在的两个问题是限电和补贴不到位,究其原因是光伏电站“抢装潮”式增长和送出通道建设缓慢之间的矛盾加剧。随着短时间内大规模装机的出现,使得新增的发电量无法通过现有电网消纳。

原标题:光伏投资热背后的冷思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投资查看更多>光伏投融资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