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选择光伏终端市场 从战术到战略

2013-09-04 00:03来源:新浪博客关键词:光伏市场光伏产业光伏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过去的选择可以是战术性也可以是战略性;现在的选择必须是战略性的,所以必须是慎重的:

首先,光伏产业的利润机会正在重构。如同当初超额利润机会是从上游经中游到达今日的下游一样,超额利润的机会不会始终停留在终端市场,就像钢铁企业效益好时的吨钢利润是1000元,不好时会沦落到当前的0.43元。虽然作为非完全市场化产业,光伏终端市场的利润空间取决于供求,更取决于电价补贴的高低,稳定利润还将保持,但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未来光伏产业利润市场将是:现在的终端市场已经从蓝海变成了红海;上游企业的毛利率会因为中国的多晶硅“双反”而抬高;整个产业链的毛利率会因为产业整合的逐步结束而恢复到一个合理水平,一个相对成熟的光伏产业市场即将到来。在成熟、稳定的市场中,不应当用战术性思维思考战略性问题。

其次,在能源行业没有规模就没有讨论输赢的资格。在光伏终端市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巨大的资金动员能力,就不具备战略进入的思考前提。按照目前成本水平,建设100MW光伏电站的资金需求在10亿人民币上下,回收期在八年左右,仅中国市场每年的需求就是这个数字的100倍。所以,如果没有苗连生的千亿胆略,就不要轻言在终端市场上有所作为。Firstsolar的成功未必说明每一个企业都能成功,firstsoar在美国能够成功在中国未必成功,因为中国没有美国那样成熟的产业金融环境。

2011年进入光伏终端市场,无论是战术选择还是战略选择,都是不错的选择;现在,无论是退出战术选择的战略选择还是继续战略选择的战略选择都到了必须选择的时候。企业家们此时作出的选择,可能是痛苦的,但更可能是正确的。相信2011年以前的firstsolar,2011年以后的保利协鑫和2013年的英利决意进入终端市场,是审时度势、评估自己之后,只有战略没有战术的选择。

人必须学会选择。打麻将的人都会有体会:如果坚持,可能早就胡了,正是因为侥幸,却总是看着别人胡。(作者:红炜)

资料来源:

《苗连生“圈地”英利千亿决战下游》

《海润光伏获42亿大单建电站顺风光电上演蛇吞象》

《firstsolar为什么没有亏损》

《钢铁工业全行业亏损吨钢利润不够买半根冰棍》

《赛维LDK太阳能与中广核的“宿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市场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