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光伏电站的“伪业主”隐忧

2014-08-13 09:47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作者:吴军杰关键词:光伏电站光伏电站投资光伏电站质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社会风险的可能追诉

正如温州人曾经的纸皮鞋生意,大家都知道这不合理,但大家都在这么玩。

或许,不少的光伏电站“伪业主”,也希望通过降低成本、积累实力。然后,等兜里有了钱,再做个“好人”。

只不过,纸皮鞋穿不死人,但如果动辄上亿乃至数十亿投资的光伏电站玩砸了,恐怕有的人将不得不跳楼。

随意突破规则的后果,则是投资者将因此面临巨大的社会风险。更多的风险,可能将在电站销售过程中或销售之后出现。

“当你的电厂出售,如果人家买过去不出什么问题则罢,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或者他要玩点什么花样,找检测机构一检测,原来你的设备不符合国家标准。好吧,我告你。这种官司谁输谁赢毫无悬念。如果你企业倒闭了,找不到你了还好,如果你做大了,那就更好,你赔偿吧。”

郭家宝表示,尽管现有的行业技术规范可能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但却正因为有这样一个社会认可的标准,光伏电站如果出现非人为损坏,则是自然灾害,属于不可抗力,而不是人祸。如果电站设备本身不符合已有标准,一旦出现事故,即使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责任也必然要由投资者来承担。

“比如房屋的抗震标准是6级,出现8级地震而死了人,这属于自然灾害。但如果只是5级地震就死了人,那就是你建筑的责任了。”郭家宝说,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但由此带来的风险,却很可能将由电站投资者来买单。

因此,他认为,姑且不论类似“6级地震”或“2厘米厚度”的标准如何而来,是否符合实际需求。但至少,随意降低标准的口子绝不能轻易打开。

天使与魔鬼之间,或不过窗纸之隔。对规则的突破,既有可能是创新和进步,也有可能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对于尚未实现平价上网的光伏发电而言,通过创新降低成本和提升技术,应该鼓励。但任何的创新,都仍然需要建立在遵守现有标准和规则的基础上。

这是“业主”,或者说这个市场的所有玩家们,都必须尊重和承担起的社会责任。否则,即便建成的光伏电站在质量上有着充分的设计和技术保障,但只要不符合现行标准,投资者仍有可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风险追诉。

而那些一味追求低成本而忽视质量的电站,则不仅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败坏了光伏行业的声誉那么简单。它们犹如一颗颗地雷,即使侥幸卖出转手,或迟或早,也必然有人要为此付出代价。

赌博者的击鼓传花游戏,必然是所有赌博者头上都悬着一把随时可能掉下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也正是猪肉的逻辑。

郭家宝认为,索赔的情况,一定会在将来发生。在时下的经济语境里,光伏电站的投资收益率及其良好的金融属性,已足可傲视诸多其他产业,这正在吸引更多的长线投资者开始介入。

但对于那些寄望于卖出电站获利的光伏电站的“伪业主”而言,可能只猜中了故事的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局。

原标题:光伏电站的“伪业主”隐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电站查看更多>光伏电站投资查看更多>光伏电站质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