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2014年1月14日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上,国家能源局已敲定2014年国内光伏电站新增装机14GW。国家层面对发展光伏决心显而易见。然而与此同时,如何为大规模发展光伏发电提供资金支持也成为重要议题。
目前,我国光伏企业建设光伏电站,主要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这种模式存在贷款时间短、门槛高等问题,并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光伏产业。随着国内光伏终端应用市场的打开,各方机构也在积极探索新融资模式,如产业基金、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模式、众筹等,以期打开融资枷锁。为了破解融资难题,光伏企业、协会、政府部门都在探索建立光伏产业基金。
设立光伏基金是目前光伏行业热议的一个话题,今年能源局下发建设总量达到8GW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任务,对于整个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也是巨大的挑战。如何融资完成这部分电站建设,是一个难题。目前,建设电站一般采取30%自有资金和70%贷款的模式,而由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目前还缺乏商业稳定性,所以无论政策性银行还是商业银行目前都没有针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项目贷款”特别政策。光伏电站贷款都还依赖于传统的抵押和担保模式,难以发挥金融杠杠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在国家大力治理大气污染,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尽力减少光伏产品国际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国务院及各部委、国家开发银行、国家电网等自2013年起,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光伏产业应用转型、金融支持、度电补贴、税收减免、并网优先等支持性文件。目前国内外金融机构及光伏电站产业界正积极探索,如何通过一种机制,把社会资金引导到新兴产业里,产业基金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4月17日,国内首个专业光伏应用基金——国灵光伏应用产业投资基金应运而生。该基金由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牵头,由和灵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365光伏电站网等共同发起成立,投资方向是光伏电站开发。
据了解,该基金首期融资规模为5亿元人民币。基金将以股权形式投资大型优质光伏地面电站及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待电站建成后随即退出,预期收益率在10%-20%之间。据相关人士介绍,此基金如果运作顺利可以撬动光伏电站投资资金百亿元。
该基金作为母基金注册于北京市,母基金成立后还将陆续在经济基础好、工业用电量大、光伏产业发达的地区成立子基金,拓展分布式光伏应用市场,促进地方优质光伏企业发展,推动最好的光伏资源尽快建设投产、形成产能。国灵光伏应用产业基金目前已同若干地方政府、战略买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第三方资产管理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4月16日,英利绿色能源与上海赛领资本投资基金的管理人-上海赛领资本管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上海合作建立一家可再生能源基金,该基金将专注于国内太阳能下游项目投资。上海赛领资本投资基金为赛领国际投资基金旗下子基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7日,越秀资本与大家资产、老窖资本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各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金融资源与专业能力优势,把握国家新型能源体系转型机会,深化绿色能源、智慧低碳等领域的合作,协同挖掘优质资产投资机会,推动构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会上,各方签署越秀光惠基金合伙协议。越秀光惠基金
近年来,安徽省财政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举措,推动安徽省光伏产业逐渐成长为支撑安徽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优势产业。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光伏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8%,实现营业收入2101.9亿元,超2022年全年营业收入水平,创历史新高。精准落实国家税收优惠
日前,天龙光电设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法院送达的案号(2020)苏0413民初1188号、1189号、1191号、1288号、1289号、1290号、1429号、1430号、1431号、1432号、1433号、1520号、1728号、1730号、1733号传票及相应民事起诉状。根据公告内容,原告与盛融财富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以下
国企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场持久战。打赢这场战役,需要从创新国有企业投融资机制,改变传统投融资渠道,打通资本市场枷锁,充分挖掘社会资金潜力等多向发力。其中,灵活、高效的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基金等,被认为是国有企业投融资创新的重要方向。(来源:微信公众号“国资报告”ID:guozib
时光的轮盘转到2018年。改革开放走过四十载春秋,华能资本服务公司也栉风沐雨、步履铿锵地走到了第十五个年头。作为华能集团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华能资本公司自成立伊始即以服务主业为己任,谋篇布局、搭建平台,逐步构筑支撑华能事业的金融柱梁,锐意创新、谋定后动,致力推动集团主业做大做强。
10月11日,由中核国贸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国贸”)投资建设的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竣工并网,该项目的并网方式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预计年均发电量1300余万度,年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4406吨。当天,来自学术界、金融界、业主方、投资建设方等近百名专业人士,见证
脱虚向实,转型发展,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华能资本围绕资源整合服务于能源主业的实践,可为同行带来借鉴。近年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热情高涨,此起彼伏,央企办金融日益增多。然而,中央企业是我国产业经济的顶梁柱,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如果产业集团以收益为导向过度追求做大金融业必然导致
截至2017年6月,华能资本及控管企业通过商业票据质押和未来应收账款融资,累计为上游煤炭供应商融资24.7亿元。光伏基金已投资项目11个,累计项目投资金额28.9亿元,合计装机容量66.6万千瓦。截至2017年8月,华能系统内项目融资存续规模125亿元,其业务均为电力能源,且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租赁资产比重
(记者王莎莎)6月8日,上海电气对外发布公告,为推动EPC(工程总承包)工程产业在光伏领域的发展,上海电气董事会在四届三十二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起成立光伏产业投资基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出资人民币1亿元,作为劣后LP(有限合伙人)发起成立光伏产业投资基金,本次计划
近日,美国太阳能巨头、全球最大洁净能源开发商SunEdison公司向法院提出破产保护申请。而仅仅9个月前,SunEdison还是最受华尔街钟爱的清洁能源公司。这一消息导致该公司股价暴跌至57美分。SunEdison财务危机无论是产业个例还是暴露产业通病,都引起了业内关于光伏融资的集体思考。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一
日本交易所集团旗下的东京证券交易所4月4日宣布,对2015年创建的基础设施基金市场,批准了将光伏电站售电收益分红给投资者的投资法人的上市。这是基础设施基金市场的第一只基金。构成TakaraLeben基础设施投资法人的LS美浦发电站(茨城县美浦村,太阳能电池板容量为1.055MW)(出处:TakaraLeben主页)上市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4日,甘肃定西发改委发布通渭县风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公告。公告指出,本次竞争性配置总规模40万千瓦,共3个风电项目。项目建设进度要求:2025年9月底前开工建设并取得实质性进展,2026年9月底前全容量并网投运。项目未按规定时限建设、并网的,超出期限2个月内,项目单位自查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深刻转型的浪潮中,我国的氢能产业,尤其是绿氢领域,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一环,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被视为塑造未来产业格局中具有前瞻性和潜力的培育方向。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紧迫挑战,“加速构建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国家层面
近年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逐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新型经营主体陆续入市。我国电力市场迈入了“3.0”全新发展时代!继2021年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新能源电价改革在2025年迎来重磅政策。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
昨天和朋友交流,谈到了贸易战对智能微电网、能源数字化、虚拟电厂等相关领域的影响,这里分析如下:总体来看,贸易战对新能源产业,是“危中有机”的,但是对每家企业的影响各不相同。(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贸易战对新能源产业的负面影响从负面角度看,国内新能源产能在“增值税”模式,以及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宜昌市城区(江北片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特许经营者招标,项目投资金额为17882.08万元,本项目的建设规模为处理建筑垃圾37万吨/年,包括工程/拆除垃圾30万吨/年、装修垃圾7万吨/年,主要建设内容含原料堆场、预处理系统、资源化利用系统、产品储存养护区、建筑垃圾应急硬化堆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中国在绿色电力发展方面成绩斐然,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亟待通过电网优化、价格机制改革以及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加以解决。周小川指出,中国的风电和光电装机规模增长迅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也逐渐凸显。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3月26日,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伙伴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大会以“碳路中国价值共赢”为主题,旨在凝聚发展共识、共商协同合作、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来自全国的伙伴及产业专家等齐聚一堂,共探时代新机遇,共话产业新价值,携手共赢低碳新时代。大会现场会上,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发表致
在双碳政策及国家能源局136号文《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指导意见》的指引下,我国正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增加,其波动特性对电网灵活调节提出更高要求。虚拟电厂凭借聚合分布式资源、快速响应调控的技术优势,成为破解系统调节难题、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创新载体
3月19日,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马台光伏发电项目(三期)启动招标,招标人为临沧市临翔区发展和改革局,该项目属于云南省2024年第三批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20万千瓦,计划投资约8亿元。项目初选址位于临沧市临翔区马台乡,首年有效满负荷运行小时数1425.5小时。项目建成后,平均每年发电量约27128万千瓦时
近日,天合光能与兴业银行签署了全国首单与ESG多项指标相挂钩的贷款利率优惠协议。遵循《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13号——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4号——ESG指南》等监管要求,双方在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人力资源发展、公司治理等维度达成共
4月3日,中节能太阳能成功完成29.5亿元可转债募集。中节能太阳能3月26日正式启动可转债发行,本次共发行可转债2,95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共计发行规模29.5亿元。截至4月2日,原股东优先配售、网上投资者申购及缴款工作均已完成,本次再融资获得原股东大力支持,优先配售认购总计约18.69亿元,达本次可
在全球绿色转型浪潮中,碳排放成为国际贸易的关键考量因素,碳壁垒逐渐兴起。在此背景下,绿电直供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力供应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引发广泛关注与探讨。绿电直供,简单来说,是指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直接向终端用户供电的模式。其核心在于电力的绿色属性,通过建设专用线路或借助智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6日,立新能源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18.21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5元。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总资产约152.90亿元,同比增长58.74%。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电力,专注于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开发并转换为电能。2024年,公
3月26日,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2025光伏市场发展论坛”上,天合光能重磅发布极端气候解决方案,面向冰雹、强风、暴雪等极端气候环境,最大化保护光伏电站资产安全,以更高的系统价值和更安心的交付服务赋能客户。据天合光能战略、产品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博士介绍,天合光能极端气候解决方案以极
2025年3月5日,SUCE2025第二十届中国(济南)国际太阳能利用大会暨展览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晶澳智慧能源携前沿技术与创新方案重磅亮相,通过场景化、数字化的展示,探索“零碳未来”的无限可能。布局零碳城市,助力园区低碳转型在“双碳”目标的时代浪潮下,晶澳智慧能源积极布局,深入开展
近日,贵州省发改委发布2025年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的通知(黔发改投资〔2025〕125号)。其中包含:盘州市丹霞风电场、盘州市老厂风电场、贵州能源水城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盘南2×660MW低热值煤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国投盘江发电有限公司2×300MW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盘州市坪地风电场、盘南低
继50亿元收购案告吹后,润阳股份再迎来重磅消息。2月25日,设备商奥特维、捷佳伟创公告拟以债转股方式对润阳股份进行增资。其中,奥特维转股债权总额为1.8亿元,捷佳伟创转股债权总额为7.2亿元。前有江苏悦达集团增资,后有奥特维、捷佳伟创“驰援”,润阳股份的前路再现曙光。转型润阳股份成立于2013
当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惊雷"劈开行业平静,光伏电站的"建筑师"们突然发现,脚下的土地正在剧烈摇晃。曾经靠规模扩张就能躺赢的EPC黄金时代,正在被竞价机制、储能捆绑、技术迭代的三重风暴撕成碎片。这场改革不是温柔的政策涟漪,而是一场重塑行业DNA的基因革命。一、逆水行舟:EPC企业的生死时速1
欧盟新电池法的实施,给中国动力电池出口带来了巨大挑战。近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苏发改能源发〔2025〕115号),为中国电池产业打开了一扇“破局”之门#x2014;#x2014;绿电直连供电。这一模式不仅让中国企业成功绕开了欧盟的碳壁垒,更以“物理
近期,有地方在风光项目开发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中称,2025年计划实施2GW左右光伏领跑计划,要求组件转换效率24.2%以上。不少业内人士建议,须强调综合效率的价值,而非仅强调正面效率,避免引发新一轮的“内卷式”竞争。光伏领跑者计划,曾经推动了我国光伏行业的发展,但时过境迁,光伏行业已经走过平
近期,有个行业信息备受关注。陕西省于2025年1月印发《关于开展陕西省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2025年计划实施2GW左右光伏领跑计划,要求组件转换效率24.2%以上,只强调正面效率,而忽视综合效率。无论从综合发电能力还是产能现状角度看,这或许都是有失合理的政策,甚至可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