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继在2013年共同投资6500万美金用于开发太阳能发电专案之后,本田和SolarCity日前公布了关于其新一轮合作投资的5000万美金的未来太阳能发电专案细节。
此次合作内容包括:降低太阳能发电设备成本和安装成本,降低家庭、商业和交通能源的CO2及悬浮物质排放量,以减少空气污染,遏制气候变化。本田和太阳城希望,未来的个人交通工具可以由可再生能源驱动。
这两家公司已经生产出了一系列家用和商用太阳能产品,总太阳能发电容量至少达到12.5MW以上。对于本田、讴歌汽车用户和美国的经销商来说,新合作将进一步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摘要SolarCity是特斯拉能源革命的重要拼图。在系列报告一中,我们提出特斯拉的本质是颠覆性创新,目标是提供可持续的出行方案和能源供给,远景是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SolarCity则是特斯拉能源革命的重要一环,利用光伏+储能的形式提供分布式能源,意在打破传统能源基础设施的垄断,使微网和
如果不出意外,硅谷“钢铁侠”马斯克将在今年7月27日站上法庭,为此前特斯拉以26亿美元收购太阳能公司SolarCity一案辩护。这一案件原本定在3月份开庭,但受新冠疫情影响审判推迟,美国特拉华衡平法院首席法官JosephSlights表示本案将于7月27日至8月7日在威明顿市法院审理。2016年,在马斯克的促成下,
进入2020年以来,特斯拉的股价走势可谓一骑绝尘。有人说,马斯克开窍了,傍上了中国这个大腿;也有人说,特斯拉的估值拐点到了,对它不再是电动车的估值而是5G开启万物互联下的新终端和新入口;还有人说,这就是特斯拉这么多年空头的宿命,一波轧空行情shortsqueeze。(来源:微信公众号“混沌研究所”
特斯拉(TSLA.US)是全世界知名的纯电车制造商,它还拥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家庭太阳能业务,就是给普通大众的房屋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因为各种原因,这个业务成为特斯拉公司的一个包袱。据最新消息,随着特斯拉电动车业务逐步稳定并取得佳绩,特斯拉公司近期开始在太阳能业务上投入资源,展开全美国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和太阳能公司SolarCity前财务总监布拉德·巴斯(BradBuss)之间最新解封的电子邮件显示,早在2016年寻求收购SolarCity时,马斯克就知道后者正面临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不久前,法律透明度倡导组织PlainSite公布了数千页解封的法庭文件,其中包括马
马斯克的电动车公司特斯拉(TSLA.US)早前收购了自己表兄弟创办的太阳能公司Solarcity,这一交易引发了巨大争议,时至今日,太阳能业务已经成为特斯拉一个包袱,销量大幅下滑。据最新消息,最新公布的法庭文件显示,包括一些养老基金在内的许多特斯拉大股东认为,特斯拉在2016年斥资26亿美元收购SolarCit
北京时间9月24日早间消息,最新公布的法庭文件显示,特斯拉的多家大型机构投资者认为,该公司2016年以26亿美元收购SolarCity的交易不应该发生。股东们指责特斯拉对SolarCity的交易估值不当,提供了有缺陷的分析,误导了投资者。这起诉讼于2016年提起,也是特斯拉及其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所面临
集体诉讼的股东在长达三年的诉讼中声称,当两家公司在2016年6月公开宣布合并计划时,SolarCity基本上已经资不抵债,不值得特斯拉的“冲突受托人”最终议定的价格。据外媒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ElonMusk)表示,对于2016年特斯拉以26亿美元收购SolarCity的事宜,他参与了其中的一些讨论,但
2019年3月某个星期六晚上,丹尼斯·斯科特(DennisScott)坐在位于美国水牛城的家里。斯科特是个身材魁梧的老兵,留着花白的头发,胡须修剪得很短。两个月前,作为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全球裁员计划的一部分,斯科特被特斯拉设在水牛城的SolarCity工厂解雇。从那以后,他开始转发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
特斯拉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有两个:电动汽车和太阳能产品的研发及制造。特斯拉已投入运营的工厂也有两个:Gigafactory1和Gigafactory2,都在美国,中国工厂是Gigafactory3。特斯拉在Gigafactory2生产太阳能屋顶瓦片,松下在这里为他们生产太阳能电池板。近日,特斯拉罕见地分享了Gigafactory2内部照片。
最近,美国俄勒冈州司法部门调查发现,特斯拉公司虚报价格,以获得更高的政府退税额。最终,州政府从特斯拉要回了1300万美元的资金,这当中包括1250万美元退税款,以及50万美元的司法费用。此次事件的主角是特斯拉子公司“特斯拉能源”(前身为被特斯拉收购的美国知名太阳能企业SolarCity)。俄勒冈州
近日,新能源入市政策出台。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广泛讨论。本公众号也做了诸多思考,到底根本影响在哪里?必须清楚,高层对发展新能源的决心是明确的,那就是促进新能源的长期发展,但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发展,还要可持续发展,更要高质量发展。这应该是高层不断加码新能源政策的初心和目标,在这个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月6日,露笑科技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对外投资的公告》,表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浙江露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露超投资”)将继续出资人民币4000万元对东方佳轩进行增资。据了解,2024年7月11日,露笑科技就曾披露《关于全资子公司对外投资的公告》,彼时露超投资出资人民
根据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SEIA)公布的最新报告,美国企业对清洁能源的投资热情空前高涨,创下历史新高,其中科技巨头在太阳能应用领域更是起到了带头作用。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第1季度,美国企业已安装近40GW的太阳能发电设施,企业储能规模也突破1.8GWh。(数据来源SEIA报告)具体来看,MetaPlatfor
近期,越秀资本发布公告称,为拓宽融资渠道,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越秀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秀新能源”)作为原始权益人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发行一单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类REITs),标的项目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浙江泰彦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彦公司”),发行
行业底部挣扎,任何风吹草动都挑动着光伏人的神经。自9月以来,央企密集变卖新能源资产的消息瞬间引爆业内外的紧张情绪。特别是全球光伏装机“巨无霸”国家电投,其抛售新能源资产的动作仍在持续,这让猜测之声甚嚣尘上的同时,也让市场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国家电投似乎不一样了!1、新能源狂飙与华能、
近来,光伏“内卷式恶性竞争”,备受关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也践行“强化行业自律”要求,呼吁依法合规参与市场竞争,不要进行低于成本的销售与投标,还给出了组件最低成本0.68元/W的参考值,打击低价恶性竞争的态度,溢于言表。关键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来源:微信公众号“Mr蒋静的资本圈”作者
一边焦虑,一边狂欢。2024年上半年,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网容量52.88GW,再次超过集中式。而对于分布式光伏而言,“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分布式光伏配储、分时电价调整、越来越多可开放容量红区涌现,多地暂停、暂缓分布式及户用光伏备案……一系列因素影响下,分布式光伏收益测算模型在变,管理办法要
光伏电站的设计使用寿命通常为25年,这是国家规定的标准。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光伏电站的设计使用寿命是的25年,由于光伏组件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衰减,因此国家还规定,光伏组件板25年内的功率衰减不超过20%,如果超过20%,就算使用寿命终结。但是,并不是到达25年光伏组件就报废了,不发电了,
9月20日,晶科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晶坪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晶坪”)近日与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新能源”)、江西日昇绿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日昇”)以及聚信弘源(江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信弘源”)签署了《泰州光坪日昇
9月13日,南网能源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自成立以来,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客户、赋能客户,助力用能企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在全国投建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大型绿色能源示范项目,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投资运营服务商和国内领先的绿色建筑节能服务商。新一轮
相比制造端的跌宕起伏,电站终端稳步向前。“双碳”指引下,“十四五”期间,光伏电站投资开发进入狂飙模式,2021~2023三年时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达到359GW,远超前十年百吉瓦。而聚焦核心投资商,北极星跟踪了45家投资商的近4年光伏装机数据,对比2020年底,2023年底光伏累计装机最高增长20倍。“五
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第三大汽车制造商日产(Nissan)与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本田(Honda)的合并终止。2024年12月23日,本田和日产以及三菱联合召开发布会,其中本田和日产官宣已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以共同出资的方式成立一家全新的合资公司,并打造为全球销量第三大的汽车制造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3日,本田和日产发布公告并召开发布会,双方已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这也就意味着将正式开启合并谈判。据悉,二者将以共同出资的方式成立一家全新的控股公司,双方以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进行合并。除涉及本田和日产外,三菱也牵涉其中。根据公告,三菱将考虑签署谅解备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3日,据本田中国消息,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正式投产,该工厂设计产能为12万辆/年。为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本田在中国加速推动电动化事业,到2027年纯电动产品阵容将达到10款车型,包括2022年发布的e:N系列和2024年发布的全新电动品牌“烨”系列车型。到2035年,将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日本经济新闻网12月18日消息,日本两大汽车巨头本田和日产正在探索合并的可能性,双方将进入合并谈判阶段,整合双方资源,旨在增强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力。双方或考虑成立一家新的控股公司,让合并后的业务在控股公司下运营。此外,本田与日产可能将三菱汽车纳入控股公司,目标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1日消息,本田公布了其位于日本栃木县樱市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本田将在这条示范线上进行技术验证、构建量产工艺、确定电芯的基本配置。目前该示范线的关键设备已安装完毕,将于2025年1月开始生产。项目投资金额约约430亿日元。据了解,Honda全固态电池的生产工艺在以往的液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5日,外媒消息称,由于销售困难,本田汽车公司计划关闭中国两家工厂、削减燃油汽车年产量。目前本田在中国拥有6家工厂,主要生产汽油发动机车型。其中位于广东的工厂计划在10月份关闭,该工厂为广汽与本田合资于1998年7月成立、1999年3月开始陆续投产,年产能约5万辆。另有一家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9日,本田“CR-Ve”插电式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式在日本上市,售价定为809.4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8万元),同时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本田还提供了灵活的租赁服务。这款车型的问世,不仅丰富了本田的产品线,也标志着日本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本田“CR-Ve”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6日,本田汽车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表示,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30年使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占其全球销量的40%,并将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降低30%以上。本田将与日本蓄电池公司杰士汤浅在加拿大合作开发电池,将电池制造成本降低20%。此外,本田将在2030年前将投资10万亿日元用于电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欣本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该公司由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锐科技”)与本田贸易(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田贸易中国”)合资组建。据悉,欣锐科技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车、高端装备三大板块业务。本田贸易是本
据日经新闻消息,日产汽车与本田将签订备忘录,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将推进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通用化及零部件的共同采购。两家公司考虑今后实现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通用化、联合采购零部件及联合开发软件等。首先,双方将成立工作小组,开发负责人之间互相讨论,具体确定可以合作的范围。具
国内在售的本田CR-V有燃油版、e:HEV油电混动、e:PHEV插电混动三种动力形式,近日,本田汽车对外发布了CR-Ve:FCEV车型的官图,该车将采用氢燃料混合动力系统,在EPA测试工况下,其纯电续航里程为29英里(47公里),装满储氢罐后的续航里程为270英里(435公里)。此前本田就宣布称,搭载了氢燃料电池的CR-V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