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企业正文

向日葵成“墙头草” 光伏企业为何“不务正业”?

2013-09-10 09:18来源:solarF关键词:向日葵光伏企业光伏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一切都要说到由施正荣担任实际控制人的上海尚理投资。成立以来,这家投资基金两度出手创业板上市公司,一次是入股河南公司豫金刚石(300064.SZ),一次是认购华录百纳(300291.SZ)10%的股权,投资回报率分别达到5倍和16.2倍,可谓赚的盆满钵满。这样看来,施正荣似乎并非人们印象中不谙管理的技术派企业家,他在资本运作方面同样长袖善舞。只是,他在这些生意上春风得意之际,却是尚德每况愈下之时。去年以来,伴随尚德内斗的升级,直到最终被挤下董事长的宝座,关于施正荣“掏空尚德”中饱私囊、涉嫌向关联公司利益输送的传闻纷纷扬扬,虽然真相依然扑朔迷离,但恐怕也并非空穴来风。

说起另一个不务正业的光伏巨头,则非英利集团的掌门人苗连生莫属。有人说他是光伏业跨界的鼻祖,因为英利很早就开始搞副业了,而且还多点出击。除了业界熟知的地产、养殖、服装、酒店行业,前两年光伏业大萧条之际,苗连生甚至还卖起了橄榄油,做起了时髦的网购生意。面对外界的质疑,苗连生倒是显得很淡定:“我最早就是卖雪花膏的”。

淡定也好、洒脱也罢,关于光伏企业搞多元化经营,苗连生其实有着自己的思考,“一些公司发展大了后,可选择性多了。围绕衣食住行的行业,发展比较稳定,利润薄一些;离衣食住行远点的行业,譬如金融证券,收益比较大,但风险大,不适合企业做”。他的态度是,当企业拥有一定实力之后,就应该不断创新和开拓新的领域;只有多元化发展,才会使企业走得更高更远。

专业化VS多元化:各有利弊取舍在己

近几年来,一些光伏企业搞副业、涉足其他领域的事例,已经越来越多,前有尚德、英利这样的前辈,相信向日葵也绝不会是最后一家。纵观它们的发展路径,要么是主动的战略业务扩张,或者是在困境面前被迫寻求多元化来分散主业压力、“墙内开花墙外香”。说到底,光伏企业不务正业,搞“混业经营”的做法究竟是利还是弊?

行业里对此向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正如英利的苗连生,有人很认同多元化思路,正如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拓宽业务能适时缓解主业的压力,从而在行业危机之时降低风险系数,避免“一棵树上吊死”。此外,寻找新的商机,还能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不同业务之间还有可能共享资源、协同发展,达到“1+1>2”的效果。

当然,反对者的看法同样不无道理。对于英利进军橄榄油,就有分析人士认为,一家新能源制造企业进入快消品行业本身就是极大的风险,英利在这方面经验的缺乏更是其一大软肋。尤其在光伏业陷入低潮的形势下,需要集中精力进行突围,而不是将有限的资源耗散到其他不相关的领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向日葵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