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综合正文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一周热点精选(4.18—4.24)

2014-04-25 15:29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关键词: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一周光伏热点光伏要闻回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评论篇

1.“超日”这一年

:如果不是一次开创中国债市历史的违约,相信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从2003年成立至今,超日太阳能在媒体上活跃度远低于尚德、赛维等同类企业。但2013年年初,“业绩大跌”“银行催贷”和“老板跑路”接连爆出,让这家原本整体生产经营规模中等偏小,且生产制造能力仅限于电池片、组件等下游环节的太阳能企业,一夜之间名声大噪。

按理说,船小好调头。与诸多家大业大以至于禁锢在市场难以动弹的企业相比,超日太阳能具备易转型的好条件,但它的流动性危机为何难以缓解?原因在于转错路、卖错时、挪错地。

更多详情

2.分布式光伏补贴上调无望:0.42元到底够不够?

去年,国家发改委明确了全国范围内分布式光伏补贴标准为0.42元/千瓦时,这一标准较征求意见稿中的0.35元/千瓦时的补贴标准提高了20%。一时间,很多企业开始跑马圈地,在各地掀起建电站的热潮,更屡次传达出“屋顶难寻”的讯息。同时,各地政府为了吸引更多企业到本地投资建电站,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加快脚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

但,政策落地不代表万事大吉。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实际问题,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更多详情

3.光伏分布式发展 政策落地才是王道

当前光伏产业的一大现象值得注意:政策力度无与伦比,市场效果仍非所愿。个中原因值得深思。解决政策落实的“最后100米”问题已是老生常谈,让光伏政策落地、开花、结果才是王道。

笔者眼中政策不落地的两个表现:一个是光伏分布式发展短期内难有理想结果。这是政策热、市场冷的最集中表现。从2013年中期开始修正布局,到2014年确立14GW的终端市场建设目标中60%以上为分布式,国家鼓励光伏发电向负载中心转移的战略意图明确,政策频出。但在现实中,对于这一既符合经济规律,又符合成熟国家经验发展方向的建设结果,业内普遍难以看好。一个是金融市场的不给力。光伏产业充满了金融市场机会,但在现实中,一方面投融资问题已经成为有竞争力光伏企业的最大问题,一方面你却看不到金融机构应有的积极,手段匮乏、市场不振。

更多详情

4.请把无竞争力光伏企业加速送进“火葬场”

2011年开始的全球光伏产业整合,在市场环境成熟的国家已经基本完成,在我国远未完成,不但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倒退,这严重影响着有竞争力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三年来,那些无竞争力光伏企业就像过了期的狗皮膏药不但挥之不去,甚至伴随14GW建设目标的提出又死灰复燃,在一些地方政府的帮助下生命力甚为顽强,难以清除。

清除这种现象不力,是因为市场之手失灵。加速清除这种现象,要么等待市场之手的自身恢复,要么借助非市场之手来修复市场之手。这个非市场之手就是:国家建立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不给无竞争力企业任何竞争机会,把他们加速送进“火葬场”。在非完全市场化产业,这种做法是成立的,也是必须的。

更多详情

5.国内光伏产业新一轮洗牌即将上演

上一轮的洗牌主要针对部分龙头企业和多数中小企业,非自愿退出的企业占据多数,而此次洗牌潮则针对所有光伏企业,企业是否退出主要取决于公司的整体实力,非自愿或者自愿都不能帮助企业扭亏为盈,市场行情即便有所好转大部分企业也无法实现盈利。光伏项目的交易价格会大幅下滑,上市公司迫于舆论压力和经营困境会甩卖光伏项目,之前所有的投资都有可能打水漂,这一次将重点针对光伏业产能过剩的上中游,下游光伏电站环节所受冲击不会太大。而抄底时机并未到来,非光伏业从业者切不可盲目进场抄底。

更多详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查看更多>一周光伏热点查看更多>光伏要闻回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